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1)课件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周期: 回归年 ,即365日5时48分46秒。
答案
合作探究
1.画图
(1)在下图中,标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的数值,用 标
注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
答案
答案
(2)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在下列图中用(·)标注太阳直射点,没有的则不 用标。
答案 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垂直相交的点,叫太阳直射点。
答案
(3)在下图中标注地球公转方向、自转方向和二分二至日。 答案
答案
(4)在下图中绘出四至日的直射光线,并标注节气。 答案
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6年8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其正向哪个方向移动?再 分析在我国国庆节时又是怎样的呢? 答案 北半球;南。南半球;南。 (2)如果黄赤交角变为30°,太阳直射点将如何运动?再想如果黄赤交 角变为0°呢? 答案 若黄赤交角变为30°,太阳直射点将在南北纬30°之间来回移 动。若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
纬度数互余。
解析答案
12345 6
4.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 ”(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图”(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
A.30° 1月 C.60° 1月
B.60° 7月 D.30° 7月
解析答案
12345 6
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12
迁移应用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回答 1~2题。
12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解析 由于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向北递减,可知当地位于南半球。由于 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 670 km/h,3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1 447 km/h,60°纬 线上的线速度为837 km/h,可知当地应在0°~30°,即在低纬度。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B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解析 从图中看出,此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答案
12345 6
3.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B )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解析 黄赤交角的度数和回归线的纬度数是相等的,与极圈的
解析答案
返回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解析答案
课堂小结 知识提纲
强化记忆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 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 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 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合作探究
答案 正确图为B、F。 错误图修改如下:
答案
(2)结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以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以及两地所在的30°N上空的地 球同步卫星为观测点,比较三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异同? 答案 三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 球同步卫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运行15天,返回舱于6月26日在内蒙古顺利着陆。据此回答1~2题。
1.“神舟十号”发射一个月后地球公转的速度( A )
A.正在变快
B.快慢不定
C.接近最快
D.正在变慢
解析 “神舟十号”发射一个月后,为7月11日,已经过了7月初的远日
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
解析答案
12
2.“神舟十号”发射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 A.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解析 “神舟十号”发射后一周内,即6月11日~6月18日,在春分(3 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 移动。
返回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12345 6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赤
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的夹
角,从图中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
12345 6
解析答案
12345 6
最快的位置及时间。
答案
答案
(2)为什么北半球冬半年时间短,夏半年时间长? 答案 北半球冬半年期间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用时 短;北半球夏半年期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用时长。
答案
反思归纳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 如下表所示: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地轴与赤道面夹角
90°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

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基 三个基本不变 本
地球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
两个变

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特别提醒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 最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12
迁移应用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1) 课件必修1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并画图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 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理解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的关系。 3.学会运用示意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索引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答案
②轮船桅杆顶端和船底线速度不同,为何船不倒? 答案 因为轮船桅杆顶端和船底角速度相同,所以船体保持角度竖 直不变。 ③我国在海南建设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相比有何优势? 答案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火箭发射时获得的初始线速度 大,可以节省燃料。
答案
2.地球的公转
(1)在下图中标注公转方向、近日点、远日点及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两极 最小
答案
2.地球公转
(1)概念:地球绕 太阳 的运动。 (2)方向: 自西向东 ,图中“→”所示。 (3)周期:恒星年,即 365日6时9分10秒 。 (4)轨道:近似正圆的 椭圆。
答案
(5)速度
图中位置 A点 B点
时间 1月初 7月初
速度 最快 最慢
公转位置
近日点
远日点
答案
1.地球的自转 (1)选出下列地球自转示意图中正确的,错误的在原图中改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解析 ①图,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D.①③④
②图,结合经度知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错误;
③图,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④图,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解析答案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45 6
12345 6
(1)分析A~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 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 (2) 自 A 向 B 水 平 运 动 的 物 体 先 向 ________ 偏 , 越 过 赤 道 后 再 向 ________偏。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 10 月 1 日 到 12 月 22 日 这 段 时 期 C 、 E 两 国 每 天 升 旗 时 间 最 早 的 是 ________,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 是________。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概念
绕地轴的旋转
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运 以遥远恒星 动 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周 以太阳为参 1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现象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答案
(3)“夏至日时天气较热,是因为此时地球距太阳最近。”这种说法是 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夏至日时地球靠近远日点,距太阳较远。此时太阳直 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半球较热,南半球较冷。
答案
反思归纳
一轴 两面 三角

特点 一轴
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
黄赤交角的特点
含义 地轴(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
解析答案
12
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D A.丘陵 C.山地
B.高原 D.洼地或盆地
解析 R地线速度小于1 480 km/h,比同纬度的T地小,故该地自转半径偏
小,地势较低,为洼地或盆地。
解析答案
返回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自主预习
1.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大小为 23°26′。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自主预习
(1)概念 地球绕其 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 (2)方向: 自西向东 。
(3)周期 1日,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为 23时56分4秒, 叫 做 恒星日 ;若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为 24小时 ,叫做 太阳日 。
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为15°/小时 (4)速度 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赤道最大,每小时1 670 km,
期 照点
周期)
(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
近日点快(1月
角速度
平均约1°/天

时(或1°/4分)
初)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
远日点慢(7月
线速度
平均约30 km/s
向两极(0 km/h)递减
初)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 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