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体育类期刊有关体操内容研究的文献综述_兼谈体操的_小体育_之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上分析来看可以看到体操不是一个体育项目她似乎还继承了古希腊体操gytmastike体育的前身的遗传基因呈现出一定的特性是体育中的体育由于其范围相对体育较小我们姑且将此观点称为体操的小体育之2对体操内容的异议在诸多体操内容中基本上均可分为竞技性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竞技健美操技巧运动和非竞技性体操其他内容两大类别
体操 !来源于古希腊 gy m nastike一词 , 最初的意思是裸体 训练身体的技术 , 其含义 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 迁而互有不同。 公元前 5 世纪 , 希腊人把锻 炼身体的一切活动 都称为体操 , 诸 如跑、 跳、 投掷、 攀登、 摔跤 , 甚至 舞蹈、 骑马、 军事 游戏 等统属 体操 !的范围。直到 19 世纪 , 随着体育 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和深入发展 , 体操逐渐脱 胎换骨 , 有了自 己相对独立的家族成 员。体操的内容对体操理论诸多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 都具有十 分普遍的指导意义 , 对体操理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时 至今日 , 理论界对于体操的内容一直处于极大的变更和不稳定 状态 , 据此 , 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网 1911 年至今的有关体操内 容的论文共 15篇 , 从内容和时间上加以概述 , 以期更利于体操 内容等理论的研究。 1 体操范畴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近代体操基本上是引进德国 和瑞典体操的一些内 容 , 当时中国一般学校体操课 , 主要是开展兵式体操。六、 七十 年代又受苏联体操的影响 , 我国体操的基本内容逐步确立。 1. 1 七十年代末 , 体操基本内容已经定型 武纪生在 1980 年的 ∀体操分类的初步研究 # 一文中 , 分析 了德国、 法国、 瑞典、 捷克、 苏 联和中国的不同历史 时期的体操 分类 , 并将我国体操划 分为非竞 技性体 操 ( 基 本体操、 辅助体 操、 团体操 ) 和竞技性体操 ( 竞技体操、 技巧运动、 艺术体操 ) 两 大类 [ 1] 。 其中非竞技性体操又细分 为队列队形练习、 徒手体操、 持 轻器械练习、 在器械上 练习、 运动辅助 体操、 生产体 操、 医疗体 操等。在以后的对体操分类研究中 , 大都基本围绕着这些内容 进行探讨。
作者简介: 王道杰 ( 1982 - ) , 男 , 山东菏泽人 , 在读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 体操教学。 作者单位: 1 .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 北京 2 . 中州大学体育学院 , 河南 郑州 100084 450044 G raduate Schoo, l Beijing Sport U n ivers ity , Beijing 100084 , Ch ina.
王道杰 , 柳艳 , 孙萍
1 1 2 1 2 1
WANG Dao- jie , L IU Yan , S UN P ing
摘 要 : 本文对中国知网关于体操内容有代表性的 研究加以综述 , 从体操范畴的不断 扩大和体操内容 的不同争议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 提出体操的 小体育 ! 之说 : 体操不是一个体育项目 , 是 体育 !中的 体 育 ! ; 并提出, 体操内容的混乱直接导致体操分类等研究的混乱 , 进而影响体操的研究和发展 。 关键词 : 体操 ; 内容 ; 体育 ; 分类 A bs trac t: Based on study in CNK I , th is paper rev ie w s the contents o f gymnastics fro m its expand ing and ar gum ent, and puts for w ard an idea that gy mnastics is no t a spo rt , bu t ano ther sportwh ich is calledm in i spo rts . It sugg ests that the chaos of the contents caused the chaotic c lass ification directly , and then hinder the re search and deve lopm ent of gymnastics. Ke y w o rds: gymnastics ; content ; sport ; classifica tion 中图分类号 : G 8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5- 0256( 2007) 12- 0038- 2
[ 7] [ 3]
逐渐分化出来 , 成立了各自的国际联合会 , 领导其教学、 训练和 竞赛活动 , 不应该再将 艺术体 操和技巧 运动强 归为体 操的内 容 [ 11] 。李树林等人在 ∀论体操的内容与分类 # 中也表示体操的 内容不应包括这些已经独立的比赛项目 [ 12] 。这些观点的理由 均从实际发展状况出发, 以项目竞赛制度、 方式、 成绩等方面为 依据 , 论述体操不应包括 艺术体操、 蹦床 运动、 竞技健 美操、 技 巧运动等内容。 2 . 2 有关非竞技性体操的争议 对于非竞技性体操 , 李树 林等人的 观点对 于旧体 操内容 理论可谓一大更新 , 先后论述并否定了实用性体操、 生产体操、 运动辅助体操等 , 又将 医疗体操、 团体 操划出体操范围。此类 观点应该是体操内容将来的一种走向 , 因为体操的内容属实有 点过头了 , 就差没有把 头脑体操 ! [ 14] 纳入其范畴了。 3 结论 1. 体操的 小体育 !之说 综合以上对体操内容的 论述 , 现 行占统治地 位的 体操 ! 实际上仍未摆脱 体育 !的思想, 体操 !不是一个体育项目 , 仍 延续了 体育 !的前身 个 体育 !。 2. 体操内容的混乱影响体操的发展 从体操范畴的不断扩大及对体操内容的 不同争议中我们 可以看到 , 体操内容一直处于 增加或减少的不稳 定混乱状态。 其混乱必定直接导致体操分类的混乱 , 从而影响体操研究的发 展。体操范畴的规范还需要体操研究者们共同的努力 , 以更好 地发展体操。 ( X ) 参考文献 :
38
BU LLET I N O F S P ORT S CIEN CE AND TECHNO LOG Y V o. l 15. NO. 12. 2007
百家论坛
入了体操的范畴。如陈立农在 1994 年 ∀体 操分类的历史回顾 与设想 #一文 中 , 在徒手 体操 的分支 里加 入了 健身 操和 健美 操 。 1. 4 二十一世纪以来 , 体操内容更加丰富 健美操归属体操的 观点逐 步展开 后 , 随 着更多 其他富有 情趣并具有挑战性健身 项目的 出现 , 体操的 内容继 之更加丰 富。如郑幸红等人的 ∀体操运动的 起源及健身功能研究 #一文 中 , 列举了有氧搏击操、 瑜伽健身术、 街舞、 形体操、 踏板操、 水 中健美操等 [ 4] 。冯张昌在 ∀从学校 体育的变 革探讨 我国普通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 学的改革 #一文 中将秧歌操、 武 术操、 搏击操等纳入了徒手体操的范围 [ 5] 。王 亮清在 ∀论现代 体操的分类 #中明确地 将竞技健美 操划入了 竞技性 体操的范 畴 [ 6] 。李淑媛在其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新世纪体操分类体 系的构建研究 #中将体操的内容总结得更是全 面, 竞技性体操 中包括 : 竞技体操、 艺术体操、 蹦床运动、 竞技健美操、 技巧运动 等 ; 大众性体操包含: 队列队形、 拉丁健身操、 有氧搏击操、 瑜伽 健身操、 拳击健身操、 徒手健美操、 形体练习、 徒手体操、 广播体 操、 街舞、 踏板 操、 哑 铃操、 小球 操、 纱 巾操、 健身 球操、 橡皮筋 操、 棒操、 拳操、 带操、 水中健身操等等 此几近顶峰。 1. 5 体操的 小体育 !之说 体操运动融汇了各 种运动 形式 , 诸如七 十年代 至今的一 些体操分类中, 象荡绳、 天梯、 软梯、 负重、 搬运 [ 8, 9] 等娱乐游戏 或实用劳动的内容均被纳入了体操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来看 , 可以看到 体操 ! 不是一个体育项目 , 她 似乎还继承 了古希 腊体操 ( gymnastike 体 育的 前身 ) 的遗 传基因 , 呈现出一定的特性 , 是 体育 ! 中的 体育 !, 由于其范 围相对体育较小 , 我们 姑且将此 观点称为体 操的 小 体育 !之 说。 2 对体操内容的异议 在诸多体操内容中 , 基本上均可分为竞技 性体操 ( 竞技体 操、 艺术体操、 蹦床运动、 竞技健美操、 技巧运动 ) 和非竞技性体 操 ( 其他内容 ) 两 大类别。我国体 操内容不断 扩展的 同时 , 不 论在竞技性体操内容方面 , 还是非竞技性体操 内容方面 , 也相 应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2. 1 有关竞技性体操的争议 对竞技性体操内容的争议 , 可谓自体操分 类之初就有 , 且 观点针锋相对、 直接否定。一类将竞技体操、 艺术体操、 蹦床运 动、 竞技健美操、 技巧运动等均纳入竞技性体操的范畴 ; 另一类 则坚持只有竞技体操属于体操的内容 , 其余均应分离出去。 卜兆祥在 1985 年的 ∀体操 分类的 探讨 # 一文中 就明确指 出 , 技巧运动和艺术体 操两大 内容已 不包括 在体操 的范畴中 了 , 原因很简单 , 它们早已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了, 有它们的严 格的比赛要求和评分方法 , 国际和国内的任何技巧比赛和艺术 体操比赛都不会算到体操比赛的成绩里 , 它们有比赛的金牌数 目 , 继续把这两项目放到体 操中就显得 十分牵强 [ 10] 。吕吉勇 等在 ∀从体操运动发展 看体操分 类的意义 # 中也提出 , 原类归 属体操联合领导的艺术体操、 技巧运动 , 其内容和运动技术都 得到了飞跃 , 竞赛制度、 方法等也日趋完善 , 并从体操联合会中
[ 1] 武纪生. 体操分类的初步研究 [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0, ( 2 ). [ 2] 叶 真. 体操 运动 分类问 题的 探讨 [ J] . 成 都体育 学院 学报 , 1982 , ( 4) . [ 3] 陈立农. 体操分类的历史回顾与设想 [ J]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1994 , 14( 3 ). [ 4] 郑幸红, 陈婷 , 袁岳东 . 体操运 动的起源及健身 功能研究 [ J] . 体育 科学研究 , 2001, 5( 3) . [ 5] 冯张昌. 从学校体育的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 操教学的改革 [ J]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2 , 14( 3 ). [ 6] 王亮清. . [ 7] 李淑媛. 新世纪体操分类体系的构建研究 [ D ]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 2005, 6 . [ 8] 武纪生. 体操分类的初步研究 [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0, ( 2 ). [ 9] 牛岭 , 毛岩峰 . 新世纪体操 分类的逻辑学 探索 [ J] . 安徽体育科 技, 2002 , 23( 1) . [ 10] 卜兆祥 . 体操分类的探讨 [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85 , ( 2). [ 11] 吕吉勇 , 梁春生 . 从体操运动发展看体操分类的意义 [ J] . 哈尔滨体 育学院学报 , 1997 , 15( 4) . [ 12] 李树林 , 徐桂贞 , 韩宏飞 . 论体操的内容与分类 [ J] 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 2001 , 24( 3) . [ 13] 一恒盛辉 . 头脑体操第 13集持续锻炼你的头脑 [ M ] . 北京: 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 2000 .
1 . 2 八十年代初 , 蹦床运动开始被纳入体操范畴 蹦床运动 , 1930 年在 美国兴 起, 开 始作为一 种娱乐 活动 , 后发展成专门 的运 动项 目。第 一届 世界 蹦 床运 动锦 标 赛在 1964 年举行 , 1981 年举行 了第一届 蹦床运动世 界杯比赛。随 着蹦床运动的兴起 , 我国体操理论界将其纳入研究范畴。叶真 在 1982 年的 ∀体操运动分类问题的 探讨 #一文中 , 将体操运动 划分为三个大类别 , 即教育性体操 ( 基本体操、 扶 助体操、 实用 性体操、 团 体操 ) 、 保健 性体 操 ( 生产 体操、 医疗 体 操、 卫 生体 操 )、 竞技 性 体 操 ( 竞 技 体 操、 艺 术 体 操、 技 巧 运 动、 弹网运 动 ) [ 2] , 其中蹦床运动 ( 即弹网运动 ) 被归类于体操。 1 . 3 九十年代 , 健美操也被纳入体操范畴 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后, 首次推广 的第一套广 播体操至 今的第八套广播体操 , 就都是把肢体活动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 的健身体操。 1985 年北京体育学院 ( 现为北京体育大学 ) 体操 教研室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健美操试 点教学 ; 该校创 编的 青年 韵律操 !以积极向上、 热情洋溢、 动作流 畅大方 受到青 年人的 高度赞赏 ; 八十年代末其竞技健美操水平已在全国比赛中处于 领先水平。另外 , 还有人提出: 健美操是在 基本体 操 !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或许由于以上原因 , 以后 的学术研 究中逐 步把健 美操纳
中文体育类期刊有关体操内容研究的文献综述
兼谈体操的 小体育 !之说
A L iterature R eview on Gymnastics Contents in Chinese Sports Journal
D 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M in i Sports! o fG ymnast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