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都”弘扬中华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之都”弘扬中华基因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本刊记者 王哲 发自河南安阳
去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
中央电视台热播,一时间,全
社会汉字听写风潮涌起,很多
国人甚至全家总动员“研究”汉字。
“书
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句
话不仅是这个节目的宣传语,也道出了
近年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及中国文字传
承的危机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中国字是中
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
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
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他还
特别强调青少年坚持书法课的必要性。
中国文字以及书法的发祥地都是在
河南安阳。
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
安阳,被誉为“文字之都”、“中国书法名城”,拥有中国唯一的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溯源”汉字文明
“一名女子生下宝宝,是最初的‘毓’字”、“三只鸟同时落在一棵树上,这是最初的‘集’字”…… 在甲骨文故乡——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一到节假日游客们就熙熙攘攘,讲解员一遍遍地向游客讲解甲骨文,记者看到,求知如渴的人群中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应和
声,其中很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长
知识”的。
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人们习
惯了键盘打字带来的便捷,手写汉字的
几率大大减少,提笔忘字时有发生。
随
着强化英语学习、西方技术等对母语学
习的冲击,以及以随意、调侃为特色的网
络亚文化的兴起,也让汉语变得更加戏
谑化,也正在消解汉语的美感。
但是随
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上升,人们追求
内在文化底蕴的渴望与日俱增。
人们来
到安阳殷墟、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重新审
视汉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
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从汉字衍生出来
的书法教学一直游离于传统课程体系之
外, 直到去年,才将书法教育正式纳入
中小学教学体系。
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
下,书法兴趣班远不如钢琴班、奥数班
热门。
很多国人对书法的价值认识不足,
仅仅将其当成一种“修身养性”的纯艺
术来欣赏,从而忽视了书法根本的文化
传承功能。
以至于很多高学历者写字都
到了无法辨认、不堪卒读的地步。
而在日本,“书法是一亿多国民的艺
术”。
大约有2000万―3000万人在练习
书法,“称得上”书法家的人约有100万
之众。
日本中小学生书法学习一般始自
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毕业。
社会上还有
河南安阳,被誉为“文字之都”、“中国书法名城”,拥有中国唯一的以文字为主题的
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8 |中国报道 2014年7月 总第125期
CHINA REPORT | 99
责编:王哲
许多以知名书法家为核心成立的“书法教室”。
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入“书法教室”学习。
在韩国,自1999年规定在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汉字标志以来,书法之热方兴未艾,民众热衷书法习字者逾10万人,连历届韩国总统都极喜书法。
王岳川讲到,在多次国际学生书法赛中,中国学生的字写不过日本学生,有一位“90后”的日本高中生摹写的《兰亭集序》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其笔法遒劲有力,行云流水,还融入了自己对书法的独到理解,令不少中国专业观众都自愧不如,应该引起国人足够的深思。
记者了解到,地处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每年不仅吸引了众多意识到汉字危机的中国游客,还吸引了大量来自日本、韩国等汉字文化圈乃至全世界的众多参观者,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溯源”来感受和探究博大精深的汉字文明。
文字博物馆的缘起
在“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
为了更好地保护殷商遗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早在2001年4月20日,安阳市就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安阳市委书记丁巍向本刊记者介绍,当时在殷墟申报过程中,专家们注意到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中,除大量的甲骨文外,许多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上面也有文字,在展示悠久的中华文字和文明方面具有显著资源优势。
安阳市委、市政府立即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议,筹划建设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文字博物馆。
郑州大学教授、古文
字学家王蕴智也专门给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写信,建议建设一座文字博物馆。
李克强立即将王蕴智的信件批转给安阳市委、市政府,批示同意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并作为河南省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后来,这家文字博物馆最终被定名
‘中国文字博物馆’,显示出中央领导同志对这座博物馆的重视与期望。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正式开馆。
记者了解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
史为主线,以历代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为支撑,以文字书法艺术为融贯,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为主体,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聚一堂。
据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语言注重历史性、艺术性、科普性、趣味性为一体,将以诗化的艺术手法,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形象地解释各种文字发生、发展、传播的科学原理和背后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使每个参观者都能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而前行,感受几千年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城市品牌新形象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殷墟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调研时曾指出,中国文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在人类文明史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让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青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继续传承创新,努力把中华文明弘扬光大。
“文化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推动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发展所在、推动力所在。
”安阳市委书记丁巍告诉记者,“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独有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使命,安阳市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安阳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不仅要经济强、社会强,也要把文化做大做强。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力量,体现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凸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安阳将以中国“文字之都”为切入点,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
进一步向海内外塑造一个古老而现代、厚重而充满活力的安阳城市品牌新形象。
殷墟与甲骨文
殷墟是3000年前的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273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甲骨文),其后有学者考证出这些甲骨文出土于小屯一带,并从中释出商代的先公和商王名谥,从而证实这里就是古文献中记载的殷墟。
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
遗址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包括单字5000多个,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