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铜仁市第八小学学科教学教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仁市第八小学学科教学教案
2016至2017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六年级学科:科学任课教师:何顺明
开学第一课
1•将班级根据实验、班级人数室具体情况,把班级进行分组。

并选择岀组长, 组长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及职责,对上学期不称职组长,课代表进行撤换!
2.组长职责,对课代表负责。

负责你们组的作业,报告单情况收齐,把名单及作业交给课代表;课代表必须在下第二节课之前交到我办公室,不管有没有交完,否则将进行相关处罚,如屡教不改者进行撤换。

3.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带书、笔、笔记本、作业本
4.对于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写完,还要写在笔记本上;笔记木主要用来记笔记和写实验报告单。

5•对于作业、报告单没有按时完成的放学自己到我办公室完成之后再回家,逃跑的后果从严处理。

6.制定实验室制度规章制度。

(1)实验室严禁带:任何食品、水、书包。

(2)下课之后立即赶往实验室上课,不准迟到,时间以铃声为准,不听任何解释;
(3)不准说课堂无关的话题的语言,否则按讲话处理。

(4)进入之后,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一律不准乱动。

(5)进出实验。

进,先来的坐最里面;走,坐在外面的先走。

(6)纪律:进入实验之后一律不讲话,老师在的情况下,安静的看书。

(7)上课必须带书,笔记本(笔记本)不能比作业本小。

不带笔一律按不带书处理。

(8)卫生,做完实验之后必须保持实验器材整齐,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将实验垃圾丢入垃圾桶中。

(9)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追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升高、体重曲线图;
3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提前收集同学们小时的照片、通知同学上课的时候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鞋子。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主要变化;
2.正确的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曲线图
教学过程:
1•教师:同学们,不知不觉已经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了,现在和你们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
2.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身体各个部分从小变大;那么说你变化了,你们能够拿出你们自己的证据吗?
学生回答:……
3.教师:展示收集同学们小时候的照片,学生自愿岀示自己小时候所用过的衣物。

下面我们就用测量一下自己的体重和身高。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测量身高要脱鞋、身体站直,平视前方;应该减少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测量并记录,
4.如果可能找出学生这六年的体重和身高数据,教师则估计七组身高、体重数据,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绘制曲线图并分析。

5.教师:想象你们这个以后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牛回答:……
6.你们的身高到了一定年就会停止,高度就曲线就会变成一条直线;然而体重
曲线就会时常的出现波动。

第二课悄悄的发生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特点:
2.知道少年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点;
3.知道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发育,青春期是生命的重要时期;
4.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教学准备:
要求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
2.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从出生开始到现在我们身高的增长,发现过了10岁以后长得特别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
2•教师:因为我们快要进入到或者已经到青春期,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悄悄的发生的变化。

并找出证据证明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要看一看未來的我们
3•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学生回答……谈谈自己的理解。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呢?汇报自己在课下的预习,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对待。

女孩大约从(10 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

在这个吋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身体形态变化体现在那些方面?心理变化体现在那些方面?
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
(1)身高快速生长;
(2)体重的增长。

(3)性发育的开始。

女生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増、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月经初潮、长出腋毛、体
态丰满、
势牛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增长、岀现喉结、长出阴毛、长出腋毛、首次遗精、出现胡须。

7•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哪些疑惑?上而是生理特点,你知道青春期心理特点有那些吗?学生回答……
8.教师:性意识骤然增长、智力水平迅猛提高、独立欲望增强、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兴趣爱好FI益广泛、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9.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怎样才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学生回答……
10.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不穿高跟鞋男牛不拔胡须、不吸烟、不酗酒。

男女牛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不要过度使用嗓子。

11・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努力学习,增强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师:青春期同学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发牛着变化,大家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正确的思想,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与爱好,多读书,读好书,与老师或父母多交流自己的秘密,对自己身体的困惑不要羞于说出,特别是女生更要挺胸抬头,既要让内心豁达,充满阳光,又要使自己健康成长。

第三课人生之旅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吋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3.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徳。

教学准备:
1・人一生屮各个时期的图片;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2.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儿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
生;
教学过程:
1.教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关于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

你们想听吗?讲完!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回答……
2•对,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

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3•资料: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一十月怀胎(大约280或者是40周)、婴幼儿期一呀呀学语(出身到入学前)、学龄期一勤奋求学(3-7岁)、青春期一生长迅速(7-13岁)、青年期一努力工作(10—20)、成年期一抚育后代(25—55、60)、老年期一颐养天年(女55以后、男60以后)。

4•教师:看书上8页。

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和父亲的合影,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从这一组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 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

5•教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会越来越高无休止地长下去呢?而也有的同学却长得很慢,他们是不是就长不高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未来有多高吗?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三种预测方法。

选择公式的第三种为学牛们演示计算。

6.我们都是从婴儿到长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资料和观察了,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7.思考:请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会怎样生活?
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
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准备有关健康生活的材料。

教学重难点:
健康的牛活方式;
教学过程:
1・教师:我们已经从岀生、幼年走到青春期,还将要走过青年、中年、老年, 完成人的一生。

那怎样才能活的健康呢?上次课,我们已经制作身高统计图,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身高规律。

书上是一组12岁男女生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信息?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看图研究身高规律。

3•教师:同一年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比较少。

女生身高普遍比男生高一点。

在上本单元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自己测量了身高,我们就用第9页上的表格,统计我们全班的男女生身高,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根据统计出的数据,完成柱状统计图,对比全班的身高水平,你处在什么位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4•教师:看看你的身高等级评价。

说说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5.教师我们的身体还在不断生长着,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分成生活、学习两个方而来汇报
教师:生活方面:个人卫生(勤洗澡、洗手)、营养及饮食安全卫生、充足睡眠、体育锻炼、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学习方面:正确坐姿和用眼、学习卫生、科学
用脑、体育锻炼……
第二单元
第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教学重难点:
1•什么是遗传现彖;
2.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1・多位学牛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2•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牛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学生讨论后回答:
3•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4.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己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
的家人
5.动物间的遗传现彖
(1)观察书上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6.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课木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小组讨论回答7.遗传现象的推测
观察图片屮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后汇报
8.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彖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9.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第二课遗传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界资料
教学重难点:
1 •什么是变异现象;
2.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学准备:
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叶草和三叶草教学过程: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牛物的变异现象。

2.教师:看到书上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3.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牛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岀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界,如果有些差界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4.子代与父代Z间、同一物种Z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5.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课本18页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小组讨论回答:
(2)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

(3)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4)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5)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第三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3.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4.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1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2.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教学过程:
1 •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乂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2•教师:谁知道孟徳尔,那个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你听了孟徳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岀你的解释。

学生回答:……
3.教师: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竞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彖,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5.教师: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述是变界?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学生回
答:……
6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页的资料一一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学牛回答:……
7.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8.小课堂大辩论:
讲解要求:
木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

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

下而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

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分组辩论赛
9.总结:在现实牛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单元
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1.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准备:
恐龙化石图片、视频
教学重难点:
1.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2•指导学牛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在假设试验中,假设恐龙灭绝的原因:谁还记得?学生回答……
2.教师:小行星撞击地球、有毒的植物、饥饿的哺乳动物吃了恐龙的蛋。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是什么?
3•教师:刚才大家在课本上24页看了这么多恐龙的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记录下来。

4.教师:(1)恐龙是从什么演变而来的?(2)恐龙时代地面的霸主都知道是霸王龙,空中的霸主名字是什么龙?(3)目前值得相信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是那些?
5.教师: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的骨架述原出恐龙的原型,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科学家好吗?我们的任务是找岀每一只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学生完成……
6•教师:出示五幅恐龙图,仔细观察比较,找出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学生用语言描述五种恐龙。

分组为恐龙找到相应的化石模型,各组交流,要求说出各自的
理由。

第二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2.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产牛问题的过程
3.意识到对问题的解释可能是多样的。

教学准备:
橡皮泥、花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
2.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所引发的困惑。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化石的课程,我们能够了解到些什么呢?学牛交流回答....
2•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我们要从化石中得到信息,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化石,课本上的27页图片是什么化石,学生回答……羽毛、鱼骨、蚊子植物、蜻蜓、脚印、4•教师:化石:就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

5.教师:我们知道了化石,你知道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吗?请同学们猜猜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猜测。

……多媒体演示化石的形成过程,学生观看。

6•教师: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
7.教师:生物坚硬组织被保存、被沉积层包住矿物化、地壳运动上升到地表岩石风化暴露。

&教师:为了更好的了解化石形成过程,我们来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9.分组实验:
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目的: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器材:橡皮泥、花生
步骤:1•将橡皮泥擀平;2•把花生放在橡皮泥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
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现象:橡皮泥上有花生的印迹。

结论:晾干的橡皮泥模型上有花牛的印迹。

10.教师: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每一块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

第2课时
1・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石的含义及化石的形成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科学家在研究化石的过程中所产生困惑的几个问题:观察课本29页一些已灭绝物种的图片。

科学家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牛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呢?学生回答……
2•教师:岀示大熊猫、银杏等图片。

科学家发现,现在有些生物与原来的生物相似,变化不大。

然而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3.教师:出示始祖马到现代马的演变过程。

生物学家发现,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
4•教师:人们对于化石还有很多困惑,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科学家,请各组选择教材屮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作出合理的解释。

各组选择其屮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在研究前先了解一下各组选择的问题,进行协调,使每个问题都有小组进行研究。

必要的时候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5•教师:各组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在汇报过程中,由其他小组提出自己的填写活动记录上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

6.教师介绍一些“活化石”化分”学生上网查我其他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己成记录表,学生交流。

7•教师:对于牛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很多解释,但并不是所有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有些被证明是错误的。

8•要求学生阅读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解释,并讨论:你倾向于选择哪种解释?为什么?
第三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
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牛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牛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4.了解进化论而临着怎样的挑战。

教学准备:
收集达尔文的故爭资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2.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教学过程:
1.教师:你们知道达尔文吗?请同学们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达尔文的知识。

2.教师总结:学生阅读课木第32页关于达尔文的一段文字资料,完成活动记录的第一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达尔文的观点,如何去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教师进一步举例讲解。

4.教师:我们学习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同学们能不能举出身边的列子呢?可用多媒体演示尺蛾蛾的例子。

5•教师:生物不断地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

6.学生试着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两种狐狸不同之处形成的原因.
7•教师:近一百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继达尔文Z后仍在进行着生物进化现象的研究。

随着新的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着挑战。

&教师:学生阅读澄江生物群的相关资料,并完成实骑记录的第二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9.教师总结,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学生讨论冋答……
10.教师总结:
第四单元
第一课寻找生物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2 •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
3.了解生物间存在着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4.能够举例解释牛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教学准备:
相关动物图片。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
2.观察一棵树上栖息的牛物。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 •播放一段有关地球各种生态环境画面的录像,结合录像讲述: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2................... 朗诵小诗:树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池塘是鱼虾的家,泥土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
3•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寻找生物的家园。

(板书课题)
4• 了解生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出示企鹅、狮子、小鸟和海龟等动物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图片。

5.提问:这些动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活。

帮动物找家园。

6•活动:学生分组做游戏。

汇报交流。

7•小结:通过游戏活动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要知道,在同一个环境中,除了从图片中看到的动物以外,还有其他的生物。

在呢!
8.了解牛物和它们的牛存环境,提问:在这些环境中应该还有哪些牛物?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