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赵群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32期
0 引言
我们研究医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

研究的对象是组成成分复杂的人体,组成人体的物质除水和一些无机盐以外,绝大部分是有机物。

构成人体组织的是蛋白质,与体内代谢密切相关的是酶、激素和维生素,人体储存养分的地方是糖原、脂肪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有效、更精确,以维持体内新陈代谢作用的平衡。

医学除了要治病求人,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同时必须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它们的结构与药效、毒性的关系,这些都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

因此,有机化学与医学密不可分,同时还为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卫生学以及临床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有机化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理论性强,官能团繁杂,反应条件难于记忆,反应机理不好理解。

目前使用的各种教材都存在着过多注重强调基础理论知识,而与医学专业结合紧密的内容不够的弊病,教材内容太深、太难,信息量大;同时教师对医学相关内容不熟悉,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没有相关性重点性的对医学类专业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精选教学内容,突出相关基础知识,充实医学知识相关内容;既讲授化学基础理论,又强调医学专业特色。

1 强调医用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追述到19世纪初,当时现代医学和有机化学都处于起步阶段。

此时他们之间的桥梁主要是药物。

有机化学家除了分离提取天然药物成分,还进行这些成分的结构性能分析,并摸索合成新的药物,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分支-药物化学。

这是最早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已经进去了分子水平,而医学从此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有关生命的人工合成,遗传基因的控制,癌症、艾滋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都是目前医学及生命科学专业研究的热点,而这些研究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密切配合。

2 增加与医学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有机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内容介绍。

比如在介绍到硝化甘油的时候,就可以介绍个小插曲。

1864 年化学家诺贝尔用硝化甘油( TNT)制造出安全炸药,使TNT 成为19 世纪60 年代的明星分子( star molecules or smart molecules)。

但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曾建议他用TNT(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
世。

TNT 能缓解心绞痛的机理困惑了医学家、药理学家100 余年,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才被药理学家R. F. Furchgott、L. J. Ignarro 和F. Murad 解开谜团。

原来TNT 能缓慢释放NO,而NO 能使血管扩张,它是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叫做EDRF。

这三位药理学家因此获得1998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

当然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化学家Bergstrom和Samuelsson与药学家Vane由于对前列腺素的研究,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2]。

这些内容往往是课本上面缺乏的,通过这些例子的阐述,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时不刻地感受到有机化学与医学专业的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减少对有机化学的距离感。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只粉笔,一张嘴。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把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引入课堂,而且教学课件以其丰富的内容、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为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也缩短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比如课件可以清楚的说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云形状,杂化轨道的三维空间结构。

当然也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上课变成念PPT,要结合课本,跟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课件中的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课后需要针对老师上课的知识点和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才能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的方式上,还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的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而非填鸭式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

比如在讲解醛酮的化学性质时,可以从分析醛酮的结构开始,讲解碳氧双键与碳碳双键的不同,让学生理解亲核加成与亲电加成反应的差异,自然而然的理解醛酮的反应活性和反应机理[3]。

有机化学的发展已经深入综合性,交叉性,前端性的发展阶段,不断的有新材料新物质合成出来。

因此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能总是几年用同一个版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去面对不同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

只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最终为培养合格和优秀的医学类学生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大学化学[J].2001,2:1-6.
[2]吴毓林.有机化学[J].1984,12:409-412.
[3]李发胜,燕小梅,金煜生.中国实用医药[J].2009,3:241-243.
[责任编辑:曹明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