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 抗击八国联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4-
知识点3 《辛丑条约》的签订 6.签订: 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 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 》。 7.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 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 反帝 活 动;清政府拆毁 大沽炮台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 线要地;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8.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 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 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2-
知识点1 义和团运动 1.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 义和拳 、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 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 帝国主义侵略 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反帝 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 招抚 ”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 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 京津 地区。 3.口号: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 扶清灭洋 ”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 了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 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 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 落后性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 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 迷信 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 枪不入等。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8-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 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 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 1 )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7-
知识点3 《辛丑条约》的签订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 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 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中反映了上述现象的内容是 ( D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0-
1.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B ) A.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B.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解析】“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带有笼统的排外性,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口号只体现了反帝,忽视了中国当时的阶级矛盾,故选B项。 2.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C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5-
知识点1 义和团运动 1.19世纪末,中国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 运动。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2.面对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初期的态度是 ( A ) A.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宣战 B.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投降 C.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宣战 D.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议和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6-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 3.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推翻清王朝统治 D.迫使清政府妥协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出色的一役,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 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这出色的一役”指 的是 ( D ) A.虎门之战 B.黄海大战 C.围攻西什库教堂 D.廊坊大捷
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3-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 4.过程 ( 1 )廊坊大捷: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 在英国海军司令 西摩尔 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 廊坊 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 2 )围攻教堂、使馆区:在北京,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 围攻,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 3 )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 老龙头 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并炮轰 紫竹林 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聂士成 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 失陷。 ( 4 )攻占北京:8月14日,联军攻陷 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途中,慈禧下 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 中外反动势力 的镇压下失败。 5.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 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第二单元
材料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9-
( 2 )材料二漫画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漫画中分裂中国巨人的阴 谋是否得逞?请联系所学知识予以解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的野心,使帝国主义不得不改变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