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2词句含意题__“多看”解表意“多联”挖深蕴课件2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18d58b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复习备考】二轮复习:散文阅读(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散文的基本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散文鉴赏的要求: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散文的构思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就是散文的材料零碎、大跨度;所谓“神不散”就。
所谓“形散”是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选材特点:典型、新颖、真实。
表达方式的特点:灵活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线索:散文的线索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散文的凌乱材料就是被一根中心线,或者思想线索,或者情感线索,或者时间线空间线牢牢地牵引着。
找出线索,就容易理清文章的构思和中心。
(一)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的散文样式。
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象征)。
抒情散文类型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
(1)写景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形写声写色味、情态,以描写为主,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来抒发感情,采用的手法,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时间、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的作用。
(2)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作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为物件写貌传神,从而达到托物寄意的写作目的,表现手法多托物言志、象征、人格化手法。
这类散文的特点是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有的自然景物,被作者赋予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二)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一种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样式。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散文阅读讲义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散文阅读讲义 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a65709861a37f111f1855b7f.png)
专题二散文阅读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三种意识。
一、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大致了解散文结构,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21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阅读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课件26张)
![2021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阅读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课件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27dd7fd453610661fd9f436.png)
合并 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 法 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
舍取 法
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 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 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
拼接改写 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 法 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 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综合句( 层)意法
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 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 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①分析句子关系,梳理出答案要点。在确定答题的大致区 间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按要求 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②研读意象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内容的 意象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行抽象归纳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
知能储备 增分策略 即学即练
(三)概括全文情感题的解题“3 要点”
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
知能储备 增分策略 即学即练
二、特定内容概括题
(一)原因概括题答题“3 要点”
辨明 因果 关系
很多散文,作者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 表明某种道理,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 人命题的“果”。这个“果”从何而来? 就是前后文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近远 结合 原则
即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是题干 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出 现的地方,所以要“就近”。其他一两个 要点分散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 时就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2-2散文阅读学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2-2散文阅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169d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1.pn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2-2散文阅读学案专题二散文阅读阅读散文,不仅要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且要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内心、心境、心灵、心怀,以及情思,体味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因为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所记叙、描写中灌注的作者的思想、感悟。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
第一步的整体阅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下一步带题阅读乃至准确答题的成败。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散文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区别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
它要求用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余字的文章读两遍。
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
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
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
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
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
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
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
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
你能看到村子了。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
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
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
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
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
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9201e6bed5b9f3f80f1c6a.png)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高考“散文阅读”讲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讲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04ac2701f69e314332945c.png)
高考“散文阅读”讲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附答案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题型1理解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①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词语。
③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可以说没有读懂文章。
命题角度题干示例(1)(2017·全国卷Ⅱ)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窗子以外》)(2)(2014·湖南卷)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粮食》)审题定向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作答性动词和“含义”“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3步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第一步:审视词语特点一看其自身特点,关注词性、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表达特点(有无使用修辞等);二看其外部语境,关注句中的搭配成分,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二步:扣住语境理解其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在文中的语境义,就是该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它有两类: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另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第三步:把握理解思路——由实到虚从读“实”出发,探究“实”象背后的虚指意义。
(此步骤有时可省略)答题套路: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1结构思路题——“3步骤”答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1结构思路题——“3步骤”答](https://img.taocdn.com/s3/m/61be8c2eaef8941ea66e058a.png)
二、散文阅读[满分对策]结构思路题答题“3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结构思路,还是要求具体分析线索是如何串联结构思路的。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根据题干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分析线索。
划分层次时,要根据事件、行为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分析线索时,要先定位线索类型(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化等),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紧扣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结构思路。
可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也可用分条表述的方式呈现。
特别提醒:易错角度解决方案审题不准要加强审题,弄清题干要求,看是侧重划分层次,还是侧重分析线索,然后再根据不同题型进行分析。
概括不凝练要注意找出线索,依据线索梳理思路;强化要点意识,抓住有关(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建水记[注](之四)于坚①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
“明洪武二十年建城。
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
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
”(《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②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
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
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4归纳概括题__群文通练含解析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22散文阅读任务4归纳概括题__群文通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8fb92a8956bec0975e3f7.png)
归纳概括题(限时30分钟)导读作家汪曾祺曾言:“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烟火气是炉上的烟,灶里的火,是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幸福时刻,更是人世间无数美好的梦想与期盼。
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平平淡淡,就像是夜幕里的繁星点点,无论经历过多少的波澜壮阔,映到我们眼中的,只是一颗颗平凡的星星。
普通人有对信仰的追求,有对生活的激情,有对职业道德的坚守,有对平淡生活的守望。
人间烟火气,更暖凡人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说理散文寻找阳光荆爱民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
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得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
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黑魆魆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得坐不住。
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
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
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也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
④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⑤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样,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份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应了那句古话:大树底下无美草。
2021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提分攻略1题型2理解句子的含意讲义20211206175
![2021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提分攻略1题型2理解句子的含意讲义20211206175](https://img.taocdn.com/s3/m/baaffc28aa00b52acec7ca55.png)
题型二理解句子的含意[技法回忆][例2] (2021·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原卷如此。
“订〞应为“定〞——编者注)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吼叫,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然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
假如有了中意的一块布,将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
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 1、小说阅读 任务2小说作用分析题——“4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 1、小说阅读 任务2小说作用分析题——“4](https://img.taocdn.com/s3/m/f3d0e47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2.png)
[满分对策]“4循环+1读者”模式小说作用分析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分析、形象作用分析、环境作用分析、标题作用分析)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四个方面考虑,另外还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4循环+1读者"模式。
答题时,可将这五个方面归拢到结构(情节)上的作用和内容(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上的作用两个层面条理作答。
标题作用分析除了“4循环+1读者”外,还要注意挖掘标题内涵,并思考自身表达特点:运用双关、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
特别提醒:易错角度解决方案思考、分析角度不全、熟练掌握答题思维模式,关注“4循环+1(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新人教版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6e0eb2a8956bec0875e382.png)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概括段(层)意最根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局部概括。
二、复习预习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答准答全〞,不仅是对文本信息题的要求,也是对整张试卷的要求,反映了一种答题的境界。
要到达这一点很困难也很复杂,它对答题者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里,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从做题实践当中提出几点考前须知,以便考生逐渐到达答准答全这一要求。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注意筛选的范围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那么。
但凡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
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考点/易错点2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四、例题精析【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负重的河流黄毅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
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
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
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
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 2、散文阅读 任务4 归纳概括题——具备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2 2、散文阅读 任务4 归纳概括题——具备](https://img.taocdn.com/s3/m/badf563a7f1922791788e8ad.png)
姓名,年级:时间:[满分对策]归纳概括类题目备考策略针对归纳概括类题目概括不准、要点不全的问题,需要这样复习备考:特别提醒:易错角度解决方案特点原因等概括不全或概括不准树立全文意识,检索信息要全面;审准题目要求,不断提高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
思考角度不全多角度思考,全面把握,避免漏掉要点的现象.(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里的光蒋子龙①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
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
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②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
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
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
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
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
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③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
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
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
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④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2 散文阅读(学生版)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2 散文阅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c281d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f.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纲解读】了解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专题突破】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用、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一、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来答题 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1)成年的岁月里,童谣总是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 不出曾经的“味.道.”。
特别提醒:
易错角度
解决方案
强化语境意识,在理解词句浅层意义的
脱离语境及主旨孤立理解, 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涵;还要结合文
意思理解有偏差 章主旨,理解其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忽视对词或句所用技巧及效 捕捉词句所使用的表达技巧,结合文章
果的解读,意义挖掘浅层化 的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⑥周作人则坚信童谣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并且批评大人常常 看不起小孩子、认为儿童的言行幼稚可笑的观点。小孩子的创造力 也是很惊人的。不可否认,有的童谣肯定是小孩子自己想出来的, 或许经成人润饰过,但其“著作权”是不容一笔抹杀的。
⑦在清代,有人编过一本书叫《天籁集》,所载内容都是出自儿 童之口。许是取其诵声有如天籁,是世间最最质朴的语言。后人有 跋语曰:“万木响刁调,扁舟一叶飘。两间自天籁,千古乃童谣……”
童谣岁月长 唐毅
①回老家逢着儿时伙伴,讲起孩提时代的“玩”,回忆再三, 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来。
②小伙伴之间,做游戏、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 童谣的时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还记得一些,如《打电话》:“喂 喂喂,打电话,问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给我,我不要,嫁给别人我 要告。”已经忘了是怎么学会的,当时也不知道“嫁”的含义。但 很好听,童声清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⑨成年的岁月里,童谣总是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 不出曾经的“味.道.”。我的童谣,似乎还停留在故乡的草丛间。
⑩不过,故乡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但那童谣的岁月,仿佛是真 的渐渐远去了。
(有删改)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童谣”是行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童谣”展开,标题概括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童谣岁月长”突出文章中心,暗含作者情感, 即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远去的童谣的留恋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⑧现在读到一些韵味隽永的儿歌,为了不致忘记,就要用笔记 下。也真有些无奈,童谣的流传,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时候,哪里 需要用笔呢?长大了,在这方面真不中用。中国的民间文学,多是 以口授的形式流传的。童谣也属于民歌的一种。可现在一些严肃的 新诗,常常不如童谣有意思。比如《过横塘》:“月光光,照河塘。 骑竹马,过横塘。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 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像唐诗,像宋词,像元曲,更像一首好 的白话诗。
第三层(第⑩段):以童谣渐行渐远作结,表达出对失去童真生活 的惋惜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文章以童谣为切入点,回味孩提时代的童真生活,表达出 对童谣的喜爱之情;对于童谣在成年岁月中逐渐消失的现实,作者 表达出了一种无奈和惋惜之情。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童谣,既丰富了 文章的内容,又突出了童谣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 也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开头以回忆童谣时“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 来”写起,结尾以“但那童谣的岁月,仿佛是真的渐渐远去了”收 束,首尾照应,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童年岁月的喜爱之情和对往事渐 行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①段):由回老家与儿时伙伴讲孩提时代的趣事,引出 对童谣的回忆。 第二层(第②~⑨段):叙述孩提时代童谣的特点以及童谣给 “我”带来的思考。
复习任务群二 现代文阅读Ⅱ
——基于增强审美情趣和提升鉴赏品位的 文学性阅读
二、散文阅读
语文
精准突破 素能提升 任务二 词句含意题——“多看”解表
意,“多联”挖深蕴
栏目导航 01 群文通练
[满分对策] “3 联+1 依”速解词语含义题
1.“3 联” (1)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语境),做到“词不离句”, 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 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写作时的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2.“1 依” 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词语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 到什么效果。
“多看+多联”准解句子含意题 1.“多看”,理解表层意 (1)看句子关键词。(2)看句子所指对象。(3)看句子是否运用某种 技巧(尤其关注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句子大致 意思。
2.“多联”,挖掘深层意 (1)联系该句位置特点挖掘:①段首、文首统领句,关注后文语 段;②段末、文末总结句,关注前文语段;③中间衔接句,关注上 下文。(2)联系相邻句子及文中关键语句体会。(3)联系段落的中心理 解。(4)联系背景思考。(5)联系主旨总结。
③在我的老家,童谣并不是“唱”,而是念,但又近乎唱,很 特别。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唱的童谣是由成年人教的,谁教呢?妈 妈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对长辈的依恋,大概也是从 童谣开始的。譬如有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在哪 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着,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桥吧。
④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谣。 但别的孩子有外婆,我可以跟着学,或者别的孩子学会之后,听他 们唱一遍,我也就会唱了。如“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 或者,有时回家,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拉过来又推过去,做“拉锯” 的游戏,“拉锯,还锯,外婆门前耍把戏;请孙孙,去看戏,没有好 吃的,青菜萝卜也可以”。每每说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念从未见过面 的外婆。
⑤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有时,想 起儿时玩过的游戏,讲过的话,仍禁不住笑。毕竟真实地拥有过, 谁不是从天真无邪的童谣里走过来的呢?回忆真有意思,可以把那 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暂时拉近距离。有一首北京的儿歌, 是这样的:“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 干嘛啊?——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这同故乡的那首《打电 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大概也不是小孩子自己的作品,是大人 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