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摸底习题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摸底习题浙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我能行。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课文片段,选一选。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是(____),“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是(____)。

A.动态美B.静态美
[2]下列说法,正确的用“√”选出。

A.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
B.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
C.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词中加点字的韵母是________,这种句末韵母相同的现象,人们称作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描写的景象是()
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的词。

A.咏物
B.吟咏田园风光
C.咏怀
D.吟咏生活
[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
A.陈旧的时光
B.往日
C.平时
D.暂时
[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
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
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首句中“_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写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B.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将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巧妙地烘托出来。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

D.“寒雨”后天非常冷,加上离别时的孤寂,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5]联系最后一句,说说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

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①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②蚕桑又插田。

注:①子规:鸟名,杜鹃鸟。

②才了:刚刚结束。

[1]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首句写动景,有绿原有白川,一“绿”一“白”,色彩明丽。

(_____)(2)第二句写静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几声杜鹃鸟的叫声传来。

(_____)
(3)第三句中“闲人少”体现了农历四月人们的繁忙。

(______)
(4)末句的“才”“又”两字展现了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______)
[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的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属于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后两句属于__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句中的“急走”“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

[3]我从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出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白桦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的露珠。

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

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

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

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一个()的更夫,敲着()的梆点。

(选自《叶赛宁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和____。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_______。

[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用“__”画出来,再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外阅读。

美丽的夜雨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这首诗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请你说说诗中都将美丽的夜雨比喻成了什么?(写出其中四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一共提到了_____次“美丽的夜雨”,表达了诗人对夜雨的______和对生活的_______之情。

[3]品析诗句。

(1)“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城市一下亮了起来”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

(2)“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拉着小提琴”写出了___________,“滑”字写出了_________。

[4]根据最后一节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美丽的夜雨会给梦中的孩子留下什么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别人家的小孩
邢佳嘉
妈妈,
在您的口中,
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

他练琴不倦,
拿奖拿到手发软。

他奥数天才,
没有难题解不开。

他乖巧可爱,
从不给您添麻烦。

哈哈,妈妈
告诉您一个秘密,
在我的心里,
也住着一位别人家的妈妈。

她酷爱锻炼,
总保持完美身材。

她厨艺精湛,
常烧出精美小菜。

她善解人意,
从不絮叨和唠烦。

其实,
我俩都很平凡,
但我们依然,
是彼此的最爱。

让我们多一些忍耐,
用浓浓的爱,
将小小的缺点冲淡。

[1]在妈妈的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

[2]在“我”的心里,别人家的妈妈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精心提炼、剪裁,选择新的表现角度,形象地描述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和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B.作者把别人家的妈妈和自己的妈妈对比,希望妈妈能改正缺点,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

C.父母和儿女都有着那种对完美无缺的追求,但是浓浓的爱、包容和忍耐是父母和儿女之间沟通的纽带。

[4]你心中的妈妈是怎样的?请仿照原诗写一写。

在我心里,
也住着一位别人的妈妈。

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 读诗句,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出言不逊
B. 稍逊一筹
C. 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阅读。

田园四时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兴”在这首诗中读______,的意思是______。

[2]通过读这首诗,我知道白日耕田的是______,夜晚绩麻的是______,学种瓜的是______。

[3]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这是要表现
()
A.在农村,男女老幼必须劳动,不劳动就没有吃的,说明农村生活的艰苦。

B.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

另外说明劳动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C.“童孙”不懂耕织,但也要“学种瓜”,说明农村的孩子比较聪明,一学就会。

D.“耕织”“种瓜”是农村儿童的主要劳动项目,是每个孩子都必须会的。

[4](语文要素)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识”的意思是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4. 读《绿》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说说文中的绿色有几种,省略号表示省略了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等绿。

[3]“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出奇”意思是________。

[4]为什么会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诗阅读。

材料一: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材料二: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1]这两首词以一个“_______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第一首是总写对_______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______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_______季的美景,可以从“________”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村子四周环绕着绿树,村外青山横斜。

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

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

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邀我至田家邀:邀请。

B.开轩面场圃场圃:菜园。

C.把酒话桑麻把:将、用。

D.待到重阳日重阳日:第二天。

[2]重阳节是农历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3]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村外是____。

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和____。

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

(用诗中词句填空)
[4]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B.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C.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