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

合集下载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煤矿(2009-2019年)防治水中长期规划)********煤矿2009年3月********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09-2019年)水灾是我国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之一,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生产,甚至引起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

矿井水灾的防治通常要从矿井可能的涌水水源开始防治,而矿井可能涌水的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岩层水、岩溶陷落柱水、断层水、以及旧巷或老空区积水等。

大气降水即雨雪水;而地表水就是指河、湖、塘、沟、及水库积水;含水岩层水主要指砂砾层含水、石灰岩溶水等;断层构造的破碎带常含有大量水,而断层水一旦与其它水源导通,涌水补给更丰富,威胁会更大;旧巷和老空区积水常含有有害气体,也极易造成人身事故,上述各种水源,通过裂隙、溶洞与井巷连通就有可能对井下造成威胁,而且一般都不会孤立存在,往往互相沟通,互相补给,所以必须有全局观,进行综合防治。

大量事实证明,不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思想麻痹,对水文地质及各种水源情况缺乏调查研究,不科学地制定和执行探放水制度、防治水计划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所以防治水灾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防治结合,加强组织管理,为了做好矿井水的防治工作。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防治中长期规划(2009-2019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矿井水文地质安全条件分析(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影响地下水形成的自然因素矿井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北麓的山前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海拔高程为+863—+815m,最大高差约+40m。

山势走向呈南东—北西向,地表斜切地层的沟谷发育。

垂交于地层走向的主沟为碱泉子沟,是区内天然的泄洪通道。

矿区未见基岩出露,被第四系亚砂土及砂砾石层覆盖。

其厚度一般为30m,大气降水或积雪融化水大多沿沟谷顺流而下,以地表迳流形式排出区外消失,部分渗入地下。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了搞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总体工作,特制定以下年度防治水规划:1、每年必须编制具体的防治水计划,度按计划要求组织实施。

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

2、修筑完善地面防排水系统,确保矿井水和地面水排出矿外。

3、对所有老窑井、地面塌陷区及裂隙进行充填压实际;奴才容易积水处修筑沟渠或安设排水设备,排泄积水。

4、每次降水大到暴雨时降雨后,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5、完善防治水管理制度,建立防洪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根据矿井实际涌水量,核定和确定水泵排水能力、管排能力和水仓容量。

7、购置延深水平排水设备,75kW水泵二台及其相应配套设备,施工水仓容量300m3.加强排水能力,增添检修水泵。

8、当采掘至钻孔附近时,要加强探放水工作。

9、当采掘距边界50m时,必须探水前进,在—175m水平以下各工作面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10、要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中采掘工作,都必须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

否则严禁要水淹区积水面以下进行采掘工作。

11、当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立即报告调度室。

发出警报,按水灾避灾路线,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12、密切注视监察各水平的涌水情况,发现涌水量异常增大,或在探放水时,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报告矿调度室和矿领导,并采取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

13、如相邻矿井出现排水紧急或造成淹井时,本矿应撤出井下所有人员,以防不测。

当本矿井受水威胁严重时,可能造成淹井时,必须及时区安监局报告,并及时通知相邻矿井。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计划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政策,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计划》,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一、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防治水规定》3、防治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4、2012年生产经营计划5、贵州省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6、防治水示范矿井验收标准二、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生产一线各科室科长、各区队长、技术员下设探放队队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司设在生产科,生产科科长韩书亭任办公室主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水灾隐患。

办公室成员:生产科地质人员与相关科室人员三、矿井的地理位置及交通:矿井位于贵州省县城北,距县城直线距离73km,隶属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xx 乡镇公路相连,至x,至火车站16.5km,至市区约133km,距xx市130km。

矿井投资修建的一条新公路与xx相连,距xx镇6.5公里。

矿井运输以公路为主,交通较为方便。

四、矿井的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主要为中低山丘陵切割地貌,地势总体东高、西低,矿区以西地区出露碳酸盐岩,属岩溶谷地地貌。

最高点位于矿区南西部双山山头,海拔标高1466.50m。

最低位于矿山北西杨几咀北部一带,海拔标高约950m左右。

最大相对高差516m左右,地形起伏较大。

2、气象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4.7℃,日极端最低气温-8.6℃,日极端最高气温34.5℃,7月平均温度22.7℃。

年平均降水量1057.1mm,雨季多集中在5~9月,年均发生暴雨2~3次,多在5~7月。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旱、冰雹、夏旱、夏暴雨等。

3、地表水矿区位于乐坪背斜东翼。

为中低山丘陵切割地貌。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文档模板范本: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煤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伴有着煤矿井下水灾害的频繁发生。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制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显得异常重要。

二、编制目的本规划旨在对煤矿井下水灾害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定防治区域,制定防治措施和工程计划,使煤矿生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定》2.《煤矿安全法》3.《煤炭工业安全规程》4.《煤炭行业安全规范》5.《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条件的测定规程》6.《井下水灾害防治技术规程》7.《煤炭行业水量计算规程》8.《井下水文观测规程》四、编制内容1.防治水区的划分根据煤矿井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和水系分布状况等因素,确定防治水区划分方案,并划分为三级防治水区,具体划分如下:(1)一级防治水区:主要矿区的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位高,有较严重的井下水灾害隐患。

(2)二级防治水区:次要矿区的井下水系分布较为复杂,水位及稳定性较一级防治水区好。

(3)三级防治水区:煤矿采区以外的其他区块,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矿井及配套工程井稳定性较好。

2.防治水工程计划针对不同的防治水区,制定相应的防治水工程计划。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加密巡查,加强排水管道及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2)矿山井下水水系协调调节工程,包括主排与分排水系的平衡调节。

(3)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和研究工程,对不同防治水区进行深入测量和探测。

(4)采煤时的水文地质连续改进工程,通过改进采空区域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降低水灾害风险。

3.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防治水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有效的防治水预案。

(2)加强巡查,及时发现井下水灾害的隐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井下水位监测,及时跟踪泄水井口发生变化。

(4)开展井下水文地质研究和勘探,并制定相应措施和预案。

(5)加强排水管道及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威信县河边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二〇一一年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80条的相关规定,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为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结合本矿井下水害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分析制定如下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及安全措施:一、防治水领导机构组长:王跃贵(法人代表)副组长:陈德华(矿长)、秦海龙(总工)、赵宗江(安全副矿长)成员:安仁义、张政、卢强、赵宗武、罗应贵。

按上级规定,建立且实可靠、业务素质熟练的、不少于6人、并有机电人员参加的探放水队伍。

二、责任任务1、矿长对水害的防治工作负第一责任,对水害的防治工作下达决策和指令。

2、安全矿长对水害的治理负管理和监督检查责任。

3、生产矿长和领导机构成员对水害治理负直接管理责任。

4、技术负责人负有技术管理的指导责任。

5、机电矿长负由电或电误引发事故的责任。

三、探水地点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4、接近其它有可能出水的地区时。

5、我矿近三月主要探水点是:2253回风巷、2253运输巷、2253开切眼、1280运输巷掘进、1330回风掘进。

四、探水钻孔的布置1、探水线确定沿积水线水平外推50米~150米距离划一条线即为探水线(上山掘进时为顺层的斜距)。

此数值视积水边界线的可靠程度、水压大小、煤的坚硬程度因素来确定。

我矿对上因素由于无测定准确性,据参考值定为50米,当掘进巷道至此线时,开始探水。

2、警戒线确定由探水线再平行外推30米为警戒线,当巷道到达警戒线时,需注意有无异常变化,如发现有透水征兆,应提前探放水、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掘进,到达探水线时为正式的探水起点。

3、探水钻孔的布置1、探放水的主要参数(见图1、2)(1)、超前距a:a=0.5AL√3P/Kp=0.5×3×2.5√310/1=20.54米式中:a——超前距,m;A——安全系数,一般取2~5;L——巷道跨度(宽或高取最大值),m;P——水头压力,mpa;Kp——煤的抗张强度,mpa.。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培训资料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培训资料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培训资料1. 简介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防范和应对水灾事故,制定和实施的长期规划和安排。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目标是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减少因水灾事故而造成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本培训资料将介绍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关的实操案例和知识点解释,以帮助煤矿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划。

2.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重要性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煤矿的生产和运营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包括为矿井通风和煤炭洗选提供的水等。

如果在规划中没有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会导致浪费和水资金成本的增加。

其次,煤矿地质条件和采矿规模等因素决定了煤矿的防治水难度较大。

如果没有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煤矿在遇到水灾事故时将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导致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另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还可以减少水灾事故带来的生产中断时间,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

3.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主要内容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水资源管理在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中,需要对煤矿所需的水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合理的利用,包括矿井排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合理分配。

3.2 水灾防治设施建设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还需要考虑水灾防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这包括矿井排水系统、排水泵站、防渗堰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施布局和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灾事故的发生。

3.3 水灾应急预案在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中,还需要制定和实施水灾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明确水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包括疏散人员、排水抢险和事故调查等方面。

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事故的影响。

3.4 监测与预测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水质、水位和地质等方面的监测系统。

最新《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

最新《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

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前言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

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主要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

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第一节井田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垭关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西南,属长春堡镇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6′49″~105°08′18″,北纬27°13′56″~27°16′00″,矿区东西(走向)长2.9公里南北(倾向)宽0.9公里,面积2.6778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长春堡向斜北西翼中段,地形起伏多变,多峰丛谷地和高山深谷。

最高点垭关大箐标高2191.15m,最低点在勘探区东部BJ8钻孔附近,标高低于1700m。

地表多呈剥蚀风化地形,长兴组、龙潭煤组上部地层,第四系坡积、崩积、滑坡覆盖。

无大的地表水体,属缺水地区。

植被以杂树林、灌木丛为主,在缓坡和地势低洼地带有部分耕地。

三、交通条件矿区位于川滇(东线326国道)公路附近,煤矿矿部有简易公路至戈座(1.4公里),与326国道线相接,至毕节城22公里,公路交通较方便。

四、河流水系垭关煤矿位于长春堡向斜北西翼,属乌江水系落脚河支流的发源地带,东南面有长春堡小河,西面有昌德沟小河。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一、引言煤矿是一种资源极为丰富但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行业,其中水害问题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挑战之一。

为了全面提升煤矿的水害防治能力,本文将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提出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二、水害问题现状分析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地下水、降水、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害问题经常发生。

水害问题主要表现为煤层自然含水量过高,煤炭开采过程中水压过大导致巷道、井下设备受损等。

水害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还容易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性地质现象等严重后果。

三、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目标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目标是全面提升煤矿的水害防治能力,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具体目标包括:1.减少煤层自然含水量,降低煤矿地下水位,减轻水压对巷道、设备的影响;2.建立完善的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害隐患;3.加强煤矿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能力;4.加强煤矿地质勘察与预测,降低煤层自然含水量的影响;5.提升煤矿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应对水害的能力;6.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探索水害防治的新方法和技术。

四、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内容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煤层自然含水量降低通过开展地质勘察和预测工作,深入研究煤层自然含水量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煤层自然含水量。

4.2 建立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排水系统运行监测等,在水害发生前及时发出预警,采取措施阻止水害的发生。

4.3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加强煤矿排水系统的建设,包括井下泵站、巷道排水系统、水射流技术等,提高排水能力。

4.4 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加强煤矿员工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应对水害的技术水平。

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探索新的水害防治方法和技术。

五、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实施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实施需要全面的组织和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成立水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节点;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水害防治工作;4.加强对煤矿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治水意识;5.加大投入,确保规划的实施。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建生煤业有限公司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河南地方煤炭集团建生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此,特制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如下:一、防治水领导组:组长:矿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矿总工程师(负责措施的审批、贯彻、落实)安全矿长(负责防治水期间的安全工作)成员:安全生产调度室主任安全科科长机电科科长技术科科长通风科科长企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采掘技术员地质技术员测绘技术员机电技术员通风技术员采煤队队长掘进队队长维修队队长二、职责分工:1.领导组负责长期防治水的全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2.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行动。

3.技术科地测技术员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

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作行。

5.生产各队组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

6.相关队组要协助好生产队组的工作。

7.安全科科长、企管科科长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

三、矿井地质构造:根据钻孔揭露,地表出露及区域资料,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风山组;中、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第四系。

总厚度约997m。

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

本矿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加断裂构造。

煤层产状、倾向800-1150,倾角180-300。

扩界区查出和推测断层4条,即F4白沙正断层,F11振兴矿断层,F8任庄断层,F9鱼洞断层。

这些断层在西侧基层出露区有露头,在核查区内,深部煤层不连续。

其中3条分布在南部,互相交叉。

北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南部偏复杂。

1.顶板含水层:系指二1煤层上60m内所含沙岩裂隙含水层组。

其中主要以大占沙岩和香炭沙岩为主,岩性为中细粒沙岩,一般发育2-5层,累计厚度17.00m左右,岩石致密坚硬,裂隙不甚发育。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

XXX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XXX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二月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会审表作业规程或措施名称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编制人技术部安监部调度部机运部通防部机运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通防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会审意见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1年)第一节防治水领导小组一、成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通防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等公司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采掘、辅助队长等。

二、职责分工1、领导组负责防治水的全面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办公室;2、总工程师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行动;3、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4、机运部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5、采掘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6、辅助队要协助好采掘队的工作;7、安监部、调度部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二节水文地质概况一、矿井概况湖南资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施茶亭井,位于冷水江市西郊,东起冷水江市市区,西至新化县化溪乡,南连冷水江火车西站,北接冷水江市中连乡板栗山。

东西走向长约5.50km,南北倾向宽约1.8km,矿山面积9.2312km2。

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1°22′25″~111°26′00″;北纬27°39′50″~27°41′15″。

现矿井范围由29个拐点圈定。

准采标高为:+220m~-400m。

资水贯穿其间,湘黔铁路从矿区南边经过,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均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二、矿井水文地质本矿位于涟邵煤田北段冷水江矿区南端,开采下石炭统测水组煤层。

在矿井范围内,影响矿床开发的水文地质因素有水文气象、岩层含(隔)水性,老窑水、断层水等。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计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计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打算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政策,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打算》,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矿井差不多概况一、打算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防治水规定》3、防治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4、2014年生产经营打算5、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方法6、防治水示范矿井验收标准二、组织机构组长:聂成明副组长:马新生成员:李伟杰曲道中崔新鹤刘煶玉周志下设探放队队长:肖志刚成员:程玉郭柏华学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司设在生产科,生产科科长李大岩任办公室主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水灾隐患。

办公室成员:生产科地质人员与相关科室人员.一、位置与交通矿区位于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东南40km,科右中旗白音胡硕镇东北60km,牤牛海煤田1区115~100勘探线之间(在矿区东部资源储量核实区的103~106勘探线之间),行政隶属科右中旗准太本苏木。

其地理坐标如下:东经:121°54′30″—121°57′00″,北纬:45°11′45″—45°12′55″矿区西北距突泉县城40km,有公路相通。

从突泉县向北沿111国道距乌兰浩特140km;向南距通~霍铁路白音胡硕火车站60km。

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图1-1-1)。

井田对应地表为草原丘陵地带,无建筑物。

二、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1、地形地貌核实区地处牤牛海泡子南3km草原丘陵地带,海拔标高185m~190m,相对高差为5m左右2、水系牤牛海泡子(鱼场)与核实区之间有一丘陵相隔,两者之间无水力联系。

3、气象本区属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大,年最高气温+40.4℃,年最低气温-30.2℃,年平均降水量440mm,多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820mm。

关于编制《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

关于编制《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

关于编制《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
的通知
煤炭分公司所属各煤矿: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分公司研究决定要求各煤矿编制《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

具体要求如下:
一、编制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生产接续计划。

二、编制要求:
1、要求各煤矿要将井田周边各小煤窑的分布及充水情况调查清楚后编入报告。

2、要求编制的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基准期为5年。

3、各煤矿应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编制《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煤矿相关人员进行审核。

4、编制提纲各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上报时间:
各煤矿需在11月25日前将规划上报至煤炭分公司生产技术处。

神东天隆集团煤炭分公司
生产技术处
2015-11-3
防治水编制提纲(中长期规划)
前言
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隔水层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三)充水因素分析
详细说明充水水源通道、特征等情况
二、采掘接续简述
参照2015年审核的五年规划,五年规划由各矿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接续中要说明各种工艺采掘情况。

三、矿井涌水量预计
要将预测的涌水量一起进行说明
四、近期已开展的防治水工作
五、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一)防治水工作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水害情况
(三)中长期需开展的防治水工作
(四)防治水工作费用预算。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水害是煤矿重大灾难之一,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的威逼。

水害轻者会增加煤矿企业负担,阻碍经济效益;重者会直截了当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给国家财产造成缺失。

为贯彻执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把握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的水文地质工作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和切实搞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完全杜绝水害事故,实现安全开采,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制定出合理的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是排除矿井水害隐患,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降低吨煤成本、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专门重要,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效预防水灾的发生,在认真总结过去矿井防治水体会教训和对矿井水文条件认识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可行、体会合理的原则,结合矿井生产地区安排,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井防治水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坚持合理疏放,疏堵结合,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为矿井改扩建制造良好基础。

1.矿井概况1.1 自然地理登电集团新玉煤矿地理位置主体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约25km处的登封市告成镇王家门,行政区划属登封市徐庄镇和告成镇管辖。

新玉煤矿交通位置图区内现有交通以公路为主,其中双向四车道许(昌)~洛(阳)省级公路从勘查区东北斜穿而过。

从东南部的郑庄到核实区中南部的徐庄之间有一双向四车道水泥公路。

徐庄往北纵贯本区的还有一条简易粉煤灰路面通往教学三矿,徐庄西往北经石门沟通往教学三矿还铺有一条双向两车道柏油路。

另外,许(昌)~洛(阳)公路向东南到许昌与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路相接,煤炭由此可销往东南缺煤地区;向北到卢店与郑(州)~洛(阳)公路相交,由此可通达郑州、洛阳等都市,也可联通陇海、焦枝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路等;本区东北直距约10km到大冶镇也有公路连通并有由此通往豫东的地点铁路;正在建设中横贯登封、新密两煤田并连接京广、焦枝两铁路的煤田铁路也立即修至本区北5km处的告成镇。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近、揭露或者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此特制定防治水管理规定:一、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3、《煤矿防治水条例》二、成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董事长总经理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成员:通风科科长安检科科长机电科科长生产科科长财务总监管理科长防治水队长机电运输队队长保卫科科长综合办主任调度室主任掘进队队长三、职责分工1、领导组负责防治水的全面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2、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行动;3、生产科地测技术员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采集工作;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5、生产区队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6、辅助区队要协助好生产区队的工作;7、安检科、生产科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

四、矿区水文地质概况本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雨量较充足。

年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18.7℃,年平均气温为12.4℃,年降水量最大为 1013.6mm ,最小为456.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656 mm。

井田内地面坡地较大,沟谷发育,迳流条件好,无常年性地表水体,雨季大气降水顺冲沟注入北部的涧河,属黄河水系。

矿区历年最高洪水位+450 米,涧河距该矿约 3 公里,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矿区含水层自下而上有四层,分别为①义马组底砾岩类含水层②马凹组砾岩类含水岩组③新近系泥灰岩、砾岩含水层④第四系含水层①义马组底砾岩类含水层该含水层为义马组底部的砂砾岩,为 2-3 煤底板直接充水层,平均厚度约为 7 米,为承压孔隙~裂隙水,含水性较好,但水量较小,井下开采未见本层涌、突水现象,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矿井生产,但在煤底板隔水层薄弱地带也存在突水的可能性。

xx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xx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xx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习水xx煤矿有限公司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xx煤矿为新建矿井,目前为浅部采矿。

周边沿煤层煤层一线原产存有众多的老窑采空区,由于年代久远,采矿范围无考,给矿井安全生产增添一定的影响。

为确保矿井冶炼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对xx煤矿预防水工作并作如下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落实成立防治水领导机构,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领导,组织专门的防治水队伍。

二、深入细致积极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矿技术负责人每年雨季来临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水文地质调查,并形成正式的文字报告,作为指导采掘生产依据。

三、深入细致搞好井下水害隐患排查工作矿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矿井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

每年雨季来临前必须对地面排洪沟、井下排水沟进行清理;根据季节不同,分别有重点的进行水害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逐条制定整改措施。

四、深入细致基本建设《年度预防水计划》矿技术负责人每年组织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五、留出矿井保安煤柱矿井上部留足60m保安煤柱,并将防水煤柱线准确标定有采凿工程平面图上;地测人员必须及时、精确的取值中、腰线,并及时圣皮耶尔埃,冶炼工作面严禁越线采矿。

六、认真做好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水害预测预报按年、季、月对每一冶炼点逐一展开,根据划设的积水线、寻水线、警戒线展开寻抽水,尤其在盾构1811春早巷时必须秉持有掘必寻,先寻后凿的寻抽水原则,寻抽水钻孔施工必须存有现场监督人,寻抽水报告单上施工负责人及监督人必须盖章,全面性安全距离严禁高于20m。

七、加强探放水设备的检查维修矿井搭载zlj350型钻机两台,搭载了适当的配件。

设置专人对有关设备展开检查和修理,易损件存有足够多的水泵量。

(见到附表)八、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矿井必须制订水害应急预案,技术负责人非政府每年修改一次;预案的内容必须包含:基本建设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基本建设依据;明晰各非政府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性事故应急积极响应全过程居多线,明晰事故出现、报警、积极响应、完结、善后处理处理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工作及确保机构为支线,明晰各参予部门的职责。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2013)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2013)

xxxxxxx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我矿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而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疑必停、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消除水害的威胁,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治水规划。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一、防治水领导小组组长:xxx(矿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xxx(总工、负责措施的审批、贯彻、落实)xxx (安全副矿长、负责防治水期间的安全工作)xxx(生产副矿长、负责防治水劳力调配工作)xxx(机电副矿长、负责排水设备、设施正常与运行)成员:xxxxxx xxx xxx二、职责分工1、领导小组负责中长期防治水的全面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2、办公室主任梁孔华(兼)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行动。

3、生产协调科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

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5、探放水队负责防治水的具体操作和落实。

6、领导小组成员既分工又要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三、具体规划(一)矿区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1、矿区为高山丘陵地貌,矿区仅有季节性沟流分布,矿区内无大的水体存在,工业广场地处缓斜坡处,无内涝之患。

2、矿区水文地质情况(1)矿区位于白布河上游文流东侧分水岭斜坡地带,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地表冲沟仅为雨季有一定溪水,其余季节处于干枯状态,呈季节性变化。

主要开采的煤层均埋藏于该地层侵蚀基准面以上,可排除地表水体补给煤系地下水这一因素。

(2)地层富水性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之上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地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

之下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地层。

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如下:①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为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层,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质灰岩,厚度大于340米。

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内蒙古德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二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7年6月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采场、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

因此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一、防治突水规划1、因井田勘探工程较少,要进行补充勘探,完善水文补勘,分析老空水的赋存规律,明确老空水的静水位标高及水力联系,对隔水层的厚度承压进行专门的验算,进一步查清老空水对开采中的影响及能否造成大的水患,不断完善采场防治水方案。

2、对有突水危险的区域必须进行探放水。

3、在已探明或推测有断层、陷落柱的地方、向斜柚部附近进行采剥作业时,要用物探、钻探相接合的地质分析法,坚持按规程要求做好超前防治水工作。

4、严格按照“有剥必探,先探后剥”的原则,特别是接近揭露或主要含水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配备可靠的排水设施,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探放水设计、探放水措施进行探放水。

禁止在没有设立可靠的排水设施前,揭露和接近主要含水层。

二、防治地表水规划1、对发现的漏水沟渠和河床要及时堵漏,地面裂隙和塌陷地点必须及时填塞。

2、在采剥作业时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并对各煤层顶、底板岩性及涌水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分析,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要求控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以防地表水通过裂隙渗入采场。

3、在雨季时要派专人定期对井田范围内地表裂隙、陷落及积水情况进行摸底排查。

对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对范围大的无法填平的低洼地带,应用水泵抽水,防止水渗入采场。

推荐-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精品 精品

推荐-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精品 精品

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XX年—20XX年)玉龙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科20XX年10月编目录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前言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

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第一节井田地理概况一、交通位置和范围山西右玉玉龙煤矿位于右玉县城东南30km的元堡子乡辛屯村南,属大同煤田南部石炭系煤田的西北边缘。

行政区划隶属右玉县元堡子乡。

地理坐标为:北纬:39°44′14″~39°45′40″。

东经:112°34′24″~112°36′16″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XX】18号文件所附“朔州市右玉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矿井明细表”,和山西国土资源厅20XX年11月3日发放的C14000020XX111220XX1775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井田范围由以下9个拐点连线圈定。

井田东西长约2.66km,南北宽约2.65km,井田面积5.5599km2。

批准生产能力120万t/a,批准开采9~11号煤层。

二、地形、地貌本区位于大同盆地西缘,洪涛山以北,属山前丘陵区,地势平缓,井田内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土梁,海拔为+1516.60m,最低点位于西北部的大沙沟河漫滩上,海拔为+1409.00m,相对高差107.60m。

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第一章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一、概况铜陵市狮子山区东湖煤矿隶属于狮子山区西湖镇,属地点国有煤矿,始建于一九九六年,开采的煤层属立新井田东堪探区,整个矿区地表为老湖沉积。

现大部分改为鱼塘,并有三叉河经矿区内流过连通长江,矿区地表积水丰富。

目前,全矿共有三个井,即一主、一副、一风井。

二、安全条件分析一)水文地质1、地表水:该区地表水系较发育,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养鱼塘和沟渠,其底部有专门厚的粘土沉积,不透水,与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2、各地层水文地质他特点:第四系为湖相沉积,以哑粘土为主,富水性极弱,分水岭组,南陵湖组为灰—浅灰中厚层状石灰岩,含水丰富。

塔山组小凉亭组为薄—中厚层灰岩,含水丰富。

大隆组要紧为硅质页岩组成,为本区要紧含水段,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为煤系地层,含水较弱;二迭系下统孤峰组为硅质页岩,富水性差。

二迭系下统栖霞组为厚层状灰岩,含裂隙岩溶自流水。

3、断层导、富水性:本区除F1、F2为走向断层外,另有7条斜切断层,落差一样为25~50M,有可能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在灰岩水的补给下,导富水性可能较好。

4、涌水量:依照东湖煤矿井下涌水量情形及该区水文地质情形,矿正常涌水量28m3/h, 最大涌水量为出50m3/h.5、水害类型分析:依照上述分析,本矿地表及井下水对煤炭开采阻碍程度小,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但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专门要注意断层的导水情形。

二)地质构造该区属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凹陷区,位于铜官山背斜的东北端,属铜陵“S”型褶皱带的西北缘。

1、褶皱:背斜呈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中部宽缓,倾角自中间10度左右向两翼逐步变为30度左右,背斜轴方向受两组斜交断层阻碍,总的方向是沿北东30—20度延展。

2、断裂:区内断裂较为发育,依照其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可分为三组:北东向断裂,如F1、F2,近东向断裂,如F8、F9,近南北向斜切断裂,如F12、F13,对煤层有阻碍贩断层共有11条断层,其中要紧断层7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工作规划第一章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一、概况铜陵市狮子山区东湖煤矿隶属于狮子山区西湖镇,属地方国有煤矿,始建于一九九六年,开采的煤层属立新井田东堪探区,整个矿区地表为老湖沉积。

现大部分改为鱼塘,并有三叉河经矿区内流过连通长江,矿区地表积水丰富。

目前,全矿共有三个井,即一主、一副、一风井。

二、安全条件分析一)水文地质1、地表水:该区地表水系较发育,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养鱼塘和沟渠,其底部有很厚的粘土沉积,不透水,与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2、各地层水文地质他特征:第四系为湖相沉积,以哑粘土为主,富水性极弱,分水岭组,南陵湖组为灰—浅灰中厚层状石灰岩,含水丰富。

塔山组小凉亭组为薄—中厚层灰岩,含水丰富。

大隆组主要为硅质页岩组成,为本区主要含水段,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为煤系地层,含水较弱;二迭系下统孤峰组为硅质页岩,富水性差。

二迭系下统栖霞组为厚层状灰岩,含裂隙岩溶自流水。

3、断层导、富水性:本区除F1、F2为走向断层外,另有7条斜切断层,落差一般为25~50M,有可能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在灰岩水的补给下,导富水性可能较好。

4、涌水量:根据东湖煤矿井下涌水量情况及该区水文地质情况,矿正常涌水量28m3/h, 最大涌水量为出50m3/h.5、水害类型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矿地表及井下水对煤炭开采影响程度小,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但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断层的导水情况。

二)地质构造该区属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凹陷区,位于铜官山背斜的东北端,属铜陵“S”型褶皱带的西北缘。

1、褶皱:背斜呈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中部宽缓,倾角自中间10度左右向两翼逐步变为30度左右,背斜轴方向受两组斜交断层影响,总的方向是沿北东30—20度延展。

2、断裂:区内断裂较为发育,根据其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可分为三组:北东向断裂,如F1、F2,近东向断裂,如F8、F9,近南北向斜切断裂,如F12、F13,对煤层有影响贩断层共有11条断层,其中主要断层7条。

矿延深北翼深部地区无断层影响,只是煤层倾角发生变化,地质开采条件良好。

3、火成岩侵入情况:区内火成岩呈岩脉状侵入塔山组中部,煤系未见火成岩出露。

第二章防治水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根据本矿规模及防治水工作的需要,成立了地测及防治水领导小组:组长:朱家和,副组长:朱成峰,成员:张贤锋、曹希胜、陈胜利、张苏斌、徐文明、朱先明,领导小组负责地测与防治水工作的指挥、检查、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工作职责组长:是处理防治水工作和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制定防治水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

副组长:协助组长具体分管矿井防治水工作,并根据防治水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

成员: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贯彻执行防治水工作计划各项措施,全面仔细搞好地测防治水工作,并做好各种台帐的记录。

第三章矿井防治水设施及规划一、井下现有防水安全设施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8m3/h,最大涌水量为50 m3/h。

全矿井共设三套排水系统。

主排水系统设在主井,矿井主水平-380m为二级排水(-380m、-260m水平),分别装备80D45—30×6、80D —30×9各三台(工件、备用、检修各一台)。

副井、风井为辅助排水系统,其中,副井为二级排水(-370m、-150m水平),其中-370m水平及-150m水平分别装配80D—30×6(9)(37KW、55KW)离心式水泵各三台,工作、备用、检修各一台。

风井亦为二级排水(-330m、-150m水平),-330m水平及-150m水平分别安装80D—30×9、80D—30×6离心式水泵各二台。

主水仓容量为280 m3,辅助水仓的容量均为220 m3。

主排水系统两趟3英寸排水管道安装到位。

矿主井范围-380m~-420m水平为下山开采系统,东一下山采区-420m水平排水系统已于2009年建立,设立了采区水仓,安装了三台排水泵及两趟排水管道,运行正常。

二、防治水规划:1、2011年防治水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东一下山采区-420m水平排水,计划建立西一下山采区(水平)排水系统,在西一下山采区-420m水平采区下部车场设立采区水仓,安装排水泵及排水管道。

2、根据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求,我矿将在2013年底退出。

2011年及2013年,矿井开采将由-420m水平向-380m水平逐步回收,煤炭资源回收过程中将保留-420m水平排水系统,以实现矿井排水系统的长治久安。

第四章矿井防治水措施一、防水煤(岩)柱留设:本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留设足够的断层防水煤柱,水平或采区的边界防水煤柱。

防水煤柱的留设即要考虑安全可靠,以要考虑资源充分利用。

根据有关资料及井下开采经验,断层两层至少留设25米以上的防水煤柱,断层落差大于30米时,其保护防水煤柱在25-50米之间。

1、井下探放水措施:(1)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经探水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

①、接近水淹体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时;②、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③、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④、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⑤、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⑥、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2)探水采用深孔探水钻,配合测水区、水质、并判断其来源水量。

(3)探放水必须编制探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

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4)探水钻机安装等事项必须严格执行《规程》相关条款。

二、地表水的防治:因本矿地表河流、鱼塘较多,地表水丰富,但与井下无水力联系,所以不会出现向井下大量涌水现象。

但井口位置较低,主要预防地表水从井口涌入井下。

三、水害预防及处理措施:1.矿井水灾的发生主要有地面水灾和地下水灾两种:地面水灾有采空区塌陷造成地表水渗入,井下水灾主要有地质资料表明的老窑积水,断层水及本矿采空区水。

2.水灾预防:(1)、地表水预防:在雨期发现井下采空区渗水突然增大时,要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低洼和裂缝渗水时,应立即堵排水源,用黄泥充填低洼和裂缝并夯实。

(2)、井下水预防:矿井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要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每年至少两次对各井口水仓进行淤泥清理,对备用的水泵、电机、水管机电科要经常到仓库清查,保证备用数量,特别是雨季以前,机电科要组织人员对排水设备、管路、线路进行一次认真检修,零配件补充齐全。

机电科、排水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按时排水和处理出现的故障。

对井下生产掘进、采煤工程在接进老窑积水和其它水域范围,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放水,并制定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到每一位入井人员,并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并在探水区域安装专用电话。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应标明积水范围、积水最低标高积水量、并标出不低于25米的防水煤柱,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掘进原则。

对探水距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探水必须使用探水钻,每次探水现场负责人,认真记录,报矿部。

四、水灾处理措施1、在采空涌出量或井口有涌入超过排水能力时,要立即通知受水威胁的人员撤离,采取增加排水设备、堵水等措施进行排水。

2、当探水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时,如煤岩松软,顶板来压、片帮冒顶淋水增大、出现压力水、煤壁挂汗等征兆,要停止探水,撤离受水威胁人员,报告矿部。

3、如钻孔出水时,不得拔出钻杆或加深深度,现场要有专人监测水情。

4、如探水附近瓦检员检测瓦斯超过规定时,要立即停止打钻,撤出人员,报告矿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严禁放炮放水,在用钻孔放水时,必须与水仓容量、排水能力相适应。

6、在积水标高未达到安全位置时,禁止人员至受水威胁的地点进行作业。

铜陵市狮子山区东湖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二O一一年一月东湖煤矿二0 一0 年汛期应急救援预案铜陵市狮子山区东湖煤矿隶属于狮子山区西湖镇,属地方国有煤矿,始建于一九九六年,开采的煤层属立新井田东堪探区,整个矿区地表为老湖沉积。

现大部分改为鱼塘,并有三叉河经矿区内流过连通长江,矿区地表积水丰富。

目前,全矿共有三个井,即一主、一副、一风井。

根据东湖煤矿井下涌水量情况及该区水文地质情况,矿正常涌水量28m3/h, 最大涌水量为出50m3/h.本矿地表及井下水对煤炭开采影响程度小,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但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断层的导水情况。

根据上述情况经研究制定了汛期应急救援预案。

一、组织机构经矿委会研究成立了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组长:朱家和,副组长:张贤锋,成员:曹希胜、陈胜利、张苏斌、徐文明,领导小组在西湖镇防汛抗旱指挥所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下设三个防汛抗洪抢险分队:二工区抢险分队队长:曹希胜成员:洪安胜、宫能潮、王鹏、阮泽堂三工区抢险分队队长:徐文明成员:徐正轩、张良文、张春学、徐小明四工区抢险分队队长:陈胜利成员:代春保、张利平、谢国民、陈先炉以上三个抢险分队在矿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担负各工区及全矿的防汛抢险工作。

二:水灾预防及处理(一):水灾预防1:地表水预防:在雨期发现井下采空区渗水突然增大时,要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低洼和裂缝渗水时,应立即堵排水源,用黄泥充填低洼和裂缝并夯实。

2:井下水预防:矿井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要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每年至少两次对各井口水仓进行淤泥清理,对备用的水泵、电机、水管机电科要经常到仓库清查,保证备用数量,特别是雨季以前,机电科要组织人员对排水设备、管路、线路进行一次认真检修,零配件补充齐全。

机电科、排水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按时排水和处理出现的故障。

对井下生产掘进、采煤工程在接进老窑积水和其它水域范围,要坚持进行探放水,并制定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到每一位入井人员,并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并在探水区域安装专用电话。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应标明积水范围、积水最低标高积水量、并标出不低于25米的防水煤柱。

对探水距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探水必须使用探水钻,每次探水现场负责人,认真记录,报矿部。

(二)、水灾处理措施1、在采空涌出量或井口有涌入超过排水能力时,要立即通知受水威胁的人员撤离,采取增加排水设备、堵水等措施进行排水。

2、当探水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时,如煤岩松软,顶板来压、片帮冒顶淋水增大、出现压力水、煤壁挂汗等征兆,要停止探水,撤离受水威胁人员,报告矿部。

3、如钻孔出水时,不得拔出钻杆或加深深度,现场要有专人监测水情。

4、如探水附近瓦检员检测瓦斯超过规定时,要立即停止打钻,撤出人员,报告矿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严禁放炮放水,在用钻孔放水时,必须与水仓容量、排水能力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