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

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经肠梗阻导管治疗的8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肠梗阻;导管;临床护理
在临床外科中肠梗阻是较常见的急症,可导致肠道解剖功能变化,机体酸碱平衡紊乱[1] ,病情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使得肠腔压力减小,可有效缓解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改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提高手术成功率[2] 。

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80例经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50~77岁,平均61.4岁。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8例,直肠癌肠梗阻19例,乙状结肠癌21例,降结肠癌22例。

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气困难等症状。

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首先给予胃肠减压,常规禁食,肠外营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均使用CLINY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行导管治疗。

具体为:肠镜下置入导丝,顺导丝置入钳道扩张器,经狭窄部位顺扩张器插入导管,直到气囊部位通过狭窄部位,然后将导管与扩张器拔出,在气囊中注入约40 ml的无菌蒸馏水,气囊处于扩张状态后,进一步确认气囊将狭窄处扩张。

在减压导管接口处连接Y腔接头单腔,并在Y腔接头进口注入350 ml生理盐水,并在引流端连接负压吸引器,最终使得膨胀肠管减压。

患者回病房后,采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经灌肠袋灌洗肠腔,并滴入冲洗液后关闭引流端5~10 min后开放,促进肠内容物排出。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自主遵从治疗与相关护理。

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具有一定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内心焦虑,使患者积极配合置管治疗,降低置管危险,提高其成功率。

1.3.2 基础护理患者置管治疗成功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以及血压等。

1.3.3 体位与活动定时对患者行常规身体评估与生命体征监测。

对于状态较差者应指导其进行床上活动,且时常改变体位,做适当床上活动。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腹部按摩。

状态良好者可指导其下床活动,有效促进肠蠕动,进而使导管经前端重力通过梗阻部位。

1.3.4 导管护理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导管外露肛门部位并进行标记,以防导管脱出或深入。

同时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导管知识,使导管得到一定保护,严禁强行牵拉,在改变体位时还应保障缓慢,尽量保持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控制压迫气囊,以防导管扭曲。

1.3.5 冲洗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冲洗时,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严密观察引流液变化,并注意是否出血。

若随着天数的增加引流量不断增加,则表明患者肠腔较为通畅,肠梗阻得到一定缓解。

因此冲洗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有效性。

1.3.6 并发症护理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治疗过程中,常会伴有肠穿孔、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冲洗时,需测量患者腹围,听诊患者肠鸣音,严密观察引流液状态。

每次行护理作业时都要与患者交谈此时的感觉,尤其对于腹胀患者,若出现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早些诊断,以防出现并发症。

2 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6例无效患者,均转入外科治疗,给予肠粘连松解术。

干預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7.5%、95.0%、95.0%,对照组分别为72.5%、50.0%、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效果良好,由于此种方式属于微创,操作简便,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对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综合提高疗效[9] 。

经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经基础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症状;经体位与活动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经导管护理,可保障导管良好状态;经冲洗护理,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经并发症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

同时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使得肠导管进入,更快到达梗阻处以缓解肠梗阻。

此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临床护理属于一项特殊服务,需对个体和社会团体进行自我帮助。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

因此应将家属宣教列入干预计划中,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此外家属陪伴还能协助护理人员监督患者,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发生并发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沙如拉,李霞.急性低位肠梗阻病人应用肠梗阻导管的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24(14):153-154.
[2] 邓柳,叶弘,汪普丹.3例导管置入术治疗结肠癌性梗阻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2,14(6):120-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