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
设计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练习 5(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 重点与难点: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殊的“树”。

(出示"风成偏形树"图片)生活中有这样一些树,在没有风的时候也是全部歪向一边,而且方向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到练习五,读读小芳与爸爸的对话。

现在你了解这种树了吗?从爸爸的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不同。

3、教学第三部分。

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1)学生读这段文字。

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从这种树朝哪个方向偏斜就可以判断出风向) 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给出恰当的答案,学生说出理由。

学生诵读风速歌。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认识风成偏形树。

二、教学第二题。

诵读与欣赏 1、诵读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
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的语言体会到诗人笔下的秋是美丽的:湖是湛蓝清澈的,平静的湖面在微风里泛着细细的涟漪,而一片鲜红、纤巧的红叶正由枝头落下,飘飘悠悠的,在空中曼舞,静静悄悄地落在湖面,随波轻轻飘荡,如同一只轻巧的小舟。

而诗人就是抓住秋湖、红叶来描绘秋天的美丽的。

欣赏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1、诵读学生回答学生自由朗读个别读《秋》集体读背诵《秋》
2、欣赏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通过诵读这首表现秋的神韵的小诗,感知小诗的韵味,引导学生说说眼中的秋。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习作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

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