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贵港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南阳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原景明情踯躇仙袂飘飖铜钲
B . 不饰雕琢骖服摐金伐鼓美剌
C . 新发于硎秾艳钩心斗角矍然
D . 提要钩悬觱篥衔哀致诚上飨
2. (4分)(2017·淄博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诗,这一只神奇的云游鸟,当它自我的头上飞过,我在飞的灵魂与它猝然相遇。
难以言状的是我那份惊喜,如同两颗流星,在(幽寂/幽邃)的高空,擦肩而过,闪烁出两个永生时间中的一点微光。
在那片刻,我的灵魂如同水波,在一瞬间偎近了水莲。
虽只是一刹那,但是,美整个统治了我。
有时候,A,(凝望/张望)着远山上的片云,我似看到了诗神的面影,我匆匆拿出手册,捏起笔管,但一转眼,宛如一片倏忽的流云,诗的影子只成了回忆,多么恼人的挑逗!我真不知如何才使那凌波微步的诗神,在我粗糙的纸上,留下清浅的足印;如何把这比游丝更剽缈的意象,凝成有形的诗句;如何把握住它无穷的美,嵌进有限的几行墨迹;如何自那(苍茫/迷茫)的深渊,B。
我常自嗟叹是个低能的乐师,琴弦的颤动,应和不上诗神的轻歌!
(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偎(wēi)剽缈
B . 弦(xuán)闪烁
C . 颤(zhàn)猝然
D . 和(hè)倏忽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幽寂凝望苍茫
B . 幽邃凝望迷茫
C . 幽邃张望迷茫
D . 幽寂张望苍茫
(3)
在文中AB两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欣赏着湖面秋苇俯仰的画面②欣赏着俯仰湖面的秋苇
③将那沉落的明珠打捞出④打捞出那沉落的明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 . 流感肆虐之时,我国传统中药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制而成的。
C . 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自驾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
D .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4. (2分) (2016高一上·思南期中)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 . ②①③④⑤⑥
B . ⑤③①④②⑥
C . ②⑥⑤③①④
D . ⑤⑥②③④①
5. (2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
①人计②连环计③反间计
④苦肉计⑤声东击西计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④⑤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高一上·四川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理论①________。
“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连孔子也“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虽然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得出不同结论。
这表明②________。
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
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
可见,③________,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7. (9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你居住在哪个城市,你总会遇到交通问题。
当这个城市的人口和他们拥有的汽车数量增加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而且,每个国家的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差,因此,如果没有更智能的技术的帮助,就很难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像物联网这样的智能技术的效用正在慢慢地从提高生活质量的移动应用转向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件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明智的城市正在努力适应这些智能技术,并整合到交通系统中,例如,通过将汽车的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摄像头连接起来,城市官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交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向司机发送短信,提醒他们正在行驶的道路交通堵塞,并帮助他们选择另一条道路。
最终的结果将是获得更好和有效的交通经验,大大减少交通拥挤,并建立一个更安全和有保障的交通系统。
物联网通过从交通摄像机、汽车的GPS、传感器等众多渠道收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信息可以用来分析和理解交通模式,最终让我们找到创新的方法来简化最常用的道路和运输方法。
不仅如此,连网的传感器和检测器还可以识别危险情况,然后立即提供协助,此外,当局亦会通知车辆司机有关这类情况,以避免及减少道路交通意外,从而改善其他乘客的安全。
(中国安防展览网《物联网如何解决城市的第一个问题——交通拥堵?》2018年4月27日)
材料二:
道路拥挤收费是指对行驶于拥挤道路或高峰路段的车辆征收额外费用,国外称为拥挤通行费,其目的就是利用价格机制,引导交通需求,抑制交通出行产生,缓解交通拥堵。
新加城是最早通过实行拥挤收费来治理交通拥堵的
城市。
1975年6月,为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压力,新加坡实施区域通行证系统,在划定的控制区域内对车辆进行收费。
收费费率根据区域的交通拥挤程度采取浮动制,车辆每通过电子收费站收费一次。
该方案实施后效果非常明显,高峰小时交通量显著下降,平均车速和公交出行比倒得到很大提高。
英国伦敦于2003年2月17日开始实施拥挤收费。
收费区域为内环线内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交通设施,共113条道路、8座桥梁。
收费对象为私人汽车、货车,而公交车、出租车、紧急救援车辆、事故车辆,消防车、残疾人士和领取社会保障金人员驾驶的车辆则免费。
收费时间为7:00—18:3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不收费。
收费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根据车辆一天内是否进入收费区域,收费额为每天5英镑,区域内居民给予一定折扣。
方案实施后,收费区域拥挤减少40%,区内交通量减少16%,排队减少20%—30%,车速提高37%,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公交营运速度和可靠性提高。
国外上述成功实例表明,道路拥挤收费是一种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措施。
不过,这种办法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尚需进行大量的论证和探索,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合理确定拥挤收费标准体系,包括确定收费对象、收费费率、收费区域、收费时间和收费方式等。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2017年3月15日)
材料三:
在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工作建议当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针对很多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的“城市病”,代表委员也将各自的治堵良方带到了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邢台市委副主委陈凤珍提出“智慧停车”建议,她介绍,石家庄用“三步走”战略盘活了城市停车资源。
第一步完成路侧公共停车场介入石家庄智慧泊车管理平台;第二步拓展城市商业、交通枢纽、文体中心、医院等公共生活场所停车场接入平台;第三步整合小区停车场,完成整个城市停车资源及数据适时接入,实现全市全部停车位统一监管。
通过APP实时查找附近的车位非常方便。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肖胜方则说,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妙药”之一在于盘活更多空置车位,建议将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归属于建设单位,但建设单位不得销售,可以用于出租经营”。
限定车位“只租不售”,将可以实现车位资源的整合,促进车位“流动”“共享”,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法制网《运用大数据解决交通拥堵问题》2018年3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只要你居住在城市,就无可避免的会遇到交通拥堵问题,而且当这个城市的人口和汽车数量增加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B . 如果有像物联网这样的智能技术应用到并整合到交通系统中,用于收集并分析数据,城市的拥堵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
C . 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认为修改物权法、盘活更多的空置车位是一个不错的治堵妙方。
这样做能实现车位资源的整合,促进车位“流动”“共享”。
D . 国外成功的实例证明,道路拥挤收费是一种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措施,如果应用到我国,同样也能有效缓解我国交通拥堵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路拥挤收费就是利用价格机制,引导交通需求,抑制交通出行产生,以此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但不是所有城市都适用。
B . 交通拥堵是所有城市的通病。
为了治理这个城市病,2018年“两会”期间,各地的代表委员带着各自的治堵良方进京汇报。
C . 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来缓解交通压力这一方法之所以在我国还未能实际应用起来,关键在于还没有定下合理的收费标准体系。
D . 物联网从众多的渠道中收集数据,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据分析,最终我们可以找到创新的方法来简化最常用的道路和运输方法。
(3)如果你是一线城市的管理者,你会借鉴材料中哪些方法来解决你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说明理由。
8. (20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
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
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
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
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
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
“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
结合原文,说说作者为什么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9. (11分) (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以善政闻。
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
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
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
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
未几,移河东。
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
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
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
转运副使卢之翰乖旨并往,为戎人所剽。
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以柙系狱。
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
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
俄复旧秩。
真宗嗣位,召还。
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
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
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
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
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翕然韪之。
俄出知杭州。
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
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
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恭愿,所至有干职誉。
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
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
②文史:借指儒家。
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B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C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D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2)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转馈(运输)艰急
B . 卢之翰乖(依从)旨并往
C . 释氏(佛教)之无为
D . 太初性恭愿(恭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
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
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
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 . 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
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
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 . 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
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
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 . 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
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
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②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翕然韪之
10. (6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
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 .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
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
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 . 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
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②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1. (6分)(2019·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