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海康磁盘阵列配置快速配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系列
网络存储产品
快速使用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热线:400-700-5998
前言
概述
本产品为高性价比企业级海量存储系统,主要用于视频监控,网络集中和分级存储、大数据存储、企业文件存储等领域,可以满足结构及非结构化数据集中存储、视频流存储需求。

本产品还可与视频管理平台、视频监控前端良好结合,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性能和综合化的海量视频存储设备。

融入了实用化、工业级的设计思想,在充分满足用户性能、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用户购买成本。

该产品提供2Gbps传输带宽,16~48个磁盘槽位,支持3G、6G 3.5寸和2.5寸SATA、SAS(部分型号)硬盘,CVR存储模式,同时也可以支持NAS、IP SAN等其他存储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多种混合型存储需求。

提供应用软件开发包,可以接入第三方平台或者监控视频前端,也支持标准存储协议对接。

除了背景知识简介外,本手册介绍了产品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安装指导、硬件操作、系统监控、网络和阵列配置及如何设置对外服务等基础使用知识,是用户使用本系统前必须学习和遵循的规范。

详细系统配置和操作请见《系统使用手册》。

文档约定
1.图形界面元素引用约定
2.键盘操作约定
3.鼠标约定
更新记录
目录
第1章安全及服务说明 (1)
1.1安全信息及免责声明 (1)
1.2安全符号 (1)
1.3产品服务 (2)
第2章使用环境和安装 (3)
2.1机房环境 (3)
2.2安装和首次加电 (4)
2.3设备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4)
2.4设备可靠性措施 (5)
第3章硬件操作 (6)
3.1整机结构外观 (6)
3.1.1机箱前视图 (6)
3.1.2机箱前面板正视图及说明 (7)
3.1.3磁盘机箱前面板按键图及说明 (7)
3.1.4机箱后面板图及说明 (9)
3.2部件安装 (11)
3.2.1安装前准备 (11)
3.2.2磁盘安装 (12)
3.2.3设备开关机 (14)
第4章网络配置 (15)
4.1集中管理软件配置网络 (15)
4.2登录配置界面 (15)
4.3存储网络配置 (16)
4.3.1修改基本网口配置 (16)
4.3.2设置网口绑定模式 (16)
4.3.4解除多网口绑定 (17)
4.3.5网络连接方式 (17)
第5章CVR配置 (18)
5.1配置要求 (18)
5.2配置私有卷 (18)
5.2.1一键配置 (18)
5.2.2手动配置 (20)
5.3配置录像业务 (22)
5.3.1进入CVR系统 (22)
5.3.2添加编码器 (23)
5.3.3配置录像计划 (23)
5.4查看录像业务 (24)
5.4.1实时预览 (24)
5.4.2录像查询 (25)
5.4.3录像回放 (25)
第6章阵列的创建与使用 (26)
6.1登录存储管理模块 (26)
6.2磁盘管理 (27)
6.2.1磁盘显示 (27)
6.2.2磁盘状态 (27)
6.2.3磁盘检测认证 (28)
6.3阵列管理 (30)
6.3.1阵列创建 (30)
6.3.2阵列重构 (32)
6.3.3阵列校验 (36)
6.4存储池管理 (40)
第7章ISCSI配置(选配) (42)
7.1 I SCSI连接 (42)
7.2阵列与虚拟存储池创建 (42)
7.2.1创建iSCSI卷 (42)
7.2.2开启iSCSI服务 (42)
7.2.3 Windows 2008创建iSCSI连接 (43)
7.2.4映射为客户端主机本地磁盘 (46)
7.2.5格式化iSCSI盘 (47)
7.2.6 Redhat 5建立iSCSI连接 (47)
7.2.7 Suse 10建立iSCSI连接 (51)
第8章NAS配置(选配) (52)
8.1创建NAS网络盘 (52)
8.1.1虚拟存储池创建 (52)
8.1.2创建NAS卷 (52)
8.1.3基本维护配置 (53)
8.1.4 NAS用户创建 (53)
8.1.5 NAS网络盘创建 (54)
8.2建立NAS网络盘连接 (55)
8.2.1网络共享盘连接 (55)
8.2.2 NAS网络盘使用注意事项 (57)
第9章DVR配置说明(选配) (58)
9.1DVR存储空间分配 (58)
9.2DVR端配置 (60)
第10章系统监控与报警 (61)
10.1系统监视 (61)
10.2环控信息 (62)
第11章坏盘处理 (63)
11.1磁盘报警 (63)
11.2更换故障磁盘 (64)
第12章备注 (65)
附录A 限制物质或元素标识表 (66)
附录B 保修卡A (67)
附录C 保修服务 (68)
附录D保修卡B (69)
第1章安全及服务说明
1.1安全信息及免责声明
1.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安装、操作和维护设备时,请遵循设备上标识及手册中说明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

手册中的“注意”、“警告”和“危险”事项,并不代表应遵守的所有安全事项。

操作设备时,应遵守当地法规和规范。

手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仅作为当地安全规范的补充。

2.本产品是工业级专用设备,内部有较高电压和电流,产品需由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因违反设备安装、操作等安全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3.在电网电压波动地区产品需连接UPS(不间断电源),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4.本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与产品功能及操作不相符的地方、或印刷错误。

我公司将根据产品功能的增强而更新本手册的内容,并将定期改进或更新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或程序。

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手册的新版本中加入,恕不另行通知。

5.特殊声明:
1.2安全符号
1.3产品服务
常用辅助软件工具见存储系统在线帮助页面。

第2章使用环境和安装
本手册所描述的设备均需要安装在标准计算机机房环境内。

2.1机房环境
1.供电系统
存储系统对电源插座提供的电压变化特别敏感。

电压过高、过低和瞬变(或峰值)均会清除内存中的数据,甚至导致组件故障。

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故障,供电电源必须纯净和稳定并应始终保持正确接地。

建议使用不间断的电源设备(UPS),有条件的使用多路供电电源供电。

电源供电要求:
(1)机房电压220V+/-4%,瞬间波动不能超过220V+/-15%,频率:50Hz+/-0.5Hz。

(2)机房电源系统零地之间的电压小于1V;零线,地线连接正确。

(3)AC电源接地方式:保证电源地线可靠连接,建议补充机箱接地。

(4)DC电源接地方式:必须实施机箱接地,参考AC电源接地。

(5)冗余电源加电前必须连接上所有电源线。

(6)存储系统支持部分UPS型号的管理。

2.机房温湿度控制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各种问题,包括芯片过早老化、失灵或设备机械故障。

强烈的温度变化会造成插槽中的芯片松动以及磁盘驱动器底板热胀冷缩,从而导致读写错误。

在高湿度的环境中,渗入磁盘阵列的潮气会腐蚀内部组件导致性能降低,比如电阻、导热率、物理强度。

过多的潮气还会导致电气短路,从而造成严重损坏;尘埃微粒会严重干扰磁盘阵列中机械部件的正常工作和元件可靠性;安装不当也会对设备效能和寿命带来影响。

为了减少温度对磁盘阵列造成不良影响,请遵循以下原则:
(1)设备到场前,空调已正常运转两至三天。

(2)为延长硬盘寿命,推荐网络存储设备运行的机房温度为:23℃ ± 2℃(设备工作温度范围:5°C ~40°C);推荐机房湿度为:50%Rh ± 5%Rh;温度变化率<5°C/h,并不得结露。

(3)机房地板承重应大于每平米600公斤,机房高度要求为地板至天棚距离大于2.7M;整个机架的承重计算方式为:10KG/U,4U设备可以按照40Kg的重量计算。

(4)保持机柜间隔,确保网络存储设备的通风状况良好,保证网络存储设备的排风口正常无异物,建议使用带网孔的机柜门。

(5)关闭门窗防止空气中尘埃进入或使用有过滤装置的通风设备,静态空气含尘浓度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6)设备停机条件下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0.5m/S2。

(7)安放设备的机柜或台面,需要做好接地措施。

必须保证每台设备直接接地,设备直接不能串联接地,并且设备的外壳与地之间的电阻要小于4欧姆。

(8)以上标准可参考GB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2安装和首次加电
1.设备水平放置在固定的硬质平滑支撑物表面,不要倾斜。

2.可通过工业机柜内的标准托盘将产品做机架式安装;或使用导轨(另配,请与我们核定);建议通过机柜上的安装螺丝孔用螺栓将产品与机柜固定。

3.将设备所有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但不要启动设备,待置1~4小时机器再加电,保证设备和机房温度一致,防止温差太大造成的损害。

4.如果设备运输和仓储时间超过10天,在执行上条措施外,请在第一次加电开机时不要插入任何磁盘,然后让设备运行30分钟后关闭,此时再插入磁盘,开机启动。

2.3设备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本系统属于精密设备,搬运期间保持平稳、轻拿轻放,避免设备变形。

2.由于设备重量大,出箱、搬运必须多人操作。

3.保持环境达标,安排机房巡查和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实施远程监控。

4.不允许直接拔出电源线。

5.运行期间注意设备是否不断发出告警鸣叫,如出现则需立即排查故障。

2.4设备可靠性措施
为了增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具体实施请联系我公司):
1.增加Email报警软件模块,故障信息以Email的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

2.通过使用与存储设备配套的StorOS Manager软件,实现对同一局域网内的多台存储在线监控。

3.增加时间同步功能(NTP校时),通过平台服务器,或外置NTP服务器,对存储进行校时,从而避免因时间不同步造成录像时间不准确或录像缺失。

4.增加SNMP报警功能,系统报警信息,通过SNMP软件模块,将系统报警信息,发送到含有SNMP客户端软件的PC上。

第3章硬件操作
3.1整机结构外观
产品采用机架式机箱。

前面板具备状态指示灯,通过状态指示灯可以直观查看系统状态。

3.1.1机箱前视图
1.16盘位前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16盘位设备前视图
2.24盘位前视图如图3-2所示:
图3-2 24盘位设备前视图
3.48盘位机箱前视图如图3-3所示:
图3-3 48盘位设备前视图
3.1.2机箱前面板正视图及说明
图3-4 16盘位机箱前面板
设备盘位排列遵循从左至右,从下至上的原则。

以16盘位为例,如图3-4所示,第一层由左至右为①~④磁盘,第二层由左至右为⑤~⑧,以此类推。

24盘位设备、48盘位设备与16盘位设备盘位顺序原则一致。

3.1.3磁盘机箱前面板按键图及说明
1.16盘位与48盘位如图3-5所示。

图3-5 16盘位前面板按键图
USB输入/输出接口:用于USB设备的连接。

电源开关按键:在系统关闭状态下,轻触此开关启动系统。

在系统运行状态下,轻触此开关关闭系统。

电源指示灯:绿色指示灯。

此灯指示电源通断情况,电源连通后,该指示灯为常亮状态。

FN设备定位键:点按一次按键后,前控板FN设备定位蓝灯和后机箱I/O设备定位蓝灯亮;再次点按一次按键,前后FN设备定位蓝灯熄灭。

消音键:此键用于消除风扇和电源故障时,蜂鸣器发出的报警音,磁盘相关的主板上的报警不会消除,网页上报警状态不会被消除。

报警指示灯:红色指示灯。

系统风扇和电源故障时,该灯点亮。

故障消除后,该指示灯熄灭。

2.24盘机箱前面板按键如图3-6所示。

图3-6 24盘前面板示意图
电源开关按键:在系统关闭状态下,轻触此开关启动系统。

在系统运行状态下,轻触此开关关闭系统。

电源指示灯:绿色指示灯。

此灯指示电源通断情况,电源连通后,该指示灯为常亮状态。

FN设备定位键:点按一次按键后,前控板FN设备定位蓝灯和后机箱I/O设备定位蓝灯亮;再次点按一次按键,前后FN设备定位蓝灯熄灭。

消音键:此键用于消除风扇和电源故障时,蜂鸣器发出的报警音,磁盘相关的主板上的报警不会消除,网页上报警状态不会被消除。

报警指示灯:红色指示灯。

系统风扇和电源故障时,该灯点亮。

故障消除后,该指示灯熄灭。

3.1.4机箱后面板图及说明
16盘机箱后视图及接口如
1.图3-7所示:
图3-7 16盘机箱后视图
①电源接口②串口③VGA接口④数据网口1/IPMI管理网口
⑤USB接口⑥数据网口2 ⑦扩展接口⑧管理网口
2.24盘后视图及接口说明如图3-8所示:
图3-8 24盘机箱后视图
①电源接口②串口③VGA接口④数据网口1/IPMI管理网口
⑤USB接口⑥数据网口2 ⑦扩展接口⑧管理网口
3.48盘后视图及接口说明如图3-9所示:
图3-9 48盘机箱后视图
①电源接口②串口③VGA接口④数据网口1/IPMI管理网口
⑤USB接口⑥数据网口2 ⑦管理网口
3.2部件安装
3.2.1安装前准备
安装前,请检查以下物品是否齐全:
1.网络存储设备。

2.电源线。

3.千兆(百兆)网线(网线推荐用超五类―CAT 5e‖线)。

4.产品合格证。

5.快速使用手册(附:产品保修卡)。

以下物品需自备或选配:
1.千兆交换机(用户自备,普通的二层交换机即可)。

2.机架导轨(选配件,标配不含)。

按照本手册要求的安装条件将设备放置到位并检查,开机前请确认以下硬件的连接:
1.将随机电源连线牢固地连接到220V交流电源电源插座。

2.用一条标准超5类以太网网线(随机配备)将管理网口接入到网络,用户将通过该网口使用联网终端进行设备系统管理。

参考设备后视图。

3.用标准超5类以太网网线将所有数据口连接到网络,数据将通过这些端口传递。

4.具有串口支持的设备,可使用串口来为存储作调试工作,非用户操作。

3.2.2磁盘安装
3.2.2.1磁盘选择
采用专业的磁盘是保障网络存储设备正常应用和数据安全的必要条件。

用户可以从存储厂商直接采购认证磁盘,也可自购磁盘。

自购时我们仅推荐选择企业级磁盘,例如:希捷Constellation™ ES型号;西数WD RE3、WD RE4型号企业级磁盘。

非企业级磁盘在组建RAID后会带来系统的不稳定并有可能导致您宝贵数据的丢失,请不要使用。

如发现磁盘故障时请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数据丢失,或性能下降。

具体型号请参考我公司磁盘兼容列表。

-------------------------------------------------------------------------------------------------------
注意: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建议您将磁盘和网络存储设备分开包装和运输。

------------------------------------------------------------------------------------------------------- 3.2.2.2磁盘安装
请按照以下步骤安装磁盘:
1.向左按压磁盘固定弹簧扣,打开拉杆,将磁盘架沿导轨从机箱中拔出,如图3-10所示。

2.用4个螺丝把硬盘固定到硬盘架上。

3.将硬盘架插入机箱,沿导轨推到底,并按压拉杆,以确保硬盘放到位并锁好。

4.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所有的硬盘安装完成。

-------------------------------------------------------------------------------------------------------
注意:
如图3-11所示,在指定螺丝孔中安装螺丝,固定硬盘(保证硬盘针脚与托盘尾部持平)。

-------------------------------------------------------------------------------------------------------
图3-10 拆解磁盘托架
图3-11 磁盘安装示意图
3.2.2.3磁盘使用注意事项
1.磁盘安装过程中,将磁盘放入磁盘托盒后,需将磁盘拖盒的四角均使用螺钉固定;螺丝请使用随机提供的硬盘安装螺丝,避免螺杆过长损伤硬盘。

2.插入磁盘时,需尽量平稳接插到位,避免磁盘插头与机箱插座间的不稳定接触。

在拔取磁盘时,需先将磁盘托架缓慢拔出约3cm后,将磁盘托架静置在导槽内,等待30秒再取出。

(磁盘在刚断电时盘片还在高速转动,立刻拔出磁盘会对盘片造成损伤)。

3.本设备支持磁盘热插拔,即在设备通电运行状态下,可以插拔磁盘。

即支持磁盘热插拔仅保证磁盘硬件安全,不能保证数据安全。

4.使用过程中尽量的减少磁盘的插拔次数,频繁的插拔磁盘对磁盘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

5.定期查看和检验磁盘的状态,建议至少2个月校验一次,或者设置策略让系统自动完成。

注意检验时间要尽量避开业务期。

细节请参考本手册第四章或系统手册。

6.新磁盘首次插入设备后系统需要对该硬盘进行检测认证,认证该磁盘可以使用后方可继续对该磁盘操作参见“第11章坏盘处理”。

-------------------------------------------------------------------------------------------------------
拔盘警告:
磁盘有数据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拔插磁盘,否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的严重故障。

------------------------------------------------------------------------------------------------------- 3.2.3设备开关机
正常开关机步骤:
1.冗余电源加电前必须连接上所有电源线。

2.开机:轻按设备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按钮。

3.系统启动过程大约需要等待5分钟:启动完毕后,网络存储设备发出“嘀”两声提示音,提示系统启动完成。

4.如果不能正常启动,请先检查部件连线是否接触良好。

5.如果网络存储设备发生中途掉电故障,请不用担心,它具有数据自动恢复功能,只需要重新接入电源启动即可。

6.关机:应当通过存储管理中心来实现,点击在存储管理中心“系统监视”界面中的“关闭系统”按钮即可。

7.重启:通过点击存储管理中心“系统监视”界面中的“重启系统”按钮来实现。

第4章网络配置
通过客户端软件或直接在存储管理网页上可以对存储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具体配置方法详见下面说明。

4.1集中管理软件配置网络
使用集中管理软件StorOS Manager,可以自动识别到同一网段的所有在线存储设备,并对存储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修改,详细的操作可在安装集中管理软件后,查看“帮助》StorOS Manager使用说明”。

4.2登录配置界面
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分为管理网口和数据网口。

管理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连接管理口,对存储网络进行配置操作。

配置方法如下:
1.请先为用于连接存储设备的PC或者笔记本网络配置一个与10.254.254.254同网段的IP地址(存储设备管理口默认IP为:10.254.254.254)。

2.通过PC或者笔记本,使用一根交叉网线,与存储设备上的管理网口直接连接。

3.PC或者服务器通过ping 10.25
4.254.254 来测试验证是否与存储设备连通。

4.待确认连通之后,通过IE浏览器,登录到https://10.254.254.254:2004存储管理系统界面。

5.使用默认用户名“web_admin”和密码“123”进入管理界面。

6.通过点击“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登录到网络管理界面。

7.通过网络管理界面,来进行网络相关配置,具体配置方法参见“4.3.1 修改基本网口配置”。

8.存储设备的数据网口出厂默认IP地址为:192.168.0.100。

4.3存储网络配置
4.3.1修改基本网口配置
1.参见“4.2 登录配置界面”的方法,登录到―网络管理‖界面。

2.假设您要修改数据网口1的IP为10.192.55.38,请在如图4-1所示的“基本网口信息”菜单栏中,勾选需要进行修改的网口,点击“修改”,在弹出的“修改网口信息”页面中进行IP地址,网络掩码,网关地址,以及巨帧大小的设定。

3.选择大于1500字节的巨帧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性能;使用巨帧传输需要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支持。

图4-1 网口管理界面
4.3.2设置网口绑定模式
1.参见“4.2 登录配置界面”的方法,登录到―网络管理‖界面。

2.在―网络管理‖界面的最下方,点击“当前绑定网口模式”后面的“修改”按钮之后,在当前绑定模式对应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模式后,再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3.请注意在修改网口绑定模式后,需要重启系统,网口绑定模式才能生效。

4.3.3多网口绑定
1.在“基本网口信息”列表中,勾选要进行网口绑定的网口,点击“创建绑定”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完成多网口绑定。

2.绑定过程中需要等待数秒,会弹出网口绑定成功的提示框。

3.绑定后的网口信息显示,在“系统绑定网口信息”列表中查看。

绑定网口的IP为数据网口1的配置。

4.3.4解除多网口绑定
1.在“系统绑定网口信息”列表中,勾选要进行解绑的网口,点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完成网口解绑。

2.解除绑定过程需要等待数秒,成功解除绑定之后,会弹出解除绑定成功的提示框。

-------------------------------------------------------------------------------------------------------
注意:
绑定时请暂停对该设备的数据访问,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

------------------------------------------------------------------------------------------------------- 4.3.5网络连接方式
将存储和客户服务器连接到网络中,建议遵循以下4条原则,如图4-2所示。

1.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存储的IP及服务器的IP要求配置到同一网段里。

2.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均直连到交换机上。

3.要求所有数据网口与交换机连接。

4.管理口IP为10.254.254.254用于调试设备,一般不做连接。

另:数据口和管理口均可以用于调试设备。

图4-2 组网示意图
第5章CVR配置
5.1配置要求
1.实现CVR需要创建私有卷和录像卷,分别实现管理和录像。

2.CVR私有卷必须建立在以企业级硬盘为基础的RAID所在的物理卷上,共两个私有卷,录像卷不限。

3.在大容量项目中,建议配置多个录像卷,将编码器的录像压力分摊在不同的录像卷上,建议录像卷组成的单LUN卷的空间不大于8T。

4.私有卷和录像卷有一定的配比关系,如果配置的多个单录像卷的合计大小超过了60T,那么私有卷的容量就需要配置20G;如果配置的多个单录像卷的合计大小超过了120T,那么私有卷的容量就需要配置30G,依次类推。

5.配置方式:
●一键配置:参见“5.2.1 一键配置”。

●手动配置:参见“5.2.2 手动配置”。

一键配置可以使用4200客户端或集中管理软件StorOS Manager来进行配置,也可以在存储管理系统的网页上直接进行配置,结果一致。

4200客户端中操作为:登录4200客户端后,进入“存储服务器管理》远程配置》硬盘”栏,点击“一键配置”按钮,详细操作可参考4200用户手册。

StorOS Manager操作为:登录StorOS Manager后,进入“系统配置》CVR 服务配置”,点击“CVR一键配置”按钮,详细操作可参考“帮助》StorOS Manager 使用说明”。

5.2配置私有卷
5.2.1一键配置
若系统中没有存储池、没有RAID,“CVR管理》CVR”页面中的“一键配置”按钮是激活状态,如图5-1所示,否则为灰掉的状态。

图5-1 一键配置激活状态
网页中操作为:点击“一键配置”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后,会弹出等待对话框,如图5-2所示,配置CVR服务及录像卷、存档卷。

图5-2 一键配置过程中
具体如下:
1. 将系统中的单盘加入存储池,或先创建RAID再将RAID加入存储池。

2. 配置私有卷、预留卷、录像卷,当系统中的LUN卷的个数大于3时,创建一个存档卷,否则不创建存档卷。

配置完成后,存储池使用情况如图5-3所示,CVR服务及LUN的情况如图5-4所示,配置完成后,系统容量全部被用完,不存在空闲的容量。

图5-3 一键配置后存储池情况
图5-4 一键配置后服务及LUN的情况
-------------------------------------------------------------------------------------------------------
注意:
1.坏盘、警告盘不加入存储池。

2.系统中存在非企业级盘,则使用单盘模式。

3.当主机头磁盘个数小于6时,不管扩展柜磁盘数是多少,都使用单盘模式;当主机头磁盘个数大于等于6时使用RAID模式,此种情况下,扩展柜磁盘数小于6则不加入配置,大于等于6时,同样使用RAID模式。

4.系统中只有一个盘时,不创建预留卷;单盘模式时,主机头的最后一个盘上不创建预留卷;RAID模式时,每个RAID上创建两个预留卷。

-------------------------------------------------------------------------------------------------------5.2.2手动配置
1. 存储池的添加
参见“6.4 存储池管理”。

2. LUN卷的分配
进入存储的“存储管理》逻辑卷管理”界面,点击“添加逻辑卷”,依次输入“卷名称”,“卷容量”,“块大小”,如图5-5所示,需要配置好至少5个空闲
的逻辑卷,其中至少4个LUN需要大于等于20G,作为配置私有卷及其对应的私有卷预留空间使用,剩余逻辑卷作为录像卷使用。

图5-5 创建LUN卷
进入“CVR管理》配置CVR 》配置私有卷”页面,如图5-6所示,左边可选的LUN卷列表显示当前系统空闲的LUN卷,从中选择两个符合条件的LUN 卷,分别作为私有卷1和私有卷2,若存在符合条件的LUN卷,系统会自动将其指定为预留卷,勾选上“完成后启动CVR服务”,点击“确定”按钮,此时私有卷配置完成。

图5-6 配置私有卷
-------------------------------------------------------------------------------------------------------
注意:
创建预留卷的LUN时,尽量创建在与私有卷不同的物理卷,物理卷概念参见“6.4存储池管理”。

------------------------------------------------------------------------------------------------------ 3. 创建录像卷
进入“CVR管理》配置CVR 》创建录像卷”如图5-7所示,选择可用LUN 作为CVR卷进行录像卷创建,其中录像卷名称可自定义,选择覆盖策略,选择可用LUN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5-7 创建录像卷
5.3配置录像业务
5.3.1进入CVR系统
输入https://存储IP:2004,进入登录界面,“登录系统”下拉框中选择“CVR 子系统”,CVR用户默认的用户名为nvr_admin,密码为123,点击“进入存储管理系统”按钮后进入到CVR系统。

也可以在“CVR管理”界面点击“登录CVR子系统”进入。

5.3.2添加编码器
进入CVR子系统后,在“编码器管理》编码器”中添加编码器及关联录像卷,如图5-8所示。

其中,编码器名称用户自己设置,编码器类型为厂家前端设备型号,其他输入框均需与实际编码器的设置一致,否则不能正常取流录像。

可以一次设置同个编码器的多个通道,如“1,3-5,7”即可设置该编码器的1,3,4,5,7通道。

图5-8 添加编码器
5.3.3配置录像计划
在“策略与报警》录像策略”中制定录像计划,如图5-9所示。

配置录像计划时,可以“使用编码器”,也可以“使用组”制定录像计划。

在左边树中选择要制定录像计划的一个或多个编码器或编码器组,选择日期,选择录像模式,若要进行“分段录像”,则要在时间段前进行勾选,并设置时间段,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录像计划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