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名师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一、目标
1.识记: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戚继光抗倭;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清朝疆域图》
2.理解: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
3.运用: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二、重点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三、难点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四、知识梳理
(一)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在中央,撤中书省,_________,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2.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将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3.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使皇权空前加强。

4.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限于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二)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造船业先进。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3.时间、次数、到达地区:1405—1433年,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

他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促进了对南洋的开发,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了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戚继光抗倭
明朝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组织“戚家军”,与俞大猷共同进行抗倭斗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

(四)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雍正帝设______,强化专制统治,加强皇权,专制皇权统治达到顶峰。

2.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阻碍了文化发展。

(五)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1684年,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确保了国家统一和海防巩固。

2.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 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4. 帝册封达赖喇嘛,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六)雅克萨之战
清朝康熙帝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打败俄军,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七)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

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八)《清朝疆域图》
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北至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包括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包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九)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1.原因:①清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比较稳定,统治者故步自封,狂妄自大。

②担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 表现: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的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五、备考训练
1.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
成的后果()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2.“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A.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3.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
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同,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康熙帝 C.郑成功 D.左宗棠
4.乾隆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十次大规模战争,合称“十全武功”,而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


列战争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5.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夷,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形成这一错
误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君臣们愚昧无知
D.清朝政治腐败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
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二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
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在现在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山、三宝井、
三宝庙;印度有三宝石刻像,称郑和为“中国圣人”,索马里有“中国村”、“郑和屯”,传说郑和曾访问过此地。

材料四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材料一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2)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4)材料四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BDCDA
6.(1)废丞相
(2)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睦邻友好往来。

(4)三次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

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