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是 RA 的三线治疗药物, 是目前最强的抗炎药物, 但不能阻断 RA 的病程进展和关节破坏。可以迅速有效地减轻炎 症。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 但有一用来减轻 症状。 3. 4 治疗 RA 的新型药物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研究有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 选择性 COX- 2 抑制剂陆续出现, 先后问世的有西乐葆和万络; 西乐葆已 经在中国市场推广上市。现在开发出万络的替代产品依托昔布, 该药已在 47 个国家上市。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替代产品之前, 对于 疼痛患者, 特别是那些对阿司匹林等药物不耐受的患者而言, 此 类药物仍应是不错的 选择。 3. 5 生物制品的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物是治疗 RA 的一线药物, 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 酶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经典的非甾体抗炎 药具有良好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是治疗RA 的一线药物。但是, 常引起 胃肠道副作用, 少数有肾脏损害、骨髓抑制、精神障碍等。 3. 2 慢作用抗风湿药
慢作用抗风湿药或称改变病情药是 RA 的二线治疗药物。本 类药物起效时间长于 Nai a ds , 作用于 RA病程中的不同免疫成分, 被认为有控制病情进展的可能, 其中部分属免疫抑制剂。包括抗 疟药、金制剂、青霉胺、柳氮 磺胺吡啶和细胞毒类药物 如硫唑 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环 磷酰胺等。 3. 3 糖皮质激素
最近的研究发现, RA 滑膜炎在最初 1~2 年内进展很快, 50% 的关节软骨及骨破坏在此时间不断发生, 采用传统金字塔治疗方 案, 会失去最佳治疗机会。所以早期有效的治疗是 非常重要的。 对“侵袭性”或预后不良的或难治性 RA 患者, 应尽早考虑联合 2 种或 2 种以上 DADS 药物, 使病情尽快缓解, 以后逐渐减少用药 量, 最后用一种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的药物维持治疗, 即所谓 “下台阶”或“倒金字塔”治疗方案。目前公认的最佳联合方案 依次有: 非甾体 +MI X+ 柳氮磺胺吡啶; 非甾体 + MI X+ 抗疟药; 非 甾体 + MI X+ 青霉胺; 非甾体 + MI X+ 金诺芬; 非甾体 +MI X+ 硫唑 嘌呤; 非甾体 +MI X+ 植物药。无论哪一种方案都有 MI X, 如果患 者对 MI X 不能耐受, 则可改用其他改善病情的药物联合治疗。
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综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Na i ads 慢作用抗风湿药 糖皮质激素
【中图分类号】R5 9 3 . 2 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742( 2008) 09( c ) - 0161- 01
1 发病机理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至今还不太明确。它涉
交 流园 地
中外医疗 2008 NO. 27
CHI NA F OREI GN MEDI CAL TREATMENT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李 继昌 ( 山东省菏泽大众风湿病专科医院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理还不太明确, 因此它还没有根治的方法。现对其可能的发病机理
( 1)控制关节炎症, 减轻病人痛苦; ( 2)控制疾病发展, 阻止关节破坏; ( 3) 促进关节修复, 改善关节功能。治疗方法包括: 一般治疗、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一般治疗中包括加强对病人的宣传和锻炼与休息。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将治疗类风湿 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 4 大类, 即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 药、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对关节损害严重, 丧失了关节功能的患者,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可考虑进行性关节置换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3 药物治疗 3. 1 非甾体抗炎药物
中医药对 RA 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 而 且疗效可靠, 优势明显, 尤其在减少西药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 高疗效等方面作用肯定。但也存在着问题, 在此不作说明了。 4 RA治疗的策略
与“金字塔”的治疗策略相比, 主要强调 5 个重点: 早期诊断 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联合应用 Da ds 的治疗效果显著; 使用细胞 因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新趋势; 治疗效果的评估还应考虑 所合并的重要基础疾病; 关于激素如泼尼松龙( 强的松) 的应用。
I L- 1 抑制剂: 阿那白滞素是第一个直接且具有选择性的 I L- 1 抑 制剂, 它通过对 I L- 1 的阻断作用减轻包括疼痛在内的炎症反应。抗 肿瘤坏死因子依那西普和英夫利昔单抗。Eva ne s c e nt 是可溶性的 Ti f f 融合蛋白, I n. f l e xt i me 是人鼠嵌合的抗 TEN单克隆抗体。 3. 6 中药研究与开发
及一系列免疫反应, 抗原、巨噬细胞、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如白 细胞介素 1 等多种因素参与导致软骨和骨的降解, 最终关节发生 关节畸形和关节强直 。刚开始人们建立了类风 湿因子作为免疫 复合物介导疾病的起始因子的发病机理, 但后来又陆续发现许多 正常人和患有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体内亦有 FRO 的存在。 这说明仅自身抗体的存在尚不足以引起炎症性反应, 所以其机理 还不足以解释它的 独特特征。在它的病因学以 及发病机理中重 视 T 细胞的作用被视为是认识这种顽症的要点。最近, 临床免疫 学集中研究了 T 细胞和 B 细胞在它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T 细 胞中心假说逐 渐受到挑战, 主要是 因为 T 细胞的 特异性尚未确 定。在滑膜增生反应中, 滑膜 T 细胞的作用可能不是很显著。在 它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巨噬细胞较之 T 细胞可能起着更为主要的 作用。有学者认为 RA 可能是一种局部侵袭性肿瘤。自身免疫和 炎症机理能部分地解释 RA 的特征, 但是, 有时在滑膜炎相对不明 显的情况下, 关节破坏却持续发生。因此, 20 世纪 90 年代产生了 由于 RA 滑膜渐进性破坏的特征使其被认为可能是一类肿瘤浸润 组织。RA 滑膜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分子机理可能包括某些关 键基因的体细胞突变。相对少的非正常细胞对 RA 的产生和发展 究竟有何影响和作用, 还尚需进一步研究。 2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