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人教新版专题:功和机械能复习《讲义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和机械能复习
知识集结
知识元
功和机械能
知识讲解
一、功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J(焦耳)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二、功的原理
1.实验证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一是为了省力,二是为了省距离,三是为了操作方便——改变力的方向,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任何机械都适用,但必须满足物体是匀速运动的。
这个原理平时可通俗地解释为;利用机械使物体匀速运动时,动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
三、功率
1.概念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公式
3.功率的单位
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kW。
其中1W=1J/s,1kW=1000W
4.功率在力学中的推论
,由此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力和速度成反比。
例如,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当它耕地时,需要很大的动力,故其速度慢一些,当它在平地上行驶时,需要的动力小一
些,故其运动的速度较大。
另外如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平路上和爬坡时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别。
四、动能和势能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
(1)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机械能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法;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五、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能量转化
如果一个物体同时拥有A、B两种能量,A能量减小,B能量增加,我们就可以说A能量转化为B能量。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①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②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
做功。
(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③机械能守恒问题。
除了重力以外,如果有动力,机械能会增加,如果有阻力(比如摩擦力、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少,如果都没有,机械能守恒。
例题精讲
功和机械能
例1.
(2021怀柔一模)(多选)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返回舱从运行轨道返回地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舱在轨道运行时没有重力势能
B.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C.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D.返回舱要有较好的隔热材料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解析】
题干解析:
A、返回舱在轨道运行时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故A错误;
B、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
C、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故C正确;
D、由于返回舱与空气摩擦后温度很高,所以要有较好的隔热材料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故D正确。
例2.
(2021顺义一模)(多选)关于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铁球从空中由静止自由下落,它的动能逐渐增加
B.冰壶从离开手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沿水平方向将箭射出,在这个过程中,箭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D.起重机将水泥构件匀速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水泥构件的动能增加
【答案】AB
【解析】
题干解析:
A、小铁球从空中由静止自由下落,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逐渐增加,故A正确;
B、冰球从离开手到停下来的过程中,由于其与地面摩擦,所以使得其机械能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沿水平方向将箭射出,在这个过程中,弓箭的弹性势能变小,而箭的动能增加,故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起重机将水泥构件匀速提升过程中,水泥构件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故D 错误;
例3.
(2021西城一模)(多选)如图,一个小皮球以初速度v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皮球加速下滑,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B.小皮球减速上坡,是由于它受到路面的阻力
C.小皮球从c到d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D.小皮球在b和d重力势能相等,动能不相等
【答案】CD
【解析】
题干解析:
A、小皮球加速下滑,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
B、小皮球减速上坡,是由于动能减小,转化为了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小皮球从c到d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由于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阻力,所以机械能减少,故C正确;
D、小皮球在b和d高度相等,重力势能相等,速度不相等,动能不相等,故D正确。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
关于做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
B.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向上的拉力做了功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D.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支持力做了功
【解析】
题干解析: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举力没有做功,故A 错。
B、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钢丝对重物有向上的拉力,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没有做功,故B错。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正确。
D、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但是并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
练习2.
下列情景中,重力对木块做功的是()
A.木块在地面上静止B.木块挂在天花板上不动
C.木块沿水平轨道运动D.木块由高处自由下落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木块在地面上静止,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块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木块没有做功。
不符合题意。
B、木块挂在天花板上不动,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块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木块没有做功。
不符合题意。
C、木块沿水平轨道运动,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块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木块没有做功。
不符合题意。
D、木块在高处自由下落时,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距离,重力对木块做功。
符合题意。
练习3.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九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太空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火箭的推力对飞船做了功
B.火箭升空是利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宇航员对椅子的压力大于宇航员的重力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火箭给飞船的推力向上,飞船向上移动了距离,火箭对飞船做功。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时,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推动火箭升空。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火箭升空时加速运动,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宇航员的重力。
火箭升空时匀速运动,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等于宇航员的重力。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火箭和飞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练习4.
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运动时,木块所受的重力对木块做了功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解析】
题干解析:
A、木块运动时,木块所受的重力向下,运动方向水平向前,故重力未做功;故A错误;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练习5.
(2021房山一模)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瓦特是功率的单位,均不合题意。
练习6.
(2017通州二模)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抱着书不动
C.沿水平地面推动小车D.推石头没有推动
【解析】
题干解析: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不符合题意。
B、抱着书不动,书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书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C、沿水平地面推动小车,给车一个向前的力,车在推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推力对车做功。
符合题意。
D、两人没有推动石头,石头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石头没有做功。
不符合题意。
练习7.
(2021平谷二模)下列实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足球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压力对气球做了功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足球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足球所受重力对它没有做功;故A错误;
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车受到推力作用,但在推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错误;
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物在拉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
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在压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压力对气球做了功;故D正确。
练习8.
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
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
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
【解析】
题干解析:
(1)斜面AC倾斜角度小于BC,所以物体沿AC运动时拉力较小,即F A<F B;
(2)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由W=Gh可知,它们所做的功相等,即W A=W B
练习9.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解析】
题干解析:
由图乙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桌面上,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故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即F1=F2;从图乙中可以判断出,第1次木块的运动速度大于第2次木块的运动速度,即v1>v2,根据公式P=Fv可知,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练习10.
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
A.3×102J B.3×103J
C.3×104J D.3×105J
【解析】
中学生重力G约600N,重心升高的高度为:Δh=0.5m;
故该同学跳起后增加的重力势能最大值是:E=W=GΔh=600N×0.5m=300J=3×102J,故A正确,B、C、D错误。
练习11.
下列有关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B.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
C.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越少D.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越慢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机械效率与功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此选项错误;
B、机械省力与否与功率大小没有关系。
此选项错误;
C、物体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成正比,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
此选项错误;
D、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小,说明物体做功越慢。
此选项正确。
练习12.
如图,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h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
A.B.C.D.
【解析】
由h-t可知,单位时间内物体下落的高度越来越大,
根据W=Gh可知,单位时间内重力对该球做功也越来越多,
因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重力做功的变化与高度的变化是相同的。
结合选项可知D符合,ABC不符合。
练习13.
如图,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移动相同的距离停下,则()
A.小球M对三物块做功一样多B.小球M对B点物块做功多
C.小球M对C点物块做功多D.小球M对D点物块做功多
【解析】
题干解析:
因为在B、C、D三点上的物体完全相同,因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又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三种情况的摩擦力相同,并且物块移动了相同的距离,由W=FS可知,小球M 对三物块做功一样多。
练习14.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甲:F乙=3:1,速度v甲:v乙=4:1,车重G甲:G 乙=2: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甲:W乙为()
A.3:1 B.6:1 C.12:1 D.24:1
【解析】
题干解析:
相等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移动的距离之比:
s甲:s乙=4:1牵引力做的功之比:W甲:W乙=F甲s甲:(F乙s乙)==12:1
练习15.
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B.甲和乙C.甲和丙D.乙和丙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根据可知,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或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要计算功率的大小时,需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得出功率。
故乙和丙符合题意。
练习16.
甲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从图象可以判断()
A.甲比乙做功多B.甲比乙做功少
C.甲比乙做功快D.甲比乙做功慢
【解析】
题干解析:
机械做功与时间有关,不知道机械做功的时间关系无法比较做功多少,故AB错误;由图象可
知,在相等时间内,甲比乙做功多,由可知,甲的功率大,甲比乙做功快,故C正确,D错误;
练习17.
(2021顺义二模)如图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由W=Fs得,W=1N×2m=2J。
练习18.
(2021朝阳一模)已知甲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甲。
乙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推力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W乙,则()
A.W甲>W乙B.W甲=W乙
C.W甲<W乙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因为W甲=F甲s甲,W乙=F乙s乙,而F甲=F乙,s甲=s乙所以W甲=W乙。
练习19.
(2021顺义二模)如图所示,长为a=40cm,高为h=20cm,重为G=80N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长方体的右端与桌面的边缘相齐。
现从侧面中心加水平力推长方体,使之匀速运动,若长方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那么从开始至长方体下翻,水平力做功为()
A.2.56J B.2.88J C.3.20J D.6.40J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F=f=0.2G=0.2×80N=16N,
从开始至长方体下翻移动的距离:,W=Fs=16N×0.2m=3.2J。
练习20.
(2021丰台二模)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
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则()
A.拉力F的大小为40N
B.拉力F做的功为6J
C.物体A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100N
D.绳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
【解析】
题干解析:
A、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绳子移动的速度为2v,则由P=F2v可得,10W=F×2×0.1m/s,则F=50N,故A错误。
B、因不知物体或绳子移动的距离,故无法计算拉力F做的功,故B错误;
C、因为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为2F=100N,故C正确;
D、由图可知,重物有两段绳子承担,则绳端的移动速度为2v=2×0.1m/s=0.2m/s。
练习21.
(2017海淀一模)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
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③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
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描述的是()
A.静止B.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C.竖直向上匀速运动D.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解析】
题干解析:
①由题意可知,物体每次都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则拉力与重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2N;
②首先,做功必须包括力和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两个要素,A选项中有力无距离,所以不做功;D选项中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也不做功,因此,做功的只有BC;
而BC中,v1<v2,由功率公式P=Fv可知,C选项中做功的功率最大;
③选项AD中,物体的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变;BC选项中物体的高度增大,所以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
综上所述,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描述的只有C.
练习22.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
【解析】
题干解析:
A、被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故A正确;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虽然有力,但沿力的方向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B错误;
C、人造地球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所以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C错误;
D、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只知道速度,不能确定动能的大小,故D错误;
练习23.
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
其结构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裎。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机械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解析】
题干解析:
A、由图可知,a状态时弹簧的形变程度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处于最低位置,高度为0、速度为0,故小希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均为0;由于小希的机械能等于动能加重力势能,所以小希的机械能为零,故A正确;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所以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小;到达b点时,弹簧恢复到原长,所以此时弹力为0,故B错误;
C、b→c的过程中,即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小希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所以该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故C错误;
D、a→b的过程中,开始一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量较大,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小希做加速运动;随着弹簧形变量的减小,弹力减小,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希的速度达到最大;
弹力继续减小,向上的弹力小于向下的重力时,小希做减速运动;而b→c的过程中,小希在重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
所以,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并不是最大(此时弹簧恢复到原长,无弹力,人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减速阶段),故D错误;
练习24.
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A.弹性势能B.重力势能C.体积D.重力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由题意可知,高空抛物现象只所以会造成危害,是因为物体被举高后具有了重力势能,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因此,高空抛物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练习25.
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
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则战斗机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解析】
题干解析:
战斗机的速度不变,质量不断增大,动能增大。
高度不变,质量不断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
练习26.
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