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指导规范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指导规范的
通知
编号:__________
一、背景与目的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河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自律意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食药监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

本通知旨在明确河南省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的指导规范,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规范适用于河南省内所有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

三、建设内容
1. 明厨亮灶设计要求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合理布局厨房,使加工制作过程直观展示给消费者。

(2)厨房面积满足加工制作需求,避免交叉污染。

(3)厨房内部装修应选用无毒、无害、易清洁的材料。

2. 设备设施要求
(1)厨房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2)配备必要的冷藏、冷冻、消毒、保洁等设备。

(3)设备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3. 食品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3)加强原辅料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制作、成品出库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四、实施与监督
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按照本指导规范进行明厨亮灶建设,确保建设质量。

2.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明厨亮灶建设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及时督促整改。

3. 鼓励消费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共同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

五、时间安排
1.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新开办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按照本指导规范进行明厨亮灶建设。

2. 现有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明厨亮灶建设。

六、其他事项
1.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创新明厨亮灶建设模式,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3. 省食药监局将适时对各地明厨亮灶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

七、建设标准
1. 明厨亮灶的可视面积应不小于厨房加工制作区域总面积的30%。

2. 明厨亮灶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便于消费者识别。

3. 明厨亮灶区域内应展示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清洗、切割、烹饪等。

4. 明厨亮灶区域应有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照明,保证消费者清楚观看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八、技术指导与支持
1. 省食药监局将提供明厨亮灶建设的技术指南,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

2.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监控、互联网等,提升明厨亮灶建设的科技含量。

3. 支持餐饮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开展明厨亮灶建设培训,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九、评估与考核
1. 省食药监局将组织对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2. 对明厨亮灶建设工作表现突出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未按要求完成明厨亮灶建设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予以查处,并计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十、宣传与培训
1.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明厨亮灶建设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
度和参与度。

2. 组织开展餐饮服务提供者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明厨亮灶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3.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总结和推广明厨亮灶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十一、协作与沟通
1.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工作。

2.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社会各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

3. 建立明厨亮灶建设信息反馈和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公众关切和反映的问题。

十二、资金保障
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合理预算,确保明厨亮灶建设资金投入。

2. 各级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明厨亮灶建设给予适当财政补贴或政策支持。

3. 鼓励金融机构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十三、安全保障
1. 明厨亮灶建设应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风险控制,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2.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加强明厨亮灶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3. 明厨亮灶区域的视频监控设备应确保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防止出现死角。

十四、信息公示
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明厨亮灶建设情况,接受消费者
监督。

2. 公示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明厨亮灶区域平面图、加工制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

3.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电子屏幕、网络平台等方式,实时展示明厨亮灶区域的加工制作情况。

十五、监督检查
1.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明厨亮灶建设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餐饮服务提供者持续符合规范要求。

2. 对违反明厨亮灶建设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公开曝光。

3. 定期对明厨亮灶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十六、激励与处罚
1. 对积极完成明厨亮灶建设,且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

2. 对不履行明厨亮灶建设义务,或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予以处罚,并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

3. 建立明厨亮灶建设红黑名单制度,对表现优秀和较差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公示。

十七、持续改进
1.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不断优化明厨亮灶设计方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 定期组织专家对明厨亮灶建设规范进行修订,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跟踪分析明厨亮灶建设效果,及时调整监管策略,
持续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十八、培训与指导
1. 省食药监局应定期组织明厨亮灶建设培训,提升餐饮服务提供者及相关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明厨亮灶建设规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厨房设计与布局、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等。

3.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参加培训,并将其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九、消费者参与
1. 提高消费者对明厨亮灶的认知,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2.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设立消费者意见箱或在线反馈渠道,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

3. 定期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明厨亮灶建设的社会效果,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二十、信息报告
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定期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明厨亮灶建设进展情况。

2.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问题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和分析明厨亮灶建设相关信息。

二十一、宣传推广
1.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明厨亮灶建设的意义和成效,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开展明厨亮灶建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3. 加强与外省市的交流合作,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二十二、责任落实
1. 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责任,确保明厨亮灶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明厨亮灶建设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二十三、应急预案
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明厨亮灶建设应急预案,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

2. 预案应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应急联系人、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效率。

二十四、总结评估
1. 定期对明厨亮灶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建立明厨亮灶建设评估制度,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策略,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

二十五、持续优化
1.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不断优化明厨亮灶设计和运营模式。

2. 定期收集和整理餐饮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反馈,为明厨亮灶建设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

3. 推动明厨亮灶建设与餐饮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二十六、监督考核
1. 强化对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对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实施不力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3. 建立明厨亮灶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二十七、法律法规支持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2. 加强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培训,提高其依法经营意识。

3. 依法查处违反明厨亮灶建设规定的行为,维护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河南省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指导规范的通知,旨在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

通过明确建设标准、技术指导、资金保障、安全保障、信息公示、监督检查、激励与处罚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机制。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确保明厨亮灶建设取得实效。

通过持续优化、监督考核、法律法规支持,不断推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