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承接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前三课是西方工业文明如何崛起,后面的五课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后对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造成的各方面冲击。

本课内容主要是16世纪到18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早期的殖民国家抢夺殖民地和建立商品市场的过程,并对于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概括,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进行了补充。

本课在本单元中占重要的地位,本课主要从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的出发,分析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对非洲社会经济所造成的破坏。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于以后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第一目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

介绍了这两个国家的殖民活动的范围和特点。

第二目是继而兴起的荷兰,介绍了荷兰崛起的原因、手段、贸易范围和地位。

第三目是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手段、所处地位。

按照时间顺序对于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三个主要早期殖民国家的殖民方式和特点进行了介绍。

本课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以英国的崛起为主线,将第一目和第二目的内容贯穿在其中。

这样处理内容既避免了内容的平铺直叙,又更加突出了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地位和影响,为下一节课的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英国也有所认识,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活动缺乏理性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中以英国为视角,重新调整本课的结构,以英国不断击败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对手为主线,突出了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地位。

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些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活动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荷兰、英国的早期殖民活动、贸易范围、扩张手段、地位和影响。

2能够说出三角贸易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概括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3.掌握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及其对殖民地的掠夺情况,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4.通过分析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层面看待历史问题。

5.通过对殖民扩张的分析,树立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情感,学习中充分认识到在世界前进的大潮中落后就要挨打。

在当今,积极融入世界,抓住发展的机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设计意图】随着15、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荷兰、英国在17、18世纪继之而起,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方式,17世纪荷兰是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英国在18世纪取得海上殖民霸权,世界市场进入拓展阶段,因此成为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英国的殖民扩张。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扩张的史实,理解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层面看待历史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到1800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1130万平方公里,超过本国领土的46倍以上。

【教师活动】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占领了很多殖民地(图上的
绿色部分),太阳无论何时都能照在其领土上,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设问:新航路开辟于何时?那时英国是否确立海上殖民霸权?
【学生活动】回顾旧课并回答
【教师活动】16世纪的世界称霸全球的霸主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那么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如何称霸全球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突出英国的地位。

由此引出16世纪的全球霸主并不是英国,而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本课的第一目)。

学生在认识英国在18世纪的地位的同时对于为什么16世纪的全球霸主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小国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

【讲授新课】
一、“日不落帝国”——英国
1. 16世纪击败“无敌舰队”——西班牙
【教师活动】回顾我们所学过的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开辟了哪些新航线?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谈判,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这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这个条约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启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学生活动】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为
学生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
方式做铺垫。

学生对于这两个国
家在16世纪称霸全球产生基本认
识。

【教师活动】观察地图,说
出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范
围。

你能说出它们的殖民扩张有
什么特点吗?
【学生活动】根据地图说出两个国家的海外殖民范围及其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识读地图,学会如何观察地图。

通过对于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分析,理解早期殖民扩张是直接掠夺财富,一锤子买卖。

【教师活动】1580年至1640年,西班牙将葡萄牙合并,成为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独
占海上贸易与来自美洲的大量金银。

讲述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故事: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英国的海盗船经常袭击西班牙的船只。

于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就写信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说女王能不能管一下你家的海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非但没有惩罚本国的海盗,反而公开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

1588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舰队,以遮天蔽日的骇人威势,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

这就是著名的英西大海战。

英国就是靠着这只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设问:英国进行海外殖民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出:海盗劫掠、商业战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称霸的一个世纪里获得了大量财富,被称为“黄金帝国”,但积累起来的财富都被挥霍掉了,并没有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成为被“黄金”压倒的帝国。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

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数以万计的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设计意图】通过英国和西班牙的海战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英国海外殖民活动方式的印象。

通过材料的展示,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会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

2. 17世纪击败“海上马车夫”——荷兰
【教师活动】观看一段《大国崛起》关于荷兰崛起的视频,归纳影响荷兰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根据视频,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于荷兰崛起原因的理解。

通过填写表格,提高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再来看地图,设问:依据地图上的红线,说是荷兰崛起后的贸易范围?
出示一段材料:
1651年,(英国)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
非由本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
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
领土。


设问: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针对哪个国家?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地图归纳荷兰的贸易范围,练习识读地图的能力。

通过对于材料的分析,提高理解、解析材料的能力。

3. 18世纪击败法国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的《阅读与思考》,并出示七年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对比图。

讲述:击败荷兰之后,法国成为英国最大的敌人。

从1689年至1763年英法战争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最后一次战争就是英法七年战争。

观看地图,战争前法国在北美的领地(黄色),战争后英国的领地(红色)。

可以明显的看到英国再次在陆地上击败了法国。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地图上颜
色变化的原因。

荷兰 地理条件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共和国 经济条件 扩张手段 其他 地位
新阿姆斯特丹
台湾
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荷兰的崛起有哪些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地图,直观的体会18世纪中期英国击败法国的史实,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活动】出示地图,指出英国
此时有一个城市崛起了。

设问:
1.利物浦是因为什么而崛起?
2.阅读课本第39页的最后一
段楷体字,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说出利物浦
是因为奴隶贸易而崛起的,认识到:
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极其重要
的组成部分。

根据课本相关内容,画出三角
贸易示意图。

【教师活动】评析学生画图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利物浦的崛起引出英国的黑奴贸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己动手绘制三角贸易的示意图,通过教师的评析,既加深了对于三角贸易的理解,又熟记了本部分内容。

仿照荷兰崛起的因素,归纳英国崛起的因素?与荷兰相比有哪些相同点?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

荷兰英国
地理条件大西洋沿岸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共和国
经济条件造船业和运输业发达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扩张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其他制度创新:股份制、保险业、银行
业。

地位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阿姆
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仿照荷兰崛起原因的归纳,提升提取信息、归纳原因的能力。

学生通过填写表格,会发现英国和荷兰在很多方面有相同方面:地理位置、组建公司、制度创新。

从而对于大国如何能够崛起有一定的启示。

二、如何看待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按照当时英国人的话说:“三角贸易”是引起英国机器运转的主要发条,它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三角贸易”三倍地加速促进了英国的工业、航海业、船舶制造业以及港口城市的发展。

——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设问:1.以三角贸易为例,阅读岳麓版教材第35页和36页,回答:如何看待英国的殖民扩张?
2.教材第35页内容中的印第安人口为什么会急剧下降?都是欧洲殖民者杀死的吗?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1)对英国(欧洲):促进了英国(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大了海外市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对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造成了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3)对美洲:对土著造成了灭顶之灾,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4)对亚洲:白银流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看到“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发现印第安人口急剧下降,通过老师的提问,认识到除了殖民者的扩张,还有“哥伦布交换”带来的“病菌的交换”,从而对于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产生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分析,对于早期殖民扩张对于英国、非洲、美洲、亚洲的影响产生自己的认识,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解决了上课的很多问题。

首先,导入环节利用地图,学生直观的感受最大的殖民帝国,又记住了英国崛起的时间,自然的思考在英国之前崛起的国家为什么没能保持住地位。

其次,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插入《大国崛起》的片段,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荷兰崛起的原因,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