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1部)下学期周练(4)生物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1部)下学期周练(4)生物试题含答案
1.下列构造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D.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
2.在两个大小差别较大的容器里,分别盛等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鲜牛奶封口储存,
结果是()
A.大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B.同时变酸
C.小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D.都不变酸
3.根据不同成分的植物种子在萌发时需氧量不同,下列种子在种植时埋土最浅的是()
A.花生B.玉米C.小麦D.水稻
4.西藏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长期生活在此地的人,体内获得
ATP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磷酸肌酸中能量转移5.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一项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植物
6. 6.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
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
结果是()
A B C D
8.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最初利用的有机物是葡萄糖
B.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
基质中
C.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
D.可以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指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强度
10. 把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培养,通过测定O2的消耗量和CO2释放量,可以推测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推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A TP的量。
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选项葡萄糖消耗量O2消耗量CO2释放量ATP产生量
A 3 mol 18 mol 18 mol 114 mol
B 3 mol 0 mol 6 mol 6 mol
C 3 mol 9 mol 12 mol 60 mol
D 3 mol 12 mol 14 mol 80 mol
11.
续的时间最长的是()
A.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B.1摩尔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C.15摩尔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过程D.20摩尔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过程12. 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
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A B C D
13.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香蕉在无O2、干燥、零度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D.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发酵。
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者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14.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甲25mL 75mL 无氧
乙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丙25mL 75mL 无氧
丁25mL 75mL 通氧A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15.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时,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16. 下列不是叶绿素的功能的是()
A.储存光能B.传递光能C.吸收光能D.利用光能
17. 如右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D.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18. 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以下步骤:
①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和CaCO3,再加入2mL蒸馏水,
进行迅速充分研磨
②在预备好的滤纸条上,距剪去两角的一端1cm处用圆珠笔画一条横线
③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紧接着重复两到三次
④将层析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到层析液
中,注意,一定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试分析这位同学在操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有几处()
A.1处B.2处C.3处D.4处
19. 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公斤,增加的这10余公斤,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水B.大气中的O2C.大气中的CO2D.土壤中的矿质元素20. 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
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21. 右图是叶绿体中的某种色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的吸收光谱图,被吸收的光线在光谱上出现黑色或暗带,此种色素为(图上的数字表示光的波长,单位为毫微米)()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D.叶绿素a
22.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23. 用18O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其产物中葡萄糖分子和氧分子的分子式应为()
A.C6H1218O6和O2B.C6H1218O6和18O2
C.C6H12O6和18O2D.C6H12O6和O2
24.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
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5.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
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
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
色的部位是()
A.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2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在此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C.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2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的实验都未能揭示植物是通过产生氧气来更新空气
B.鲁宾、卡门和卡尔文实验都应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C.萨克斯和恩格尔曼实验都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材料
D.普利斯特利和恩格尔曼实验都设置了对照实验
28.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
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A.①②,①③B.②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③,③④
29. 右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
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30.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请据题分析作
答:
⑴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
现
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⑵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
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
为Ⅲ)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装置Ⅱ装置Ⅲ
1 a___________ b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d_____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22
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1.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
磨、过滤得到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试回答:
⑴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班学号:___姓名:___
生物答题卡
【A】【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C】
【D】【D】【D】【D】【D】【D】【D】【D】【D】【D】【D】【D】【D】【D】【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
【D】【D】【D】【D】【D】【D】【D】【D】【D】【D】【D】【D】【D】【D】
30.
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③________。
31.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樟树中学xx届高一107~112班生物周练04(xx.03.09)
1~29 DCABB CCCDD DCDDB ACDCC DBABB CCBD 30.⑴①C→A→B(或C→B→A→B);D→B
②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⑵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10%NaOH溶液外,其它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a向左移;d向右移;e向左移;f向右移③6
31.⑴黄绿色(或褐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⑵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解于蒸馏水中
⑶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29972 7514 甔31843 7C63 籣xw'
22020 5604 嘄34075 851B 蔛28271 6E6F 湯420234 4F0A 伊38902 97F6 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