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为例》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吴少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开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及综合开发的意义;
4.理解山西省产业构造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山西能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2.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开展的理念。
2.理解“开发〞与“整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开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开展方向。
3.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方法
导入渐进法、创境设问法、多媒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国近些年能源需求的数据及国民经济开展迅速的图片及我国能源消费构造图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教师归纳: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充足的能源供给是保证区域经济开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快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快能源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开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导入新课: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给基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美誉。
本节课我们就以山西省为案例讨论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开展的方向及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板书课题:能源的开展——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学生归纳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条件〕。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
创设情境:“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学生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教师强调:区域的资源状况应从资源的分布、种类、品质、组合状况、开采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和描述。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知识拓展:教师讲授我国煤层气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教师转承:了解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让我一起来分析其资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造图〞、“我国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情况对照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消费构造和国民经济的开展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
教师归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且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构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与城市分布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良好交通条件。
学生归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归纳:前面我们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综合评价
了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背景——山西省具备能源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条件。
板书归纳:
〔一〕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条件: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2.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转承: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自1982年以来山西利用能源优势是如何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并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归纳:〔略〕
知识拓展:学生讨论“建坑口电站对山西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教师归纳:对环境——燃烧发电,给当地造成巨大环境压力,大气污染严重。
对经济——①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②降低运输本钱。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视频。
设问——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归纳:①交通运力不够;②以资源短缺;③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板书归纳: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成就: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2.问题〔略〕
教师转承:前面我们探讨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学案材料及教材,拟定出一条适合山西能源基地开展的可行之路。
课堂活动:学生交流,熟悉教材,教师点拨。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山西省产业构造图〞
探究——目前山西省的产业构造存在哪些问题山西省的工业构造给山西省的开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产业构造单一,以煤输出为主的产业构造,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山西及邻近各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图〞
学生讨论交流——立足优势,如何由单一向多元转化。
教师归纳:山西依赖本省丰富的煤炭、铝土矿及附近省区的铁矿资源,以能源开发为核心,主动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
度和附加价值。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产业构造图〞“山西省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图〞,学生讨论——综合利用对区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课堂活动: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学生归纳:
⑴有利影响:①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②促进产业构造的升级〔单一→多元〕;
③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开展。
⑵不利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人地矛盾锋利。
教师转承:随着山西能源基地的全面建设,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山西省是如何有效的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的。
学生归纳:
1.调整产业结合——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Array 3.加强“三废〞的治理
知识拓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开展是人类开展的唯一出路。
板书归纳: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构建三条产业链:
①煤—电—铝;②煤—铁—钢;③煤—焦—化
〔四〕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①调整产业构造;②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③加强“三废〞的治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为案例,了解了能源基地建设的评价条件,了解了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开展的关系,理解了“开发〞与“整治〞内在的含义和联系,希望同学们坚信可持结开展是人类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五、课后作业
结合学案,分析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大挑战。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