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肖像(xiào)粘连(lián)黝黑(yǒu)高瞻远瞩(shǔ)
B . 仲裁(zhòng)着陆(zhuó)畸形(jí)屏息敛声(píng)
C . 吹嘘(xū)佃农(diàn)悄然(qiáo)深恶痛疾(è)
D . 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
2. (2分)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篁竹(huánɡ)清洌(liè)为嵁(kān)
B . 为坻(chí)幽邃(suì)差互(cī)
C . 参差(cēn)佁然(yǐ)寂寥(liáo)
D . 俶尔(shū)翕忽(xī)悄怆(chuànɡ)
3. (2分)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瓦斯放哨吆喝前功尽弃
B . 琢磨采掘攀登严严实实
C . 冻僵搀扶虚汗滴水未沾
D . 废弃腊烛折断大难临头
4. (2分) (2019八上·渭滨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年十一假期,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 .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 .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 . 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5. (2分)品析下面选段,选出能准确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的一项()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

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

鼓励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A . 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没有眼泪,只有愤怒。

B . 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把宇宙毁灭。

C . 作者运用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只有“雷霆”“闪电”“风暴”才是“我”和“宇宙”的意志。

D . 作者运川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永不妥协、战斗到底的意志。

6. (2分) (2018七下·江阴期中) 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副词)
B .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介词)
C .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连词)
D .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拟声词)
7. (2分) (2017八上·淅川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比如微信4.2就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②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方向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QQ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变革。

③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④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⑤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A . ③①⑤②④
B . ②⑤④①③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②①⑤④③
8. (2分) (2017九上·松桃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智取生辰纲》节选自第十六回。

B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C .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9. (2分)下面的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宋代著名戏曲作家。

B . 散文《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是当代作家,著有小说《茶馆》。

C .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10. (2分)下面对《蝈蝈与蛐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借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
题。

B .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C .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喜”的美妙。

D .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温馨的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比又十分和谐。

11. (2分) (2017八上·启东开学考) 下列故事情节与人物不匹配的是()
A . 晁盖浔阳楼题反诗
B . 武松醉打蒋门神
C . 吴用智取生辰纲
D . 花荣大闹清风寨
12. (2分)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
A . 开心
B . 努力
C . 坚强
D . 胜不骄败不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3. (1分) (2018七上·金华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2)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

(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论语>十二章》让我们感受了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①________,②________”教导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在河边的感叹“③________,④________”提醒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子夏的“⑤________,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修养的重要方法;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⑥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自我反省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 (10分)古诗赏析。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来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2)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大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15. (16分)阅读相关选段,完成小题。

看云识天气(节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层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向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说,虹在东方,就有雷雨;虹在西方,就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再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

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

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

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

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

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

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

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

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

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

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

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晕”,而“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
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
请找出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的中心句子:
(2)
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
(3)
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
(4)
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
请选出对选文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A . 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让我们明白了云上的光彩现象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B . 根据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我们知道了华环由大变小,天气一定转向阴雨。

C . 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告诉我们,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 . 读完选文后,我们知道我国对“晕”的观察、记载要比欧洲早很多。

1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

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

”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

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

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1)
阅读全文,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多尔先生对小男孩情感态度的变化的过程。

(2)
下面的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分析其作用。

①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②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3)
文中“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为什么要写“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这个细节?
(4)
文章最后说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如果你就是多尔先生,你觉得你的心灵在受着哪些“强烈冲击”?请结合文意回答。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2016·莆田) 作文
那雾,不知从何处而至,愈来愈浓,以至你看不清咫尺之遥的事物。

不知何时,那缕清风,那片阳光,驱散了混沌,明媚了眼前的世界。

雾,它可以困扰你的视线,却不能束缚你的行动,更无法裹你的神往。

请你以“穿过迷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符合要求;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3-1、
13-2、
13-3、
13-4、
13-5、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1、
14-2、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6-4、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