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D.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 )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 )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8.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
①日本 ②韩国 ③印度 ④巴西 ⑤古巴 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9.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0.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
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
A.科技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13.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15.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 )
A.国内迁移
B.国际迁移
C.省际迁移
D.县际迁移
16.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部族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资源
1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18.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 )
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
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9.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C.③④②① D.②
③①④
20.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接受教育程度统计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子女数(1981年)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13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妇女生育的
子女数高于_______妇女,随妇女
________ 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
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
地区妇女的生育子女数高于居住在
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可推知:
①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②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大。
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落后地区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当务之急。
22.读“1984~1985年我国人口流动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共6分)
(1)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________ 。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目的是
________ 。
(3)影响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造成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 。
23.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共8分)
图一: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图三(左图):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一,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_______。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多选)(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
24.读图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在数量上呈的趋势,原因是
(2)从流动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
到从到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的,流动和迁移的目的主要是。
(4)图中表现的人口迁移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比较,引起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xx-xx学年下学期
高一地理科3月月考试题(案)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60分)
21.(共13分)
(1)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共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3.(共8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__________ (2分)
24.(共13分)
(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xx-xx学年下学期
高一地理科3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CCBC BADBC ACBAB BDA AA
29. A【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它排除了人口迁移的因素,所以只用图中四个圆圈内的数值来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具体计算过程略。
30. A【解析】机械人口增长和自然人口增长不同,它只计算人口迁移带来的人口变化数量,在本题中,只用箭头上的数值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计算时注意箭头指示的方向,不要混淆了人口迁入与迁出的数量。
二.综合题
21.(1)农村城市受教育程度少经济文化经济(2)自然经济文化乡村经济文化
22.(1)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2)外出务工和经商(3)社会经济因素城乡收入差距
23.(1)平原(或盆地) (2)海洋面积大,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3)南极洲(4)低平中低沿海(5)ACEH
24.①上升广大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再限制人口迁移,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收入相差悬殊
②农村城市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
③自发性追求更好职业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④历史上多是自然环境因素和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现在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30643 77B3 瞳38064 94B0 钰0 -•21351 5367 卧22690 58A2 墢40297 9D69 鵩34492 86BC 蚼a20904 51A8 冨39573 9A95 骕931005 791D 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