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而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呈现日新月异的现状,也由此产生了过多的车流量而造成了许多公路桥梁的超负荷运转,继而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才能够保证路桥的正常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开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通过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方法、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对防治的探讨,力求最大限度的消除公路的安全隐患。
【标签】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病害防治
一、前言
由于我国公路网车流量越来越大,公路沥青路面逐渐不堪重荷,纷纷出现龟裂以及不平整的现象,又因为一些自然灾害以及人为融雪等因素,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引发了路桥的行车安全隐患,因此我国应该针对其施工及病害因素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二、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以及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沉降容易造成桥头跳车的事件发生,而桥头跳车又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公路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治。
(一)根本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路基以及桥台的刚度,那么便容易出现误差,由于路基填料的强度与其固结程度呈反比,因此刚度差存在差异,那么刚度便没有办法均匀变化,从而导致桥头跳车的危害。
(二)路基填土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路桥过渡段的特殊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减少路基填土的厚度,使压路机能够碾压到位,避免因碾压不实而造成的填土下降问题。
(三)地基处理
路桥过渡段的桥头部分,由于施工技术原因,没有对路堤的路基基底进行处理或基底处理工作做得不完善,因此在路基填土的重力作用下对其造成挤压,从而出现超量变形,破坏软弱地基处的表层结构。
(四)填土选料
在进行填土过程中,应重视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在进行碾压时严格控制压实机械组合及压实遍数,避免不平整或松散现象的出现。
(五)路基工程施工的时间控制
路基工程施工应该与控制工程同步,而由于技术以及资金等原因,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路桥建成后才开始施工,这就造成路桥过渡段缺少静置沉降以及稳定的时间,不利于路桥过渡段路面的稳定。
(六)其他因素
在进行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以及材料的应用也会使路面出现问题,例如偷工减料、技术水准达不到造成的误差,从而造成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沉降等等。
三、进行防治的有效措施
(一)搭板的正确设置
1.控制搭板的长度,搭板与桥台连接处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与路面连接端连接时应大于设计时的计算数值,预留一段空隙。
通过实际过程中测量出的沉降差进行搭板长度的计算。
2.对搭板进行受力分析,适当的增加搭板的厚度,防止其因位移而发生变形、断裂。
(二)台后填筑施工工艺的控制方法
路基、地基、路面的变形均是造成桥梁两端的路堤沉降的因素。
从面层角度考虑,要想不产生沉降差,便需要保证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与厚度相同。
并且保证填料与施工技术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
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增强土工合成材料与土颗粒以及土体本身的接触面磨合,对其受力作用进行重新分配,防止重力值过大压损其变形。
也可选用粉煤灰等轻型填料,减少台后土体自重,减少沉降。
(三)地基处理
1.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应用于加固桥头软基,其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
目前应用最多的为粉喷桩,粉喷桩固结法适用于深层淤泥烂粘土地基,加固效果明显,工后沉降少。
施工过程中路基填土速率不受限制,且无振动、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无不良影响,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
2.砂桩挤密法
砂桩挤密法是用振动、冲击或打入套管等方法在地基中成孔(孔径一般为30cm~60cm),然后向孔中填入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再加以夯挤密实形成土中桩体从而加固地基的方法。
加固分为松散的砂纸土层与粘性土层。
对于松散的砂质土层,砂桩的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挤密,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从而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减少沉降。
对于松软粘性土,利用砂桩和土体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此种方法针对软粘性土地基较厚的情况,地基由于剪切变形和固结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甚至由于强度不足而失稳破坏。
此时,便需要进行排水方案,常用的排水措施有设置砂桩、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等。
(四)桥头换算
1.挖好台背处的路基,用建筑施工的优质石灰土进行统一填土压实,清理周围的素土保证重型压力机碾压的施工便利。
2.规定台背回填的过程
当台背高>2m,填土基线与地面持平,台背高<2m时,便需要在地基水平线下开挖,使台背高与填土基线的垂直高度保持在2m以内。
3.对台背回填的用土量以及用石灰的数量进行计算,计算标准按照每层20cm 的标准进行,然后再到现场进行撒灰以及搅拌工作。
4.压实机具将铺平的现场路面压实,进入下一层施工。
(五)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的防治
防治措施主要是针对路基与桥台刚度的差异,通过加强路基强度、刚度来减少路基沉降,进而达到路桥间平顺的目的。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粗粒级配材料填筑法。
这种方法是使用强度高、变形小的优质材料(如碎石、砂砾石、低标号混凝土等)进行过渡段填筑。
该方法设计意图明确,材料的性质可靠、易控制,其刚度与变形能均匀过渡。
2.“水撼砂”法。
即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强、透水性好的低压缩性材料一天然砂砾做为后台填筑材料,分层填筑,分层注水,分层压实。
为保证“水撼砂”密实,须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梅花式振捣,并设置水孔排除渗水。
3.注浆法。
注浆法是以渗透注浆为主,利用注浆泵将配置好的水泥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台背填料,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入填土孔隙,与土粒骨架产生固化反应,提高台背填土密实度。
此种方法通常在台背填土和搭板完成一段时间后进行。
注浆加固范围一般为搭板长度加2m。
4.缓膨胀材料填筑法。
缓膨胀材料一般选用生石灰砂袋。
将烧透的膨胀量大的生石灰粉碎成一定粒径的自然级配的颗粒,掺入一定比例的砂、石屑等矿料并混合均匀,装入用一定密度的编织布缝制的袋中捣实扎牢,制成砂袋。
砂袋在台后横路基方向分层摆放,摆放数量自下层至上层、自近台端至远台端逐渐减少,各层问分层填土并夯实。
5.加筋土法。
在过渡段路堤填土(必要时也可包括地基)中埋设一定数量的拉筋形成加筋土路基结构。
加筋土既能增加路基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路基刚度,从而达到减小路基变形的目的。
施工时可根据设计确定的过渡段长度与路堤和桥台刚度的差值来调整拉筋材料的布置间距和位置,使路桥过渡段结构的刚度变化平缓,达到提高路桥间平顺的目的。
6.土工格栅法。
即在台背沿路基方向分层布设土工格栅,并锚固于台背。
格栅长度自下而上由短变长,间距由宽变窄。
各层土工格栅间分层填土并夯实。
四、结语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进行施工以及病害进行防治,能够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开支,消除公路的安全隐患,减少因过多的车流量造成的公路桥梁的超负荷,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有国.浅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广东科技,2009,(4):158- 160.
[2]张亦斌,邱昌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3]王武田.公路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及病害的防治[J].价值工程,2011,30(2 9):93.
[4]李慧.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5):4-4.
[5]陈英龙.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73-73.
[6]吴华琪.公路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及病害的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