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命题人:张雯华 考试用时:90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时代——以耒耜为标志的石木器时代——铁犁牛耕时代
B.以耒耜为标志的石木器时代——刀耕火种时代——铁犁牛耕时代
C.刀耕火种时代——铁犁牛耕时代——以耒耜为标志的石木器时代
D.以耒耜为标志的石木器时代——铁犁牛耕时代——刀耕火种时代
2、《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
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
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3、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
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
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
灯座为一头伫立
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
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②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④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4、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
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
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
国古代 (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C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D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5、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
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
铅山一中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6、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
”“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
”该窑厂
①属于官营手工业②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
③采用机器化生产④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著名的“克拉克瓷”是海捞瓷的一种,作为一种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器,克拉克瓷大多出自福建的漳州窑。
其典型特征是宽边,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
这种瓷器应出自什么时期
A、汉
B、唐
C、宋元
D、明清
8.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9、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10、“江浙地区的工商业市镇,在宋代出现71个,明代达到318个,清代(1840年前)增加到487个。
”就明清时期而言,与这些市镇相关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高度发达繁荣 B.市镇的经济职能专门化分工明显C.位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要冲之地 D.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11、以下不属于商业革命表现的是()
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商路、贸易中心转移
C.流通商品种类增多D.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1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对于新航路开辟的看法是()
A.欧洲对亚、非、美各国的殖民侵略
B.欧洲对外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方式
C.打破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东西方文明的相遇
D.促进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3、荷兰全称尼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
荷兰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历史上还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这是因为()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手工业发达
C. 荷兰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D. 荷兰经济非常落后,仅依靠交通运输业
14、18世纪中期英国能够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不包括:()
A、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5、《刚果真相》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
”材料主要揭示了()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不同文明之间的汇合
C.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D.西方工业化消极的影响
16、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工业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②使科技人才成为决定性因素
③使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④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石化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
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D.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18、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
这表明 ( )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D、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19、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日益成为西方的附庸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
A.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C.由私人投资兴办的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
2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2、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
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23、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
业的浪潮()
A. 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B.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C.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24、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5、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
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
……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
”这表明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大农上盐铁丞孔仅、成阳(向汉武帝)言:“……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钬(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
(8分)
(3)材料三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当时对经济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下面是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这一特点形成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材料二: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四: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具备条件。
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成某一业而言,成指某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
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
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
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得到哪些历史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发展状况及原因。
(6分)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材料四归纳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分)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 分,共50分)
三、材料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 50 分)
26、(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分)特点: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任答其中三点)(3分)
(2)有利因素:封建统治者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适应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自耕农经济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对于维护自耕农的利益产生了积极影响(任意两点,4分) 不利因素:封建政府与地主的剥削;自耕农经营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自耕农很不稳定,经常分化(任意两点,4分)
(3)盐铁官营(2分);限制工商业,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2分)
27、(1)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6分)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3分)根本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
(2分)
(3)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分)原因:国际贸易发展,交通革命,殖民扩张,资本输出。
(3分)
28、(1)商办企业发展较快 ;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所占比重大大下降 ;外国资本比重下降但仍占优势地位;近代工业整体数量和资本额上升(任意三点6分)
(2)发展变化:民族资本增长率高于官僚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产值及比重逐步增加,并超过官僚资本;(3分) 铅山一中
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行“法币政策”,稳定金融;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分)
(3)根本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2分)因素:国家民族的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以提供原材料及消费市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