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崎法和闪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松崎法
“明暗训练法”(10次)约需两分钟,而“方向•远近训练法”约需四分钟。
此乃标准法(每组十分钟)。
通常在训练开始后的两周左右,便可得到卓越功效,不过在最开始的两周内,每天必须维持12组合计约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才能达到此一效果。
两个小时可分成早、午、晚二次进行,一次四十分钟最为恰当。
不过,其实也不须要那么严苛地划分,只要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做即可,比一如说,早上二十分钟,中午四十分钟,晚上六十分钟的零碎分配法也无所谓。
其后,则可随着视力恢复的程度,逐渐减少练习时间,到了最后阶段,为确保健康完全的视力,每天持续二十分钟的训练仍是必要的。
尤须附带一提的是,这项训练只要熟稔之后,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如“明暗训练法”,可用明亮的自然光“太阳光”代替需要刻意准备的荧光灯,至于“15点纸”,在持续数个小时的训练之后,即使手边没有“15点纸”,也能在闭眼的状态下凭空想象,令其隐约浮现在眼前。
如此凭着想象进行凝视练习,同样也能达到使随意肌功能恢复的目的,这就是“想象训练”。
1.1明暗法
◆5-20公分
◆慢慢由1数到4的时间即可
◆十次
①使用荧光灯时,若放在适当位置,睁眼进行的效果会比闭上眼睛好。
②若一定要闭上眼睛做训练,直接面对太阳进行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③若只备有明亮的日光灯,则可以面对反射率高的白墙壁,利用日光灯的反射光来进行练习。
④躺在草原或屋顶上,仰望着天空进行练习,不但有利于眼睛机能的恢复,对身心全体的松驰也具有相当效果。
总之,不论何种光源,只要强度适当而不会过份刺激眼睛,即可随时随地在任何场合进行练习。
太阳光和日光灯的灯丝一样,会散发出局部性的强光伤害眼睛,所以应尽量避免以内眼直接接触这类光源。
1.2十五点法
●想象训练更为实用
●每天进行2个小时
●最好先由15公分开始,再逐日拉近,而最终目标是5公分
1.2.1简略法
在视力恢复后,进行维持训练时,简略法,相信必能更轻松、随兴,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功效。
请依照下面的顺序、组合来进行凝视训练。
①h-(a-e)-h-(f-j)h-(k-o)
②(f-j)-c-(f-j)-h-(f-j)-m
②c-(a-e)-h-(f-j)-m-(k-o)
③c-m-f-j
④a-o-e-k
1.2.2明暗、方向•远近之同时训练
利用“15点纸”进行过“方向•远近训练”后,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将纸上各点的方位,在脑海中烙下深刻印象,此时,“明暗”和“方向•远近”训练就可合而为一了。
请按照下列方法依序进行:
①闭上眼睛,置身于明亮的环境中。
②想象“15点纸”上各点的方向,譬如凝视m-(a-e)-m-(a-e)。
③闭上眼睛,置身于暗环境中(若在明环境中,可用两手遮眼制造出暗环境)。
④如②般想象凝视各点。
⑤由①到④反复五至十次。
进行远近之交互反复练习时,可以随各人的喜好自由选择搭配。
不过,毕竟光凭想象和实际使用“15点纸”,仍会有点差异,尤其在距离感上,更容易
流于暧味、模糊,所以与其凝视一个固定距离,还不如将重点放在远近的交互练习上。
1.2.3利用实际物体及风景的方向•远近训练
此练习不论是乘车,或是在工作室、教室等任何地方,皆可进行,但必须随时保持“有意识的看”,而非漫不经心的浏览。
①配合当时情况,设定远、中、近不同距离的凝视目漂。
例如远山的山顶、树木、广告牌上的文字是远距离,数公尺前的花、人(找个帅哥或美女搞不好效果会加倍)是中距离,而自己的指尖、腕上的手表字盘则是近距离。
②对这些设定好的目标,交互凝视练习。
比如远距离-近距离-中距离-近距离,且尽量用距离做大幅度落差的凝视。
③做完一定时间的凝视后,闭上眼睛制造暗环境,再将②项中所做的练习在脑海中反复进行。
如果是位于移动的乘坐物中,则凝视的目标可视当时情形弹性更换。
但无论在何时何地,远距离或是近距离,最重要的则是要抱着“想看清楚”的意念,即使焦点无法清楚吻合,也应尽量将此意识集中在眼部进行练习,方能奏效。
1.2.4利用读书空档,以书作方向,远近训练
这项方法适合在长时间读书和工作之余,用来转换气氛和恢复眼睛疲劳。
①将书本放得比平常更近。
但为了使眼睛努力对焦,必须保持某种程度之近距离。
②以这种距离读完一整页,事实上,与其说是读书,还不如说是逐字连续凝视。
③将书本放得比平常更远,由于近视者会尝试着努力对焦,所以必须维持这种距离。
④姿势不变,进行如②的动作。
⑤由①、④反复数次,目标是近距离能更近,远距离能更远。
全部过程合计约十分钟,可使眼睛由紧张中获得解放,达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如果看书的光源也能作明暗变化,那么也可以顺便加上明暗训练。
2格物篇——闪现技术基础
2.1技术介绍
如何引导并激发视觉闪现——望远和松崎法中的明暗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望远可以放松眼直肌和眼斜肌,特别是能够刺激眼直肌,使其从僵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明暗法是从目前反馈中,引发视觉闪现较为有效的方法,就利用明暗变化,来刺激及眼直肌。
你应该先养成望远的习惯,并融入生活,然后,你需要等待“闪现”的出现,然后逐步熟练掌握“闪现的技巧”。
视觉闪现的控制:如果你曾经有过视觉闪现的体验,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住眼前短暂的清晰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起到护眼的作用。
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视觉闪现的技巧,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再经过与近视过程大体相抵的时间,就可以逐渐的提高自己的视力。
视觉闪现技巧的练习:先微闭双眼,缓缓睁开。
直视前方,然后双眼看着眼前的景象,快速将视线向中间靠近,就是将两眼所视焦点努力“聚焦”,(是看聚焦的物体,不是对眼,对眼“聚焦”太近了)然后你会感到额头及眼周的肌肉有很强的力量向里拉,这应该是眼部周在向里压眼球,之后会模糊一瞬间(非常短暂),接着绷住刚才有拉扯感觉的肌肉,眼前就清晰了一些(大概50度)。
熟练后,感觉会变得很轻微,比控制面部肌肉的感觉还要轻微。
当然,找到这种感觉的初期眼周肌肉的感觉会强烈一些,从反馈来看,大部分人都需要经历从闭眼到睁眼,然后再到瞪眼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的痛苦,也许会有眼泪流出,当感觉过于强烈一定要停止练习,不要长时间不眨眼,感到疲劳的话就要一定要休息
2.2第一阶段视觉恢复闪现
●前提:你已经有过数次视觉闪现的经验,并且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去控制这
种经验。
●练习场所:尽量选择室内5米以外的近景,室内光线要柔和,可以关注于
看不清的细节。
●初期的目标:少量多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坚持下去,并养成习惯。
——
正确的练习方法应该是:初期时用上述技巧找闪现的感觉,以维持5~10秒为最佳,然后眨眼放松10~20秒后,再进行练习。
最好能有个计划,上午做10组,眼睛感到疲劳就应该停止练习。
望远或者休息一会。
不要长时间地强制练习,过度的疲劳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放松完眼睛之后,可以继续上课或者忙工作。
下午如果感觉不到疲劳了,就抽空再做十组。
初期一天做3~4次,每次做10组)。
正确的视觉恢复的闪现技巧:养成望远的习惯,这里指的望远是相对的:视近的情况下,即工作看书或者用电脑的时候,尽量保持在看清和看不清的临界状态,如果戴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好的话,就要靠在椅子上,然后找一个足够远的距离,距离所视清晰与模糊的临界为标准。
外出的时候,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时候,适当望远,比如远处的山峰或者建筑。
在室内的话,也尽量养成向窗外远眺的习惯。
视远的环境以光线适中为宜。
我一般上网和刷论坛的时候,都会把显示器屏幕调到比最暗高一格。
远眺的话,尽量选择阴天,且不要在阳光非常刺眼的情况下远眺或者直视太阳,那样会加重眼睛的疲劳程度。
当习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视觉上的瞬间清晰现象会自然的出现。
如果长时间找不到这种感觉也不要强求,现在还不到可以自由控制眼部肌肉压迫眼球的阶段,慢慢找感觉,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望远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阶段不要摘眼镜。
当然你熟练了以后,不戴眼镜也可以让眼前瞬间清晰。
2.3第二阶段放大闪现效果阶段
此阶段目标:做到瞬间睁眼后,能够在让眼前保持一段时间的清晰。
当你有足够多的瞬间清晰闪现经历后,可以尝试放大这种感觉。
这个阶段就可以进行练习了。
具体做法如下:可以先闭眼找感觉,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多眨眼可以让眼前稍微清晰一段时间,再一眨眼,这种清晰地感觉就没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就说明你可以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练习,并尝试去延长这种感觉的时间吧。
第一步先微闭双眼,缓缓睁开。
直视前方,然后双眼看着眼前的景象,快速将视线向中间靠近,就是将两眼所视焦点努力“聚焦”,(是看聚焦的物体,不是对眼,对眼“聚焦”太近了)然后你会感到额头及眼周的肌肉有很强的力量向里拉,这应该是眼部周在向里压眼球,之后会模糊一瞬间(非常短暂),接着绷住刚才有拉扯感觉的肌肉,眼前就清晰了一些(大概50度)。
熟练后,感觉会变得很轻微,比控制面部肌肉的感觉还要轻微。
当然,找到这种感觉的初期眼周肌肉的感觉会强烈一些,群内的nallan在第一次找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形容这种感觉“如同肱二头肌绷紧了一样”。
可以认为是长期凝视过近,使眼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突然改变用力方式所致。
而这种技巧,本质上就是用视远的凝视去战胜视近的凝视,
注意:这个阶段的练习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视力疲劳,眼周的肌肉会在多次练习后会感到酸痛,眼睛也会很疼,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把握好一个度,觉得视力疲劳就停止练习,休息一段时间。
最好的恢复方法就是在黑暗的房间里闭上眼睛躺一会,不接触光源。
2.4第三阶段自由控制阶段
本阶段目标: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在上述练习的计划的基础上,逐渐尝试在闪现的时候眨眼,当你的眼直肌已经得到充分地锻炼之后,即使在正常的眨眼频率下,可以自由控制视觉闪现,即使眨眼,闪现的清晰感也不会消失。
练习方法和第二阶段一样,但要做到做到能够自由控制眼部肌肉,并且不用闭眼,也可以控制眼周肌肉,让眼前瞬间清晰一段时间,并且数次眨眼也不会让这种感觉消失。
我个人的经验,能够维持30~60秒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降低眼镜度数的阶段了。
当然,随着技巧的熟练及自愈过程的延续,可以继续延长眼前的清晰时间。
并将这种技巧逐步融入生活。
之后就能体会到,眼睛其实也是用进废退的。
降闪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读书,看黑板,写字,公园或者室外安全地方的5米以外的场景,并且长期闪现也不会加重视疲劳。
虽然视疲劳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能养成定时放松习惯的话,
即使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长时间用眼,也不会经常性地感到视疲劳。
最终达到使用视觉闪现技巧不会有任何的不适。
最后,不要轻易地摘下眼镜练习。
或者戴上度数过低的眼镜,那样不会起到自愈的效果,只会加重视疲劳。
2.5能力测试(考试)
经历了以上的锻炼阶段,相信你已经对视觉闪现的控制很有自信了。
不过要进入到降度数的阶段还需要验证一下你的控制力,下面的测试可以完全检验你的这种自信,这个测试需要半天的时间,并且通过了这个测试才可以进入到降度数的阶段。
要选择一个光线柔和的宽敞房间,视力所及的地方不要有阳光直射就可以了。
同时需要一个显示器或者电视(电视的亮度不要太高或太闪),与显示器或者电视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
然后播放你熟悉的电影或者剧集(推荐看喜剧,比如周星星的电影)。
你要有一副度数稍低的眼镜(比实际度数低100~150度),戴上它看电影或者剧集。
在看的过程中,不断使用视觉闪现的技巧,力求看清屏幕的细节。
眼睛疲劳了就望远休息10到20分钟,如此循环往复半天时间(大约需要4个小时)。
然后就要检验测试结果,满足如下的条件就算通过测试:
1、感到视力有所提升。
2、测试结束眼睛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3、对度数低的眼镜(比实际度数低100~150度)没有排斥感。
满足了以上条件,可以正式进入到降度数的阶段了,同时也证明了你的视觉闪现的技巧已经非常熟练,对眼直肌的控制能力可以满足降度数的需要,如此积少成多即可达到近视自愈的目的。
3恢复篇
完成格物篇的第三阶段与视力测试之后,就可以进入到降低眼镜度数的恢复阶段了。
逐渐降低目前所戴眼镜的度数。
要150度的方式递减眼镜度数。
并使用上一篇学会的“视觉闪现”的技巧,即可逐渐降低度数。
合适的练习场景参考场景篇所述。
●降低多少度数合适:
我个人经验,100~150度比较合适。
之所以要150度的方式递减眼镜度数,是为了保证足够的视远能力,并考虑了眼睛的承受能力。
●自愈周期和自愈过程:
每换一副眼镜,即降100~150度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适应阶段:这个阶段算是最痛苦的,刚戴上低度数的眼镜,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下,此时眼镜对低度数的眼镜还不适应,特别是第一个星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这个阶段可以采取和之前的眼镜适时交替使用,逐步地适应低度数的眼镜,同时视力也在逐步恢复。
一般会适应一个月。
第二阶段,恢复阶段:一般会持续2~3个月,坚持使用之前练习的技巧,眼前会逐步清晰。
第三阶段,收尾阶段:即是最后一个月,会和第一阶段有所重叠,特点是视力恢复,一般为视力到4.7~4.8的时候。
并且由于眼睛逐步适应了眼镜,恢复速度会减慢,此时就可以去眼镜店配下一幅眼镜了,再降100~150度的眼镜。
4场景篇
合适的练习场景:
4.1场景一:电脑
经验告诉我们,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上网会损害视力,加重眼睛疲劳。
事情真的是这样么,根据我的经验,之所以长期面对电脑会造成视疲劳和视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用眼习惯的错误和显示器屏幕亮度过强所致。
如果不改变视近的习惯,即使是看非光源的实体书,也会造成视力下降。
事实上,我每天几乎要面对电脑15个小时以上,甚至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我的视力就是靠长时间面对电脑才逐渐恢复的。
如何正确的使用电脑:
1、要选择合适的显示器,一定要使用液晶显示器。
2、要调低显示器的亮度。
即使是使用液晶显示器,亮度过大也会造成视力疲劳,甚至会导致眼部的其他疾病,如角膜炎。
我用的是笔记本。
一般会讲显示器亮度跳到最低高一格。
即越接近于白天在室内,看实体书时,书页的亮度即可。
3、改变电脑的主题及软件背景
改变桌面壁纸,要选择冷色调的壁纸,越接近于黑色越好。
如果你还在用windows默认的“蓝天白云绿草地”的壁纸一定要换掉。
系统主题也要选择冷色调的主题,黑色的最好。
改变外观,桌面右键>属性>高级外观,将对应的白色外观尽量改成灰色的。
黑底灰字,字调大些(字号大于四号)。
4、面对电脑的练习方式:
戴着已经降低度数的眼镜,对着电脑屏幕,找到模糊的临界点(即看清与模糊的边界),然后用压迫眼球的方法使视线清晰,持续30~60秒,放松半分钟,然后继续。
练(压)得疼了就休息一会,可以望远,或者在光线暗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
通过上述的练习,可以逐步看清,最后能将眼球压缩回正常的水平,降低眼镜的度数,
4.2场景二:远眺
养成远眺的习惯,尽量选择阴天或者太阳被云挡住的时候远眺,因为长期看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造成伤害。
远眺的时候练习技巧效果是最佳的,因为望远就是对眼睛最好的放松。
关于习惯,不良的用眼习惯是造成近视的最根本的原因:
1、调暗显示器亮度:我一般跳到比显示器最低亮度高一格。
尽量避免使用CRT显示器。
2、改变用眼习惯,比如不要直视太阳。
尽量避免用错误的姿势看书、玩掌机。
尽量调低电视的亮度
3、注意安全,外出或上下班就不要戴着低度数的眼镜到处跑了。
4、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视力状况,如果眼底有病变。
5、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过程很漫长,眼睛会更容易疲劳,如承受不了,不要强求。
5习惯与理论
近视是由于睫状肌失调和眼周肌肉(包括眼斜肌和眼直肌)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论上就是控制眼球上部和下部的眼直肌向里压缩眼球,同时斜肌放松,就可以使因轴性近视已变长的眼球,恢复到眼轴正常的状态。
所以技巧比方法重要。
主动控制肌肉用力把眼球往外顶体会闪现的方法更加可行。
即便掌握了闪现技巧,也要锻炼一段时间,等到技巧熟练,用力稳定之后才可以继续练习。
我个人来讲,一般情况下是用轻柔的力进行闪现的。
加强绷紧的力量虽然可以更清楚,但时间长了会让人感到不适。
●由内而外地改善
视觉模糊是一个人身体和大脑共同发出的信息,意思是说这个人的视觉系统正处在自然失衡的状态。
换句话说,视觉清晰是畅通,模糊是脱节。
视觉上的不清楚不单单是眼睛的问题.最初从大脑思维开始,如同一个个体与外部世界失去关联。
反推之.自然地恢复视力同时也是使得自身恢复与世界联系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讲,贝茨的方法带来的是由内而外的改变。
巨大的压力面前,很多人会感觉到视力的下降,贝茨认为视觉的下降(病理性质的除外)应该归咎到不当的用眼习惯,而视觉的改善,则是因为重建了放松的习惯。
放松是恢复视力的关键。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当然更好。
最后,就等着迎接在自然状态下重新认识世界的喜悦吧。
●总结
视觉闪现的技巧练习本质上就是对眼直肌的锻炼,熟练掌握之后,可以在任意场合与场景下进行练习,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与休息,这也是与其他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的最大的区别。
正确的练习顺序:激发视觉闪现的体验→有计划的少量多组的进行练习,不要长时间不眨眼→逐渐过渡到练习中期的目标→过渡到末期目标。
问:比如看书的时候,就尽量保持清晰与模糊的临界点?答:熟练掌握技巧之后,再保持与所视目标清晰与模糊的距离吧。
不管用什么练习方法的时间段。
看书看电脑能注意到的时候一直保持清晰与模糊之间。
保持习惯。
包里一直放着合适度数的眼镜。
我刚开始练习时包里两幅眼镜。
一副合适度数的,一副略低度数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坏习惯(比如眯眼、长时间不眨眼)是必须改变的?长时间不眨眼,眯眼,长时间不休息,累了不休息,长时间在同一个环境下工作,长时间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