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有好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做“四有好老师”
作者:李荣珍
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31期
李荣珍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强化建设教师队伍属于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当前阶段必须严格按照习
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争做四有好老师就必须把握好“四有”老师的内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创新,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基于此,接下来本文结合具体情况就以下五个方面深入探
讨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幼儿园;争做四有好老师;标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四有”指的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简简单单的几十个
字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寄予的殷勤希望与重托。
除此之外,习总书记还深情表达
了自己对教师的敬重,他认为人生最幸运的就是遇到好的老师,而拥有好的老师对学校而言是
学校的光荣,民族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教师,这些都是民族发展的希望。
1 有理想信念
理想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若没有理想为依托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而没有了方向就失去了生活。
因此,在树立理想信念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国家民
族理想信念的高度统一[1]。
结合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形式可知,对每个中华儿女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我们必须坚定的一种信念。
而作为当今时代的一名教师,必须以“中国梦”为
引导,使自己朝着伟大目标发展,做好教育事业。
另一方面,以自身理想信念指引学生。
学生
还处于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其为人处世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得
到提高,在此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理想信念,因此学生只有形成合理、科学的理想信念才不
会迷失方向。
这就需要教师用自身理想信念对学生起到指引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达到教书育人之目标。
2 有道德情操
对我们而言做人之根本就是道德,若坏了这个根本就算具有高超的本领也毫无用处。
拖失
去了做人这一根本,也就很难谈及其他。
而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分析,若其失去灵魂,也就很难
在教育中做出贡献。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树立道德情操呢?首先,每个教师都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其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
近年来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校都存
在个别教师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之一,深入分析
可知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培养自身道德情操,在教育生涯中盲目研究学术或者是一味
的追求知识,并不注重塑造道德情操。
而对教师而言,无论缺少了知识能力还是缺少道德情操
都很难站稳脚跟,因此很难走远。
3 有扎实学识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得到启发,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等等,而这其中之根本是知识。
由此可见,对一个教师而言,扎实的学识
是相当重要的。
同时,教师没有了智慧就像是没有了尊严。
若一个教师没有掌握扎实的学识,
那么也就不能说有多高的智慧[2]。
因此可知,对教师而言,只有掌握扎实的学习才可以更加自
信的站在学生面前。
当前阶段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为惊人,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研
究成果都犹如雨后春笋般让人应接不暇,且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时间很短,在此背景下只有终
身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学识。
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脚踏实
地的教学,专心研究,及时获取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并与学识分享,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思
维能力。
4 有仁爱之心
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改善与发展,但从对教育的诟病方面却经常在各类大众传媒上
出现,究其原因离不开教育精神价值观的缺失。
对人的教育属于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从教室的
角度分析主要是将学生教育好,这也是教师的宗旨,但教师的仁爱之心是这一宗旨的核心。
从
教师角度分析“仁爱之心”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如宽容心、责任心与耐心。
对教师而言,教书
育人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教育是一门艺术,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并非一蹴而就;每人个人都会犯错,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一个人的灵魂
拯救。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宽容对待学生不是盲目的,应结合学生犯错的性质以及程度决定,
避免取得不好的结局。
5 保持初心
每个教师都应主动弘扬重教社会风尚,使每个教育者都可以保持初心,主动承担使命。
对
教师利益进行重点关注,此外还要关注其生活、关注教师的诉求,营造充满爱的良好文化环境。
发挥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对教师进行引导,严格落实相关的交流制度,如公开备课、集体备课等,以此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使更多教师可以受到质量文化的熏陶并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过迎难而上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使其在教育生涯中始终保持自己
的初心,逐步得到成长。
6 结语
当前阶段很多教师均致力于研究如何做“四有”好教师,虽然说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但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相关标准引导下广大教师一定可以得到共鸣,自觉肩负教育
重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孙小霞.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J].语文课内外,2019,(9):323.
[2]王捍政.新时期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再思考[J].今日财富,2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