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春语文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春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1×15=15分)
1.《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中的很多句子可以体现出_______________的语言特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作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阐述,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原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_______________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线,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_______________的趋势。
4.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10=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的是()
A.红硕.(shuò)针灸.(jiū)沮.丧(zǔ)不谙.世事(ān)
B.谚.语(yàn)龟.裂(guī)暧昧.(meì)濒.临(bīn)
C.酝酿.(niàng)瑰.丽(guī)圭.臬(guī) 小人常戚.戚(qī)
D.熹.微(xī)嗾.使(zú)敕.造(chì)脚踝.(l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涟漪踟蹰巍俄强弩之末
B. 滥恶眩耀禅宗翩翩起舞
C. 凄厉澳丧弘扬翁翁郁郁
D. 放诞僵持默契精疲力竭
3.下列句子中,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_____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 _____起,依然_____到那人手心里去,_____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这个!”
A.掷捡塞俨然
B.掷拾送突然
C.掷拾塞俨然
D.投捡塞蓦然
4.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责任在科学家,他们浸沉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
....,忘记了与大众分享。
B.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
....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C.极目远望,只有白色的水鸟悠然自得
....地在江面上缓缓飞着。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淋.
漓尽致
...。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比喻)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张)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比喻)
D.寄言纨绔与膏粱。
(借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南京的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
C.本来老人家那天还谈了许多往事,可惜的是,湖南语对我还是似懂非懂,现在想起来深觉遗憾。
D.3月25日,被视为丹麦象征的“小美人鱼”铜像开始了远赴中国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旅程。
7.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士兵突击》——兰晓龙——话剧
B.《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议论文
C.《致橡树》——舒婷——诗歌
D.《善良》——冯友兰——议论性散文
8.关于相关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小说通常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极短的篇幅、精炼的语言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而反应深刻的思想主题和社会内容。
B.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C.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D.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9.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大小,通常直径是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列数字)
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引用)
C.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打比方)
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举例子)
10.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暮去朝来颜色
..故(容貌) B.但愿
..长醉不用醒(只希望)
C.斗酒十千恣.欢虐(纵情任意)
D.又闻此语重.唧唧(沉重)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㈠阅读该段文字,完成相关试题。
(1×6=6分)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
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1.(1分)填入文中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A.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伤心,又是喜欢
B.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C.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喜欢
D.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伤心
2.(1分)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处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3.(1分)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的极会说话的人,下列哪句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
A.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B.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C.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D.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4.(2分)划线部分是对王熙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5.(1分)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然一段风骚
..,全在眉梢 B.可怜
..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C.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态度 D.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
㈡阅读该段文字,完成相关试题。
(15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
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在文段横线上填上原文诗句。
(4分)
2.该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是。
(2分)
3.该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
4.文段中划横线的词句各指什么内容:(4分)
①.“这样的事”指。
②.“这件事”指。
5.对文中所引用的杜牧诗句所起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为()(2分)。
A.引用古诗,为文章增添情趣。
B.讽刺唐代统治者为吃鲜荔枝而不顾人民的苦难。
C.赞颂长安的美景。
D.进一步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情况。
四、古诗文阅读(14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1.(4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委身为贾.人妇( ) 曲罢悯.然( )
转徙.于江湖间()始觉有迁谪.意( )
2.(5分)解释加点字词。
明年
..秋()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因为
..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
3.(1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
C.梦啼.妆泪红阑干
D.暮去朝来颜色
..故
4.(4分)此小序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选段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以及作者写作的缘由,实际上它概括介绍了长诗的基本内容,为全诗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基调。
五、(40分)作文.
请以“_____________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选一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通顺即可。
2.内容连贯,结构完整。
3.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4.字数:700字左右。
16春语文期中试题答案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_ 6.______ 7.______ 8.______ 9.______ 10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㈠﹙6
分﹚。
1﹙1分﹚:___________ 2﹙1分﹚:___________
3﹙1分﹚:___________
4﹙2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1分﹚:________________
㈡﹙15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14分﹚。
1﹙4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1分﹚:_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