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I型机械合成
题型一:有关浮力的计算方法1.两次称量求差法:
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首先使用弹簧测功机称量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入液体中。
此时,弹簧测功机的读数为f pull,然后。
F
浮动=G-F拉力。
2.双力平衡法
f浮=g物(漂浮、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
排出液体的重力,即f浮力=g液体=ρ对于液体GV排放,阿基米德原理方法通常与两力
平衡法相结合。
4.公式法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ρ液gv排,这是求浮力常用的公式。
解决浮力大小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与其他几种方法相结合,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浮力大小的计算问题。
5、液体
中物体的平衡及条件<1>、(1)平衡状态:受绳向上拉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浮+f
拉=g(2)受绳向下拉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f浮=f拉+g(3)沉在底部静止f浮+n支
=g<2>、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6.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求解:根据浮力公式了解f浮力=ρ液体GV排放:G物
质=m物质G(漂浮,悬浮)① 漂浮,悬浮:F漂浮=g物质,so V排放=m物质/ρ液体
②受绳向上拉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浮+f拉=g,故v排=(m物g-f拉)/
(ρ液g)③受绳向下拉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浮=f拉+g,故v排=(m物g+f拉)/(ρ液g)④沉在底部静止:f浮+n支=g,故v排=(m物g+n支)/(p液g)题型二:有关压强的计算方法
1.求出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力P=ρ液体GH,2。
计算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力,f=PS
3、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液+g容【容器中除装有液体,还有其它物体,需加上
这种物体对水的压力f压(f压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此时f=g液+g容+f压】4、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f/s题型三: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1.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1) W有用=GH,W总计=FS,η=(gh/fs)×100%=(g/fn)×100%[g是起重,h
是物体的起重高度,f是施加在绳索自由端的张力,s是绳索自由端的移动距离,N是启动滑轮绳索的节数](2)如果不考虑摩擦和绳索重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是η=(g object/g object+g dynamic)×100%
(3)如果滑轮组不是用来提升物体,而是拉着物体水平运动,则不能用上式计算机械效,应该用η=(f1s1/f2s2)×100%=(f1/f2n)×100%【f1为物体受到的阻力,s1
为物体移动的距离,f2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2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为拉起动滑轮绳子的段数】2.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η=(gh/fl)×100%,其中G是沿斜坡向上推的物体的重力,h是斜坡的高度,l是
斜坡的长度,F是沿斜坡向上的推力。
3.其他机械的机械效率η=(w输出/w输入)×100%
阅读打破了数千卷,写作就像上帝
类型二电学综合
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公式:i=u/r,r=u/i,u=ir【串联分压、并联分流】a、串连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in;
b、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联合国;
c、串联电
路的总电阻等于每个串联导体的总电阻,r=R1+R2+…+RN;d、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每
个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2+。
在里面e、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每个分支两端的电压,u=U1=U2=…=联合国;
f、并连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1/rn
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解决方案步骤如下:
(1)求电路中的电流;先求分压u2;用欧姆定律求分压电阻r2。
2.解决并联电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主
电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决方案步骤如下:
(1)求出电源电压;
(2)利用并联电路的特性,得到了通过R2的电阻。
3、求限压、限流问题:说明这类题的解题规律是:为了不损坏用电器,两用电器串联
时必须取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为电路中的电流,并联时必须取允许加的最小电压为电路电压。
4、求由开关的通断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这类题的特征是:虽然电路中有几个电阻,
但通过开关的通、断变换,实质也是不超过两个电阻的串、并联电路。
其解题步骤是:(1)识别开关通断后电路的连接形
(2)绘制简化的等效电路图。
注意识别一些短路现象,并绘制简化的等效电路图。
5、求某一电学量的最小和最大值问题:这类题的特征是: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当滑
片p移动时,改变了它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引起了电路中其
它用电器的电学量的变化。
解题步骤是:用某一个量的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去计算另一个
量的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
6.利用“分布关系”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该问题给出了某些物理量在特定状态
下的结果。
当状态改变时,结果也会改变。
一般来说,如果有n个可变的已知量,并且需
要几个未知量,那么可以建立几个方程。
在建立方程时,应使用“电压或电流分布关系”,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电功率计算方法及电功率
1.当u、i、t均已知时,利用w=uit来计算电功较为方便。
2.如果Q和u已知,则使用w=UQ(Q是电量)更方便。
有时这个公式经常被用来计算
电压
3.在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强度相等,且串联电路各用电器通电时间相等,经常用w=i2rt来取w1/w2比值,并进一步进行其他运算。
4.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每个电器的通电时间相等。
使用
w=u2tr/T进行比较和计算更方便。
5.利用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在给出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且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间也
可很方便的求出电功w=p?t。
6.在家用电路中,电器(即电工作)消耗的电能通常以kwh为单位,因此w=P?T功
率单位是千瓦,时间单位是小时,那么电功率单位是千瓦?人们经常讨论灯泡的亮度取决
于灯的实际电功率。
8.在串联电路中因为电流相等或在并联电路以及不同电路中只要得知电流间的关系,
可以利用p=i2r来计算比例问题。
阅读打破了数千卷,写作就像上帝
9.在并联电路中因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或在串联电路以及不同电路中只要得知电压之
间的关系均可使用p=u2/r来计算比例问题。
10.当耗电元件的电阻恒定时,耗电元件的功率与耗电元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P/P′=U2/u′2。
当耗电元件两端的电压恒定时,耗电元件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P1/P2=R2/R1。
当通过耗电元件的电流恒定时,耗电元件的功率与耗电元件的电阻
P1/P2=R1/R2成正比。
11.关于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变化:在分析电路变化时,要首先注意
到电路的连接方法。
在串联电路中,当滑片p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电路中的总电阻发生变化,根据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i=u/r,电源电压不变,
电流强度因电阻的改变而改变。
12.(1)解题过程要讲方法,重技巧,例如计算电功率习题时,要灵活选用计算公式:知道电功的选p=w/t;串联电路选p=ui或=i2r;并联电路选
p=u2/r或p=ui;同一电源的选p=ui或p=u2/r。
(2)可根据电器铭牌计算:① 正常工作电流:I金额=P金额/u金额;② 电器电阻r=U2/P③ 根据铭牌计算实际功率:
a若加在用电器的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则u=u额,i=i额,p=p 额;b若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为额定电压,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就不是正常工作电流,
它的功率不等于额定电功率。
但我们可以认为它的阻值是不变的。
C如果给出了实际电流,那么p real=I2 real R,如果给出了实际电压,那么p
real=U2 real/R,(3)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画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量和计算量,以便直观地解决问题。
13.对焦耳定律的理解:电流做功时,只要有电流通过电阻,就一定会使电能在电阻
上转化为内能,所以,焦耳定律q=i2rt适合于任何电路。
在初中研究的只接电热器的电
路(也叫纯电阻电路)。
若电流通过导体时,只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别的部分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小于电流所做的功。
即q<w<
14.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和结论讨论:
①当u实=u额时,i实=i额)p实=p额,灯正常发光;当u实>u额时,i实>i 额)p实>p额;灯比正常发光时亮;当u实<u额时,i实<i额)p实<p额,灯比正常发光时暗。
灯泡正常工作的条件是:u实=u额(i实=i额)灯泡安全工作的条件是:u
实≤u额(i实≤i额)②灯泡的亮度决定于p实,而p实=u实×i实,即灯泡的亮度和灯泡的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灯泡的电流均有关。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等,灯两端电压越
大则灯越亮,而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和电阻成正比,所以串联电路中r大的灯较亮。
在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则通过灯丝电流越大灯越亮,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
配和电阻成反比,所以并联电路中r小的灯较亮。
电学计算公式:
电流定义:T=1;
2.决定电阻大小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
3.欧姆定律:i=u/r;
4.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U1/U2=R1/R2;
5.并联电路:i=i1+i2、u=u1=u2、r=r1r2/(r1+r2)、i1/i2=r2/r1;
6.电功:
w=uit、w=uq、w=irt
7.电力:P=w/T,P=UI,P=u/R,P=I2R;电力:电力
8.焦耳定律及导出式:q=irt、、q=uit。
阅读打破了数千卷,写作就像上帝
类型三热学综合计算方法
1.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q=MQ[M是燃料的质量,q是燃料的热值]2。
液体吸收的热量:q=cm?T=cm(T end-T start)[C液体比热容,m液体质量,Q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变化差,T end是加热后的末端温度,T start是加热过程中的初始温度]3。
液体释放的热量:
q=cm?T=cm(T开始-T结束)[C.液体释放的热量M.液体T结束的质量是热释放后的结束
温度,T开始是热释放期间的初始温度]
4、热机效率:η=(q吸/q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