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白额卷尾猴头部外伤感染的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
(下转第149页)
幼白额卷尾猴头部外伤感染的治疗
李俊保 牛雪萍 侯超鹏
(郑州市动物园,河南郑州 450008)
摘 要:幼白额卷尾猴由于母猴的争抢打斗导致顶骨损伤并导致周围组织感染化脓,形成约3cm×3cm 的创面,通过清创、敷药以及抗生素治疗,伤口逐渐愈合,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额卷尾猴;顶骨;损伤;感染
白额卷尾猴属灵长目卷尾猴科,主要分布于南美地区。

为树栖性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取食嫩枝和树叶,也吃野果、昆虫和鸟蛋等。

会使用石块、木棍等敲击食物或其他物体。

动物园饲养的白额卷尾猴好利用石块等硬物砸玻璃、铁皮、墙壁等。

在圈养条件下,由于惊扰、抢夺等原因偶尔会造成幼猴的损伤。

郑州市某动物园一2个月大卷尾猴由于成年猴间的争抢导致头部顶骨破裂损伤并导致周围组织感染化脓,形成约3cm×3cm 的创面,由于年龄小,个体弱,若继续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导致脑部的感染或者败血症,结合幼白额卷尾猴的个体特点和客观条件,通过清创、敷药、抗生素治疗并加强护理,伤口逐渐愈合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病例的治疗处置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及病情
白额卷尾猴,公,2月龄。

体格偏瘦、精神稍差、食欲尚好、对外界反应敏感胆小。

头顶部一伤口,周围隆起,检查发现内部化脓感染形成一大小约3cm×3cm 的圆形感染创面弥漫黄白色粘液。

创面中央顶骨破裂外露,X 光检查为单纯顶骨骨折。

1.2 药物及耗材
头孢曲松钠针剂,灭菌结晶磺胺粉、京万红软膏、红霉素软膏、龙血竭胶囊、云南白药粉剂。

1.3 处置措施
提前对环境和器械进行消毒,在安静的状态下用毛巾对白额卷尾猴进行保定,露出头部,用手术剪将感染处毛发剪去,清理掉感染创面污物和坏死的组织。

用无菌脱脂棉蘸取碘伏轻轻擦拭并用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消炎粉1g,京万红2g,红霉素软膏2g,龙血竭胶囊1粒(去掉胶囊外壳),云南白药粉剂0.5g,混匀涂抹于伤口上。

将三块灭菌纱布块(5cm*7cm)展开叠加,覆于创面,并用医用胶布缠绕包扎,每三天重新涂抹药物并更换纱布一次。

更换纱布时若出现粘连,用棉球蘸取碘伏将纱布润湿再轻轻取下。

肌注头孢曲松钠50mg/次,一天两次。

连用12天。

同时人工饲喂奶粉,一天5次,每次25ml。

由于其可以采食少量柔软多汁的果肉,因此每次投喂去皮葡萄、橘子和切小块的苹果等水果供其自由采食并及时更换。

第50天时逐渐减少喂奶量,至第70天时停止喂奶,以自由采食为主。

2 结果
经过治疗30天后创面明显减小,创面周围形成肉芽组织,新的皮肤组织逐渐形成并向中央收拢。

100天时伤口完全愈合,被毛生长并覆盖。

(图1、图2、图3)3 讨论
3.1 该卷尾猴年龄小,身体发育快,为伤口的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在治疗期间,卷尾猴食欲旺盛,但体重增加不明显,可能
与颅脑损伤后能耗增加,创伤愈合对营养的需求增加有关[1]。

创口愈合后体重逐渐增加。


1 第1天创面
图2
第30天创面
图3 第100天创面
149
一例黄牛玉米苗中毒诊治体会
汪建堂
(甘肃省华亭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华亭 744100)
摘 要:2018年6月25日,西华镇龚阳村刘某饲养的二头西杂母牛就诊,畜主告诉头一天饲喂了大量玉米幼苗,今天早上发现2头牛同时发病不食。

经临床检查,2头病牛的症状大致相同,病牛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行走步样不稳,鼻镜湿润无水珠,口色赤红,口流粘涎,眼结膜充血发红,体温一个是41.3℃,另一个是41.6℃,心率均在120次/min 以上,呼吸粗粝,瘤胃蠕动迟缓,粪便浠内附黏膜;综合分析诊断为玉米苗(氢氰酸)中毒。

关键词:黄牛;玉米苗中毒;诊治
1 治疗
1.1 强力解毒敏50ml;10%硫代硫酸钠50ml 分别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早上一次,连续注射3天。

1.2 黄安嘧啶钠5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中午一次,连续注射3d。

1.3 10%葡萄糖注射液1000~1500ml,2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10%硫代硫酸钠250ml,10%维生素C 注射液50ml,肌苷注射液800mg,维生素B6注射液500mg,分组静脉一次滴注,每天下午一次,连续滴注3d。

1.4中药
黄连30g,黄芩30g,二花40g,白芍30g,当归30g,藿香40g,紫苏40g,腹毛30g,白术30g,茯苓30g,陈皮40g,桔梗
25g,甘草15g,生姜15g,大枣20g,绿豆200g。

上药加水煎两次,药液混合后加入小苏打100g 一次投服,每天中午一副,连续3d。

病牛经过连续3天的治疗,1头痊愈,另外一头用方1.1和方1.4再治疗 2d 痊愈。

2 体会
2.1不给家畜饲喂玉米、高粱、苦荞等农作物的幼苗。

2.2应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

2.3解毒、补液、强心护肝药应同时合用,最大限度的挽救病畜生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2.4强力解毒敏和硫代硫酸钠应加大剂量使用,按常规剂量给药疗效不佳。

2.5应坚持连续系统的治疗,治疗应在3天以上,切忌症状减轻就立马停药。

参考文献
[1] 陈义.黄牛霉玉米中毒病诊疗体会[J].当代畜牧(4):22-22.[2] 李水根,廖海洋.一起牛过食玉米再生苗造成氢氰酸中毒诊疗体会[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6(2):33-33.
[3]
余辉祥.一起耕牛过食玉米再生苗引发氢氰酸中毒诊疗体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7):133-133.
3.2 该卷尾猴顶骨破裂,但未见明显神经症状,X 光检查只发现骨破裂,未见其他异常,同时由于个体较小,头骨较柔软且未完全愈合,考虑脑膜和脑组织未出现明显损伤,这也为敷药和打针治疗治愈打下了基础。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非常严重而又难以处理的不良并发症[2],因此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很有必要的。

3.3 由于创面相对较大,愈合较慢,特别是骨质裸露部分,无肉芽组织生长,依靠周围向心生长[3],因此在及时敷药的同时注意纱布厚度不能过大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透气性。

3.4 要做好护理和饲养工作,室内温度保持在24~27℃,及时更换敷料和药物,每次更换之前可用沾有碘伏溶液的纱布块或棉球浸润,减少粘连撕拉伤口。

3.5 由于该猴年幼,在陌生环境较为害怕,常抱头或抱住其他物品,蜷缩成一团。

这为创口的清理和后续换药带来了便利性,但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创口难以快速愈合,因此在处理创口和换药时动作要轻柔、快速、彻底。

平时尽量减少不
必要的接触和刺激。

3.6 虽然该幼白额卷尾猴可以采食水果,但其创面较大,创口愈合需要大量营养,同时其机警胆小,特别是治疗初期甚至不敢自主采食,因此人工喂奶是很有必要的。

3.7 由于卷尾猴全身被毛,在打斗造成创伤特别是咬伤时,由于创口小、被毛遮挡、检查不仔细等原因而导致漏诊误诊,造成伤口的继发感染从而给治疗增加了难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这提示我们在发现类似病例时要做更加全面仔细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梁敏,汤树洪.颅脑损伤后代谢变化和营养支持[J].广西医学,2007,29(8):1223-1226.
[2] 谢广文,邓群,李德泽.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发病机制及防治[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4):32-33.
[3]
张晓阳,王昆,张源,张慧玲.新生儿枕部头皮缺损43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4):19-20.
(上接第19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