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仓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相关定义
1.1、湿度定义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湿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量。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 也可称作水气浓度或水气密度。

相对湿度是指待测气体中水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百分数,常用% RH 表示,则%RH v100% e s e (4-1) 式中,ev和es 分别表示待测气体中水蒸气压和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

在一定大小的空间中,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水气压离饱和态越远,即尚有吸收更多水蒸气的能力。

也就是说,被测气体相对湿度越小,空气就越干燥,吸收水蒸气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相对湿度越大,吸收水蒸汽能力就越弱,则空气越潮湿。

可以看出,相对湿度描述了空气的潮湿程度,故其使用更加广泛。

从湿度的定义可以看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定义的,即一定大小空间的空气中的饱和水气压随温度而改变。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使用的饱和水气压公式是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提出的。

假设待测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当T > 273.15 K 时,根据戈夫-格雷奇公式,饱和水气压可表示为[37]: lg e a 1
a lg a 10
b 1 T v1 T 2 T 3 1 a 10 d 1 T (4-2) 4 1 lg
c 上式中,a1=
7.90298,a2= 5.02808,a3= 1.3816 10 7,a4= 8.1328 10 3,b = 11.344, c = 1013.246,d = 3.49149,τ = 373.16,es的单位是h Pa(百帕)。

图4.5 是根据公式(4-2) 得出的在0~40℃温度范围内气体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
变化的曲线。

从图4.5 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为20℃、30℃时,饱和水蒸气压分别为2.3379 KPa 和 4.2438 KPa。

也就是说,当温度从20℃增加到30℃,饱和水蒸气压随之增加了35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约81%,即湿敏材料可吸收的绝对水气也增加了。

图4.5 在0℃~40℃温度范围内气体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变化Fig.4.5 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0 C to 40 C
1.2、温度应力和温度荷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温度应力是当结构内部产生不均匀温度分布时形成的。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结构或构件会产生膨胀或回缩,而当膨胀或收缩受到限制时,相应的约束或应力在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会产生,上述由结构内部温差所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或温度应力。

考虑温度变化影响,将结构或构件的温度变化转化成有限元分析中单元节点上假想的等效结点力,那么这种荷载便可称为热荷载或温度荷载。

对温度应力和温度荷载的计算概括为:①在总应变中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形成将温度应力问题考虑在内的应力—应变关系;②基于上述温度应力问题的应力—应变关系,整理由虚功原理得到的单元的虚功方程,单元考虑温度应力的平衡方程- 14 - 就被得到;③比较单元的新、旧平衡方程,具体表示单元温度荷载的表达式被得到;
④单元节点位移通过求解上述单元平衡方程求出;⑤单元应力根据结点位移, 考虑温度的应力—应变关系来进行求解。

上述温度应力和温度荷载的计算方法[37]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将温度的变化转化成单元
等效荷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温度应力问题与一般应力分析问题相比,主要是应力—应变关系上稍有不同。

对于将温度的变化转化成单元等效荷载的过程在一般的有限元书籍中都有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再赘述。

1.3、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概念
混凝土结构发生温度变化,会使结构产生温度变形,如果这种变形不受约束而能够自由的伸缩,则结构内部不会产生应力,但当这种变形受到结构内部或者外部的约束时, 则不能完全自由的发生变形,那么混凝土结构内部将会产生温度应力[7]。

结构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其产生变形,当这种变形不受到约束而自由伸长或收缩时, 则结构内部就不会产生应力。

如图2-1 所示,承受着均匀温差T 作用下的悬臂梁构件, 由于该构件一端固结,一端自由,因此在温差作用下梁可以自由的变形,产生δL的伸长量,而不产生内部应力。

图2-1 悬臂梁的自由变形图13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梁端的自由伸长量: δ = , = δ Ι = 其中公式中: 线膨胀系数( Ι ); T 温差( ); L 悬臂梁的跨度(z ); 相对自由变形。

假若梁的右端也受到了固定约束,那么同样在均匀的温差T 作用下,梁的变形由于受到梁两端的固定约束而不能发生变形,此时将有约束应力在梁的内部出现,该约束应力的大小由下面两个过程叠加得到: (1)假定梁体可以完全自由的发生变形,那么梁的右端变形量为δ = 。

(2)在梁端施加一个外力P,将上述变形量压缩至原来的位置,使得梁的长度依然为L,如图2-2 所示,该过程中所产生
的应力,也就是变形约束应力。

根据胡克定律,悬臂梁的伸长位移δ = Ι ,则有= δ Ι ,所以将自由变形δ 压缩回去原来位置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压应力(即约束应力)为: = δ = = = ( ) 图2-2 梁体处于全约束状态下的示意图当悬臂梁右端是弹簧约束而不是嵌固约束时,当有一个温差为T 的温度荷载作用于梁上,那么梁将产生变形,那么弹簧将受到一个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同时伴随有大小为的变形的产生,由于弹簧的反作用,将产生一个压缩变形,如图2-3 所示。

14
1.4、自定义协议详细实现
5.3.1 数据包基本格式5.3.1 数据包基本格式自定义协议使用同一的数据封装格式。

每一个数据包由数据包的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来定义起始和结束。

数据包基本格式如图所示: 33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始标志命令号内容长度具体内容结束标志(2BYTE)(1BYTE)(4BYTE)(N Byte)(2Byte) 图5-2 数据包基本格式l 开始标志必须是:0xFD,0xAE l 命令号:区分不同的功能l 内容长度:描述传输数据的长度,不包括开始及结束标志及命令字的长度内容l 具体内容:需要传输的数据l 结束标志必须是:0xDF,0xEA l TCP 通信协议本身已实现数据校验,这里暂不考虑自定义协议数据包处理流程图如图5-3 所示: 图5-3 自定义协议帧处理流程
1.5、”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的概念、特征、功能定位2.1
“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的概念、特征、功能定位2.1.1”蓝色粮仓”的概念、功能定位 2.1.1.1”蓝色粮仓”概念“蓝色粮仓”建设,是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对象,以沿海滩涂和深海大洋为主要作业场所,采取现代科技和先进设施装备,通过增殖、养殖、捕捞、精深加工、储存运销等手段,为人类持续稳定优质充裕海洋食品的经济活动。

2.1.1.2”蓝色粮仓”的功能定位山东省海岸线长达3024.4 千米,其中,陆地海岸线的长度能够占到全国的1/6,位于全国第二位,仅仅低于广东省,沿海滩涂的面积大约为3000 平方米, 近海岛屿有296 个,这些地理条件,都为山东省建设”蓝色粮仓”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山东省是全国海洋与渔业科技力量的聚集区,也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市级以上海洋教学、科研机构55 所,科技人员 1 万多人,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拥有院士22 名,博士生导师300 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2000 多名和52 个博士点,133 个硕士点, 24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 处海洋科学观测台(站),涉海大型科学数据库11 个,种质资源库5 个,海洋与渔业科技力量雄厚。

山东省海洋科技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仅青岛市就拥有全国1/3 以上的海洋科技机构以及1/2 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

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地位,山东省在中国“蓝色粮仓”的建设中拥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山东省北接东北老工业基地, 南接长三角经济区,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有广阔的内陆腹地。

科学确定山东省”蓝色粮仓”建设的功能定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山东省”蓝色粮仓”建设在全国”蓝色粮仓”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本文总结的山
东省”蓝色粮仓”的功能定位有如下几点: (1)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先进基地。

受渔民意识的淡薄以及生活压力所迫的影响,外加科技的进步导致渔民捕捞能力提高,山东省沿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呈现过度捕捞的状态,一些渔业种类12 面临衰竭的态势。

沿海工业的发展,海上油田的建设,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山东省”蓝色粮仓”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海洋环境的保护。

通过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建设,增殖海洋渔业资源,限制捕捞,使山东省”蓝色粮仓”不仅能为当代人提供食品,也能为子孙后代提供食品。

(2)建设山东省海洋动植物食品基地。

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广阔的海洋能够给人提供”又好又多”的高蛋白质的食物,满足国民摄取优质蛋白的需要,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要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广阔水域以及各种工具、设备,养殖、生产、加工更多更好的海洋动植物食品,努力将山东半岛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深刻变化,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在山东省”蓝色粮仓”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渔业资源冷冻的作用,提高海洋食品的质量,提高给人们提供海产品的品质。

充分发挥”蓝色粮仓”在大大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及在”淀粉农业”向”蛋白质农业”转变中的作用[73]。

(3)引领国内外的海产品物流、贸易中心依托山东省拥有大型渔业企业、港口等优势,建立海产品冷链物流和贸易基地。

冷链物流基地不仅涉及到海产品的储藏,更要扩展到加工、输运等领域, 扩大山东省”蓝色粮仓”的辐射规模。

山东省”蓝色粮仓”的建
设不仅是为了山东省人民提供海洋食品,也为了其他省份提供海洋食品。

利用山东省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大型港口,依托电子商务等平台,开展海产品贸易。

(4)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同陆地农业一样,”蓝色粮仓”的建设也需要科技来支持。

要充分利用海洋科研院所、海洋人才众多的优势,提高山东省”蓝色粮仓”的科研能力,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成果转化率、水产良种覆盖率,攻克”蓝色粮仓”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山东省以及国内其他的地区的”蓝色粮仓”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在坚持依托科技项目聚集科研力量的同时,加大水产科技平台建设力度,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水产科技走上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行轨道。

加强水产科技攻关,优化技术推广模式,着力改善渔民素质。

13 (5)各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基地“蓝色粮仓”的建设不是各个产业的各自为战,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将分散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把山东省打造成集资源保护、养殖、捕捞、加工、物流、贸易等各个产业协同、一体化的大型”粮仓式”中心。

2.1.2”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2.1.2.1 “蓝色粮仓”关联产业体系“蓝色粮仓”建设涉及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以及海产品加工业。

但它又不仅仅包括这三个产业,还包括与这些产业联系非常紧密的其他产业。

例如和海水养殖业联系紧密的海水种苗业,和海洋捕捞业联系紧密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业,与海产品加工业和海水养殖业联系紧密的海产品冷链物流业以及海产品贸易业等。

具体如下图所示: 海洋捕捞业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增值业蓝色海水养
殖业海产品冷链物流业粮仓海产品加工业海产品贸易业图2-1”蓝色粮仓”主要关联产业体系2.1.2.2 “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分类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蓝色粮仓”的关联产业能够被分为三大板块:(1) 源头板块(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业、海水种苗业);(2)核心板块(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海产品加工业)和(3)流通板块(海产品冷链物流业、海产品贸易业)。

2.1.2.3 “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和特征(1)协同的内涵关于协同的内涵,最早来源于哈肯创立的协同学,协同学是一个横跨社会和自然科学两门学科的综合学科。

协同学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成功地揭示了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的规律和内在的机制。

14 在这个学科中,哈肯详尽地叙述了协同的定义,也就是:在自然界之中,有着不同空间和时间跨度的众多系统,这些系统的结构类型称得上千差万别、成千上万。

虽然这些系统的属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这个系统的环境之中, 各相关的系统却存在着相互合作以及相互影响的相互关系[74] (2)”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根据协同学理论,我们把”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定义为:在”蓝色粮仓”发展的系统之中,在外界控制参量的作用之下,”蓝色粮仓”各关联产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当外界的,控制参量达到了一定的阀值的时候,各关联产业的系统就会自动地产生一种合作型的竞争的关系,这就使得各个关联产业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地连接在一起的,各个关联产业连接在一起会产生系统的整体性的行为,这些整体性的行为又反过来会影响各个关联产业,使关联产业之间形成协同,从而,使各个关联产
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相互结合, 发展成为更有竞争力和关联性极强的完整的系统,并且,在时间和功能、空间上更加地有序,最终促进”蓝色粮仓”的发展,进而带动山东沿海甚至是整个山东经济的发展。

(3)”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特点①”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并不是均衡地发展“蓝色粮仓”各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是形成各关联产业既竞争又合作的机制,而不是所有产业均衡、均匀地发展。

可以存在各个关联产业间不均衡的发展的状况,要努力实现各关联产业间协调地发展。

②”蓝色粮仓”各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完整系统“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是促使各个关联产业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各个关联产业”各自为战”,更不是几个关联产业组成”小团体”。

③”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要突出地区和主导产业的优势在”蓝色粮仓”的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地区优势,合理地分配资源。

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地发展”蓝色粮仓”主导产业。

④”蓝色粮仓”各关联产业以及”蓝色粮仓”整个系统都具有很强的开放15 性。

只有坚持了开放性,”蓝色粮仓”各个关联产业才能很好地引进人才、技术、资金,进而促进本产业的发展。

坚持开放性才能更好地优化资源的配置,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2.2”蓝色粮仓”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2.2.1”蓝色粮仓”相关的理论 2.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可持续发展一般主要侧重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但是,国际上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不同认识。

相对来说,关于可持续发展,最为权威的定义是,在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
的未来》中给出的定义,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应当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也不损害后世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可谓呈现了百舸争流、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学研究方面以生产力布局、区域开发、物质供需平衡、经济结构优化等为基本内容。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不能只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相对经济增长更加地关注人民生活的质量,例如人民的营养状况、受教育状况、个人的精神幸福以及个人自由等,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正是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2.2.1.2 渔业资源与渔业经济理论渔业是指渔民及渔业相关组织依托广大水域,实施增殖保护水产资源和开发利用水产资源的活动,以得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水生产品为目的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而渔业资源则指的是在天然的水域之内,那些具备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植物数量以及种类的总称。

目前,海洋渔业资源是人类所利用的最为主要的渔业资源。

渔业之中的经济现象及问题的总称就是渔业经济。

渔业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渔业产出的增长,其中包括劳务的增长以及水产品的增长以及渔业生产总值的增长。

2.2.1.3 海洋生态经济学理论20 世纪60 年代,B.Kenneth(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环境、能源、人口、经济等问题看作16 一个整体来研究问题,研究环境和人类、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

海洋生态经
济学理论则是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其指导,以海洋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的, 探析海洋资源环境和开发利用海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依据海洋生态系统理论,海洋生态危机包含:海洋荒漠化、海洋环境污染、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海洋生物物种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等。

海洋生态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外力的影响会使海洋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超过这种限度,甚至会让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不可逆转的改变。

而人类是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最主要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1)用人工生态系统替代一部分自然的生态系统,以致改变正常的海洋生物圈运转;(2)大量索取海洋生物资源,例如过度捕捞;(3)向海洋中排放污染物,例如工业污水的排放。

在开发海洋动植物资源,人类要注意海洋资源的维持和保护,防止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2、相关背景
2.1、工程背景及主要温度场测试
本文对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主跨为816m 的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各结构部分的温度场测试研究。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的长江中游城菱矶-螺山河段上,是湖北省”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中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跨长江的特大型桥梁,大桥全长为4302.4m,其中跨右汊通航孔桥为主跨816m 双塔不对称半漂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 跨度组合为(100+298)m+816m+(80+2×75)m,北边跨和主桥中跨采用的是钢箱梁结构, 南边跨采用的是混凝土箱梁结构。


桥84 段钢箱梁,一个钢混结合段,38 段分离式混凝土梁。

钢箱梁全宽为38.5m,索塔区缩窄道36.5m,梁高为 3.83m,顶板厚16~20mm, 桥面板U 形加劲肋上口宽300mm,下口宽180mm,肋厚8mm,肋中心间距为600mm, 高290~286mm;箱梁底板厚度16~22mm,内腹板14~18mm,外腹板32mm。

混凝土梁的梁高、梁宽等外轮廓与中跨钢箱梁统一;标准截面顶板厚35cm,底板厚40cm,斜底板厚35cm,内腹板厚50cm。

该桥共有104 对斜拉索。

在研究混合梁的温度场时温度场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钢箱梁温度、混凝土温度、索塔温度和斜拉索温度。

在实际观测中,荆岳长江大桥温度测定采用瑞士产多功能红外线点温计(测量误差为±0.5℃) 作为主测工具,再用若干事先埋设的温度传感器(测量误差为±0.5℃)加以辅助和验证。

钢箱梁温度以点温计测定为主,混凝土梁和主塔温度以温度传感器测定为主,而斜拉索的温度使用的是测温索测定的。

测温索就是取长为2m 的同材质两端封闭的直径相当的且保护条件和实际索相同(两端需要重点保护)的斜拉索在不同点埋设若干温度传感器,置于桥面上,测试其在大气温度下的温度,最后取其平均值。

104 对斜拉索共设计布置PES7-337、PES7-283、PES7-253、PES7-223、PES7-199、PES7-187、PES7-187、PES7-163、PES7-151、PES7-139,这次测试使用测温索索型是用的PES7-187 规格,如图 2.1 所示(7、8 在同一位置)。

测温索在岸侧、江侧和上横梁三处各布置一个。

7 图 2.1 斜拉索温度测点埋设图为了准确的测得分离式混凝土梁的温度场,将35 个温度传感器埋设在30 号和31 号墩之间的跨中位置梁段,共埋设五个
截面,每个截面埋设7 个温度传感器,具体位置埋设如图2.2 所示。

图 2.2 混凝土温度测点埋设图钢箱梁温度主要由多功能红外线点温计测定,但有必要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对点温计测量温度进行验证补充。

全桥共有五个钢箱梁梁段埋设了温度传感器,每个梁段埋设11 个温度传感器具体埋设位置如图 2.3 所示11 个位置。

红外线点温计的温度测试点比温度传感器的测试点多,除了在温度温度传感器埋设位置测试外顶板、底板和外腹板无传感器位置每隔两米设置一个测试点,而根据研究箱梁温度梯度需要在内腹板敢赌方向离底板0m、0.5m、0.9m、1.4m、1.8m、2.7m、3.2m 和 3.8m 的位置各设一个温度测试点。

8 14.710 280.210 B B D D 32.710A A 127.310 233.610 197.010 189.410 59.610 50.610 A-A断面B、C断面D-D断面共需温度传感器48个约12m 约1 3 m 2 m 1.8m 约1 1 m 约7m 1 . 4 m 1.2m 8 . 8 m 5.8m 1 m 1.2m 大样1 大样1 大样1 大样1 大样2 大样1 大样2 b b / 2 3 c m 3 0 c m 3 c m 3 0 c m 1 . 5 m 0 .
5 m 0 . 5 m 0 . 5 m 大样1 大样1 C C 本桥的索塔型式为H 型,箱形截面。

温度传感器在南、北两个索塔都有有埋设,各埋设测点48 个,埋设在A、B、C、D 四个截面,具体布置见图2.4 所示,此图为北塔的分布图,南塔的的位置北塔相差不大只有截面的高度位置不同。

图2.3 钢箱梁温度测点埋设图图2.4 索塔温度测点埋设图
2.2、背景
在燃料包壳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活化腐蚀产物对堆外辐射场的贡献
率超过了90%, 随着机组运行年限的加深,该辐射场的剂量率会进一步增强。

腐蚀产物或者来自于堆内组件,或者是冷却剂系统设备表面(主要是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腐蚀或磨损所致,这部分物质在水力作用下输送到堆芯,在堆芯被活化并进而沉积在堆外设备表面。

58Co 和60Co 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新的电厂往往通过尽可能减少设备材料内的Co 杂质含量和降低Co 加强合金的应用来缓解此问题,但对于已建成的电厂,在这方面能做的工作就有限了,化学控制反而成了控制堆芯辐射场剂量率的主要手段。

在机组启动前和启动的最初阶段,设备表面的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包括以后的功率运行期间水化学的精细控制有利于减少放射性Co 同位素的释放、迁移和沉降。

世界上多个核电厂的运行经验表明,较差的水化学控制往往导致糟糕的辐射场[1]。

良好的水化学控制包括: 1. 良好水化学环境的获取与保持,包括pH 和溶氧等的控制。

2. 有效的水质净化。

3. 尽量减少杂质的引入,主要是控制补水的水质,其次是保证冷却剂系统所加化学试剂的纯度。

4. 化学品在电站控制区的规范使用,主要从正确性、时效性、适量和操作工艺方面进行规范。

Ni 是主回路蒸发器传热管材料的主要合金成分,在压水堆堆芯的水垢沉积物中, Ni 约占金属元素的25%(Ni/Fe≈0.35)[2],加之58Co 的生成率比较高,使其成为了化学源项控制的重点。

Co 是硬质材料的主要成分,例如阀座的硬质合金、泵的轴颈和其他需要超强耐磨的组件,Co 在水垢中是微量元素,活化速率较低,但其也是化学源项的考量点。

2 虽然压力边界材料的腐蚀一般不至于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化,但释放到冷却剂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