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性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性设计
作者:刘敏,张丽
来源:《成才之路》 2014年第6期
江苏扬州刘敏,张丽
当前许多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过分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与体验,趋于浅化和泛化,
缺乏科学性,提问对象又过于集中,不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
习始终处于认知底层,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英语能力的提升。

一、如何评价教学中问题的效度
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根本不关注“有效”,在进行问题预设的时候,并没有
根据教材的特点,也不关注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

所提出的问题,要么特别简单,学生小手如林,要么难度很深,学生无法思考与回答。

这样一来,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行走,无法从
课堂上带走应该可以带走的学习能力。

于是,这样的课堂沉闷、低效,学生讨厌课堂,他们的
思维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问题直白,缺乏探究。

有的课堂上教师常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

有的问题过于直白,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学生往往无
须思考便可回答。

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满堂问”,学生疲于应付,难以静心思考,课
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肤浅无比。

学生在整堂课都没有能够得到思维的锻炼,长此以往,思想
自然浅薄。

(2)问题随意,缺乏梯度。

许多课堂的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只有大概教学思路,缺乏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意识。

于是课堂上往往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

教师想到
什么,问什么,结果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课堂随意性太大。

同时这些问题往往因为没有预设,问题之间相关性与连贯性不强,以致出现“问题零乱,关注学生不够,课堂生成不足”等诸多
问题。

(3)缺少引导启发,排斥求异思维。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的时候,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具体或者不够完整的时候,教师只会越俎代庖,直接给学生补充完整,或者干脆请其他的学生帮忙,以为这样也属于以生为本。

其实,仔细思考这样的场景,我们不免需要自问:课堂中,真
情的激励和有效的启发哪去了?笔者以为,这样的提问是无法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的。

另外,
教师虽然在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但对标准答案还是情有独钟。

有时学生的回答跟标准答案稍
有不同,教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学生回答,好像不跟标准答案一致就誓不罢休似的。

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显得太死板。

(4)提问对象集中,回答面太小。

在课堂提问中,通常情况下,优等生得到的机会远远大于成绩中下生。

虽然教师们都知道对学生一视同仁,要给所有学生相同的机会,但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叫到优等生。

其中的原因很显然,当课堂上遇见学生很棘手的问题
的时候,教师总是寄希望于一些优秀的学生,而这些优秀的学生一般都能在课堂上帮老师“化
险为夷”。

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在一定的时候会让这些成绩暂时
落后的学生难以回答,他们会因此紧张、焦虑,即便能在教师点名的时候站起来表达,但是,
往往都会因紧张或者思考不够成熟,回答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时候与教师所期待的结果大相
径庭。

这样一来,不光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也在课堂教学中拖延了宝贵的时间。

因此,这样的课堂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了少数优秀学生的素养成长空间,其他的学生则成了被课
堂遗忘的角落,他们总是在跟着教师和优秀生走路,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成长空间。

三、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
(1)在课堂导入时关注有效提问。

很多教师从走进教室的第一分钟开始,就期待运用有效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来。

但是如何以提问导入,则是教师
需要考究与打磨的事情。

笔者以为:在导入的时候,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设计简单的问题,以了解与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再根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新知识密切关联的,需要学
生充分理解、分析、运用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在提问的过程中完成了层层深入、由易而难的
知识与能力的牵引。

(2)在强化重点与难点时关注有效提问。

每个单元都有重难点,而每节课就是用来处理这些重难点的,所以在教授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和解决这些重难点知识。

① 面向全班,先问再叫。

我们上课的目的是要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所以在问问题的时候,要照顾到班上每个同学的发展,不要让学生产生惰性,害怕思考,直接等着别人的答案。

② 清晰明了,充分思考。

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地备课,充分地备好问题,使问题清晰,并且先发问,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再叫学生回答。

③及时评价,反馈意见。

对于正确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将问题设计巧妙一些,问在不一样的角度,问的新颖一点,有效课堂教学就肯定会得以实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