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话题作文
高考话题作文汇总四篇
高考话题作文篇1
社会万象之话题感受美丽夜殇?寻不到花的枯叶点,想象自己在一个江南小月色里。
一位犯人越狱了,在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
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
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
这时,一位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
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
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点点头。
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地守着门。
在这一刹那,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站下车去投案自首。
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感动了犯人。
美是人世间最动人的因子,美是净化心灵的良药。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话题分析
美,它无处不在。
它舞蹈在埃菲尔铁塔,它攀登在珠穆朗玛,它游览万里长城,它照耀尼罗河,它亲吻自由女神,它被贮存在《诗经》中,它闪亮在古希腊奥运火炬上,它跳跃在美妙的歌声中美是幸福,是纯净,是温馨,是柔情,是思念和怀想,是和平谁能拒绝美?
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
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洗礼。
佳作示范
江苏钟芸菲
“姑娘从什么地方来?”
回答这句话时我很自豪。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很多人特别是女孩子,很乐意告诉别人自己来自江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吴门苏州。
小桥悠悠,流水潺潺,巷子幽幽,以及那流淌于小桥、流水、巷子中的一声声吴语,使这座江南古城弥漫着沁人的气息。
桥是深褐的,路是花青的,墙是灰白的。
一系列冷色调,沉沉稳稳,闲闲适适。
宁静中蕴藉着深情,翩然中倾诉着沧桑。
河道里几艘小船闲闲而过,屋檐下一簇草儿亭亭而颤。
这,便是江南苏州。
她艺术得让你心旌摇曳。
或许,你的手指触摸的那块青砖,你的脚底涉足的那块鹅卵石,曾经有过风云无数。
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沉淀、荡漾,就由不得你不信了。
夜阑溟蒙,静坐于河畔人家。
红木石几上放着一只小茶炉,聆听着吴侬软语操起的评弹,面对着仇英的仕女或唐寅的帖册,等着“吓煞人香”旋在湖水涌起的漩涡中,水气氤氲,蔓延着吴韵吴音。
于是,画面中升腾出一位吴中女子,风景般曲雅纤巧,似碧玉却不失闺秀的风姿。
然而,苏州自古不是出美女的地方,较之南京秦淮河、杭州西子湖,苏州太湖没有养育出太多扭转乾坤的红颜。
吴中自古出才女却不容置疑。
吴中女子拒绝了京城带来的脂粉气,却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挣脱了几千年的封建枷锁,没有帝王将相,只有才子佳人。
且佳人多半“貌高一尺,才高一丈”。
同为江南天堂,较之杭州,苏州过于精致。
巷子幽深曲折,河道静谧蜿蜒,园林错落有致苏州,呈现着太多的江南味,流露着太多的女儿态,因而才子佳人常常造访,才子多半怀才不遇,佳人多半红颜薄命,但他们也落得清闲,留下开篇弹词千古传唱。
感动着吴中女子的气质神韵,便追寻到传承千年的吴文化。
它滋养了吴中女子的灵慧,也滋养了这块土地上人文景观的底蕴。
一首《枫桥夜泊》让古刹寒山寺遐迩闻名,一幅《故乡的回忆》让水乡周庄名满天下
古城苏州在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在世纪浪潮中,她不断地寻求着自我,执著着秉性。
漫步在小巷中,轻抚着吴地文化的肌肤,抬头是侧过身的两排屋檐夹着的一方狭长天空,格子窗下木门虚掩。
门板上的斑斑驳驳似朱唇轻启,倾诉着绵绵往事,遐想着“老僧禅定”,猜测着那木门后深深庭院里藏的是人面桃花还是梨花带雨。
其实,无论那是嫣然一笑还是几滴清泪,呵,都会让你感叹不已。
于是,不难理解女孩们乐于告诉别人自己来自吴门苏州的心情了,因为那接下来的一句便是“苏州啊,好地方”。
这篇文章之所以打动人,主要原因是作者对苏州的特点把握得好。
最主要的特点是:古老、典雅、秀美。
风格精巧细腻,自豪而不张扬,赞美而不惊奇。
作者写景笔墨不多,但生动鲜明。
写人娓娓道来有独到见解,有些观点很有创见。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
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到“我”在火车停站时,见到一位卖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要鲜艳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面庞上移开”普鲁斯特对于阳光的敏感与迷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和怀想,这样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心理空间,实在太有魅力。
即使是受尽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还依然怀恋着年轻时代“那些充满信任、欢乐,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时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时光”。
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灵魂,几乎都是既能充分体验人性之暗昧,又能充分体验阳光的明朗和温暖的人。
究竟是伤痕累累的心灵容易感到人世间的美丽温馨,还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更容易感受到这样的美丽温馨?我老是被这样的问题所萦绕。
也许无论是否受过伤害,一颗善良的灵魂总是可以敏锐地感受阳光与温暖的。
但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他不只是能够感受阳光,他就是阳光本身,只要你见到他,你就不难感到他们纯净、透明与温暖。
这是任何受到伤害的心灵所不可比拟的。
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
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洗礼。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
掬一捧水,整个太阳便笑在掌心里,魅力四射,谁能拒绝?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灵魂,都在接受阳光,那么灵魂都可能化成阳光。
文章思辨性强,哲理深刻。
高考话题作文篇2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会用各种彩色,描绘着我多姿的假期。
假如我是个探险家,我就会抵达五湖四海,翻越万岭千山。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会模拟出北京的各种特色。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会用音符来传达出我愉悦的心情。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个小屁孩儿,只会我的那么一点点技俩。
盛夏夜里家停电,等了好一会儿还没来。
习惯性的吧,那一排的租客都到一条胡同里话家常。
因为在那里不认识啥人,所以我,爸妈和秦政一家决定出去散散步,兜一圈儿。
我们在胡同里蹿着――我和秦政走在前面,大人们在后面紧紧跟随着。
一路上边吃雪糕边欣赏着胡同里那一排排整齐低平的房子,还有在下棋呢!叔叔看了好一会儿,“谁会下棋?”秦政突然问道。
我虽不懂,但略知一二,便装腔作势:“象飞田马飞日呗!”我还以为会得到赞扬,可是
“你还知道吗?”叔叔又问道。
“当然了,我还知道恩恩,不知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
走着走着,我们就到广场了。
我跑了进去,有的在滑冰,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按摩“要是我把溜冰鞋带来就好了!”我小声嘀咕着,然而被老爸听见了,他便风趣地说:“看来我的孩子还挺念旧的嘛!想滑冰啦?”“那是当然,我的溜冰鞋买了就没用过几次,还有滑板了,是挺想玩的!额――爸,那我可以玩吗?”“想玩啊!好,过去吧!”老爸爽快的答应了,听着他干脆利落的语气,我心里不禁一阵窃喜,过去选了一双鞋,便滑了起来。
我开始滑了,秦政也过来了,同样也穿了一双,,但他由叔叔阿姨搀扶着,他不会。
我稳当匀速的在一个地方徘徊着――双脚微微外八字,直到,一只脚一蹬出去,后一只脚迅速跟上来,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循环着。
如果要停下来,双脚慢慢由外八字变成内八字,直到两脚并拢,人就停下来了,不久我看见妈妈也穿了一双,爸爸把她扶着。
我时不时听见阿姨对秦政说:“保持好平衡,你看宣延姐姐”那时,我心中就会不自觉出现一种自豪感。
我们六个人在那一点位置中帮扶着,指导着,我心中总有一股莫名的愉悦。
和谐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平时家人朋友之间的互敬互爱也是一种和谐,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处,热心帮助!
高考话题作文篇3
材料、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
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
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
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
”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阅读材料,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辨析概念含义,区别于“包容”
题目举例:
人心贵宽容
宽容,智慧的选择宽容
宽容,人生中的阳光
开头段例: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国马与骏马同行,骏马将国马的脖颈咬伤,结果国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骏马。
故事虽小,却揭示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我们要学会宽容。
(简要概括原材料,引出论点)
说理段例:
例一:“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冒犯自己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
宽容如水的温柔,它使人们冷静下来,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
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解释概念,阐述宽容作用)
例二:寓言中被咬的国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
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
由此可见,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
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用宽容消除摩擦。
(扣原材料分析)
论据使用;
(事例概括略)试想,张英如果没有宽容旷达的胸襟,执意要夺回三尺地,定会激化两家矛盾,结下深仇大恨。
张英正是用宽容的力量使两家和好。
――分析论据
分论点设置:
宽容是人和人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宽容是化解恩怨的良药
宽容,是事业成功的加速器
举例:
光武帝刘秀大败王朗,攻入邯郸,在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朗,辱骂自己甚至企图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
可是,光武帝却视而不见,他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不顾群臣反对,全部销毁。
这把宽容的火,烧毁了嫌隙与猜疑,化敌为友,终于成就帝业。
高考话题作文篇4
夜半醒来,静静的思考下自己,感觉自己真难得需要静一静了。
近年来,渐渐发现,自己的功利心是越来越重了。
自己总希望凡事有个好的结果。
没有“好结果”感觉没了做事的动力。
在这烦躁、浮夸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没了“清心”,没了拂面而过的“清风”。
有时,想写篇文章却也屡屡无疾而终。
曾经怀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诗词了,只得叹曰:“吾才至此,尽矣!”
仔细回顾近年来的自己,发现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功利主义充斥了整个心扉。
放下自己的心,慢慢发现,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的不再是“奋斗”、“努力”这些加油剂,而是“功利”这沉重的石块。
在前行的道路上,时刻被“功利”驱使着。
偶尔,心中的“圣贤”之气,“士人”之风刮来,使内心很矛盾,很痛苦。
发现自己不再是“读书人”,没有了浩然正气,赤子之心逐渐被灰尘所湮没。
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随着捡的东西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来越重,难以前行。
当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动了,便会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来,而千辛万苦捡的“东西”便会霍然消失。
婆罗门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佛曰:“放下,勘破,自在。
”人上之路,每个人都背负很多“布袋”,当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负担就越重,甚至有时难以前行。
“功利”之人,当有一天“功利”消失,便发现没了“功利”自己也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逐渐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一个人有了广阔的胸襟,便不会被身边的“布袋”所缠绕,又何来烦恼;没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东西”所羁绊。
人生百年,何其短暂,何须要让自己变得如此沉重。
超然物外方为圣贤,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诗书,有何等悠闲!傲立于高山之巅,抚琴一曲,弄箫断玉,卧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
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
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
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
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
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
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
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
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
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
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