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重氮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置换反应可以采用sandmeyer反应。但是碘 氢酸容易被氧化成碘,所以重氮化时不能 用碘氢酸中进行,而要在乙酸中进行,然 后再加入碘化亚铜-碘氢酸水溶液,进行碘 置换反应。
另一种方法是将芳伯胺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重氮化然后加入碘化钾或碘化钠,即可完 成置换反应。
3.重氮剂被氟置换
稀盐 酸 加入氟 硼酸
8.3.5重氮剂被含硫基置换
8.3.6重氮剂被含碳基置换
1.重氮剂被醛基置换
2.盖特曼反应(Gattermann)
重氮盐在弱碱性条件下用铜粉或一价铜还原 时,将发生脱氮偶联反应,生成对称的连 芳基衍生物。
3.贡贝格反应(Gomberg)
此法制备不对称联芳基衍生物。
8.4保留氮的重氮基转化反应
反应历程:
Sandmeyer反应的操作方式
1.将冷的重氮盐水溶液滴加到卤化亚铜-卤氢酸随 溶液中。这种方法适用于反应速度较快的重氮盐。
2.将重氮盐水溶液一次加入到冷的卤化亚铜-卤氢 酸水溶液中,先低温反应,再慢慢加热使反应完 全。这种方法适用于配位速度和电子转移速度较 慢的重氮盐。
Gatterman反应
8.3.4重氮剂被氰基置换
将重氮盐与氰化亚铜的配合物在水介质中作 用,可以使重氮剂被氰基置换,这个反应 也称作Sandmeyer反应。
重氮剂被氰基置换反应的条件:
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为了氰化介质保持 弱碱性,可在氰化亚铜配位水溶液中预先 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或氢 氧化胺,然后一定温度条件下加入强酸性 的重氮盐水溶液。 反应一般5-45℃进行,加料完毕后,可提高 温度。 反应液需要较强的搅拌条件。
定义:将铜粉加入重氮盐的氢卤酸溶液中反 应,用铜粉催化重氮剂转化为卤剂的反应 称为盖特曼(Gatterman)反应。 盖特曼反应可以把重氮剂转化为下面基团: 氯,溴,碘等基团。 碘化反应是不用碘氢酸,而可用碘化钾直接 加入到重氮盐溶液中分解而得到。
Sandmeyer反应可制备一下化合物
2.重氮剂被碘置换
(1)希曼反应
芳伯 胺
重氮 化
过滤
重氮氟 硼酸盐
洗涤 干燥
加热 分解
氟置 换产 物
希曼反应的影响因素
邻位有取代基 对位有取代基
重氮剂硼酸盐 重氮剂硼酸盐 溶解度较大、 溶解度小、收 收率低 率高
苯环上有羟基或羧酸基时,重氮硼酸 盐溶解度增加收率下降,可以用相应 的醚或羧酸酯为原料,分解反应以后, 再水解。
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1.偶合组分的性质 2.重氮组分的性质 3.介质酸碱度的影响
H+ HCl
NH2 O2N N=N HO3S
OH
O2N
NH2
NaNO2
O2N
N2Cl NH2 OH
SO3Na
HO3S
SO3Na
HCl
NH2
NaNO2
N2Cl
NH2
OH N=N SO3Na
-OH
O2N
N=N HO3S
重氮化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一般在0~10℃进行, 氨基苯磺酸的重氮盐比较稳定,可在10~15℃重氮化, 通常用直接加冰法控制反应温度。
8.2重氮化
8.2.1 重氮化反应历程
实验证明,重氮化反应是自由芳氨经过亚硝化阶 段而生成重氮盐的。芳氨在酸性介质中不仅能 生成盐,而且也会发生水解反应,因而提出了 自由氨三家反应的历程。
芳肼-N,N-二磺酸的水解-脱磺基反应3和4的反 应条件:pH值小于2的强酸性条件; 温度 60-90℃; 反应时间为数小时; 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反应较难。
8.4.2 偶合反应
芳伯胺重氮盐与酚类或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 的反应称为偶合反应。 偶合反应是制备偶氮染料和偶氮类颜料最常用、最重 要的方法,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 偶合组分有:酚类,如苯酚、萘酚及其衍生物;芳胺类, 如苯胺、萘胺及其衍生物。
4.氨基芳磺酸和氨基芳羧酸的重氮化
加氢氧 化钠或 氨水 稀盐酸 或稀硫 酸
芳氨
变成钠 盐
很细的 颗粒沉 淀
快速加 入亚硝 酸钠溶 液
5.氨基酚类的重氮化
这类芳氨的重氮化要在中性到弱酸性介质中 进行。这类芳伯胺生成的重氮化物并不含 有无机酸负离子,而具有二氮醌或重氮氧 化物的结构。
氢氧化钠
加盐酸
上面介绍用乙醇和重氮盐水溶液加热,重氮 盐被还原成芳烃,但是如果用干燥的重氮 盐和乙醇加热,则反应主要产物是烷氧基 取代了重氮剂,成为酚醚。 条件:一般用硫酸的重氮盐, 水要尽量少 所用醇可以是乙醇,甲醇,异戊醇, 苯酚等。
8.3.5重氮剂被卤原子置换
1.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的存在下,重氮剂 被氯或溴置换的反应称作Sandmeyer反应。
3.亚硫酸钠的用量
亚硫酸钠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只稍微超过 理论量。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即可认 为亚硝酸钠已经微过量,达到反应重点。 反应完毕后,使过量的亚硝酸完全分解为亚 硫酸酐逸出,或向反应夜中 加入适量尿素 或氨基磺酸使过量的亚硝酸完全分解。
但过量地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有时会产生 破坏重氮盐的副作用。
氨基酚类
溶解
析出细 微颗粒
加亚硝酸 钠
6.二胺类的重氮化
邻苯二胺在乙酸中用亚硝酰硫酸处理时,可 以成功的双重氮化。否则有下面的反应:
间苯二胺特别容易与生成的重氮盐偶合所以 用下面的方法:弱碱性到中性条件下
间苯二胺和 亚硝酸混合水溶液
过量较多 的稀盐酸
8.2.4重氮化设备
重氮化一般不用金属反应器,一般采用木桶、 衬耐酸砖的钢槽,现在采用塑料制重氮化 槽。 重氮化一般采用间歇式操作 优点: 操作简单, 可以直接加冰冷却, 更换产品灵活。
8.2.5重氮盐的结构
8.3放出氮的重氮盐的反应
8.3.1重氮剂被氢置换
将重氮盐用适当的温和还原剂进行还原时, 可使重氮剂被氢置换,并放出氮气。
还原剂是乙醇、丙醇、次磷酸、亚锡酸钠以 及四氢硼钠。 最常用的还原剂是乙醇
8.3.2.重氮剂被羟基置换
反应历程:
8.3.4重氮剂 置换为烷氧基
保留氮的重氮剂转化反应主要有两种 1.偶合反应:主要制备偶氮染料和偶 氮类颜料,最重要的反应。 2.重氮盐还原成芳肼:用还原剂处理 可得芳肼
8.4.1重氮盐还原成芳肼 用适当的还原剂处理重氮盐可使两个氮原子还原而制 得芳肼。
反应条件
N-加成磺化反应1和2要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水 介质中进行如果酸性太强,会失去氮原子 ,并发生硫原子与芳环相连生成亚磺酸等 一系列副反应。如果碱性太强,则重氮盐 将发生被氢置换而失去两个氮原子的副反 应。 条件:亚硫酸氢钠:芳氨=2.08-2.80:1 pH: 6-8 ; 温度 0-80℃; 时间2-24h.
有关反应式
4.重氮化试剂的配制
稀硫酸或稀盐酸中重氮化是一般可以用质量分数 30-40%的亚硝酸钠溶液。
在浓硫酸中重氮化时,通常要将干燥的粉状亚硝 酸钠慢慢的加入到浓硫酸中配成亚硝酸钠溶液。
5.芳氨碱性的影响
当酸的浓度低时,芳氨碱性强弱是主 要影响因素,碱性越强的芳氨,重氮 化反应速度越快。
在酸的浓度较高时,铵盐水解的难易 程度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碱性弱的芳 氨重氮化速度快。
芳氨在无机酸中用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时,重氮 化主要活泼质点与无机酸的种类和浓度密切关 系。
在重氮化过程和反应中了,要始 终保持反应介质对刚果红试纸 呈强酸性,如果酸量不足,可 能导致生成的重氮盐与没有起 反应的芳氨生成重氮氨基化合 物。
8.2.2 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反应温度:一般0-10℃进行,温度高容易加 速重氮盐的分解。当重氮盐比较稳定是,重 氮化反应可在15-20℃进行。 2.无机酸的用量和浓度:一般盐酸2.5-4mol 硫酸1.5-3mol硫酸。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氨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 反应。
重氮基的转化反应分为保留氮的转化反应和放 出氮的转化反应。
8.1 概述
1 重氮化反应定义和特点
重氮化反应是芳伯胺在无机酸存在下与亚硝酸钠作 用生成芳重氮盐的反应。 工业上常采用盐酸在水介质中重氮化,1mol一元芳 伯胺通常用2.25~4mol稀盐酸。
8.2.3重氮化方法
1.碱性较强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 加亚硝酸钠 水溶液
芳氨
酸中溶解
加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却
2.碱性较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浓度高一点 的热盐酸 迅速加入 亚硝酸钠
芳 氨
溶 解
加冰快速 冷却
很细的沉淀析 出
3.碱性很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浓硫酸 加入亚硝 酸钠溶液 或固体
芳伯胺
溶解
在一定的 温度
(2)无水氟化法
必须冷却条件温度不超过10℃
干燥苯 胺盐酸 盐
40℃以下
加热分 解 氟化产 物
无水氟 化氢
加亚硝 酸钠
重氮化
(3)水介质铜粉催化分解氟法
将芳伯胺在氟硼酸水溶液中加入亚硝酸 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然后向重氮盐悬浮 液中加入铜粉进行分解氟化。 但是这种方法只有当重氮剂的邻位、对 位有吸电子基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收率。 重氮剂的对位有供电子基时,收率几乎为 零。
另一种方法是将芳伯胺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重氮化然后加入碘化钾或碘化钠,即可完 成置换反应。
3.重氮剂被氟置换
稀盐 酸 加入氟 硼酸
8.3.5重氮剂被含硫基置换
8.3.6重氮剂被含碳基置换
1.重氮剂被醛基置换
2.盖特曼反应(Gattermann)
重氮盐在弱碱性条件下用铜粉或一价铜还原 时,将发生脱氮偶联反应,生成对称的连 芳基衍生物。
3.贡贝格反应(Gomberg)
此法制备不对称联芳基衍生物。
8.4保留氮的重氮基转化反应
反应历程:
Sandmeyer反应的操作方式
1.将冷的重氮盐水溶液滴加到卤化亚铜-卤氢酸随 溶液中。这种方法适用于反应速度较快的重氮盐。
2.将重氮盐水溶液一次加入到冷的卤化亚铜-卤氢 酸水溶液中,先低温反应,再慢慢加热使反应完 全。这种方法适用于配位速度和电子转移速度较 慢的重氮盐。
Gatterman反应
8.3.4重氮剂被氰基置换
将重氮盐与氰化亚铜的配合物在水介质中作 用,可以使重氮剂被氰基置换,这个反应 也称作Sandmeyer反应。
重氮剂被氰基置换反应的条件:
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为了氰化介质保持 弱碱性,可在氰化亚铜配位水溶液中预先 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或氢 氧化胺,然后一定温度条件下加入强酸性 的重氮盐水溶液。 反应一般5-45℃进行,加料完毕后,可提高 温度。 反应液需要较强的搅拌条件。
定义:将铜粉加入重氮盐的氢卤酸溶液中反 应,用铜粉催化重氮剂转化为卤剂的反应 称为盖特曼(Gatterman)反应。 盖特曼反应可以把重氮剂转化为下面基团: 氯,溴,碘等基团。 碘化反应是不用碘氢酸,而可用碘化钾直接 加入到重氮盐溶液中分解而得到。
Sandmeyer反应可制备一下化合物
2.重氮剂被碘置换
(1)希曼反应
芳伯 胺
重氮 化
过滤
重氮氟 硼酸盐
洗涤 干燥
加热 分解
氟置 换产 物
希曼反应的影响因素
邻位有取代基 对位有取代基
重氮剂硼酸盐 重氮剂硼酸盐 溶解度较大、 溶解度小、收 收率低 率高
苯环上有羟基或羧酸基时,重氮硼酸 盐溶解度增加收率下降,可以用相应 的醚或羧酸酯为原料,分解反应以后, 再水解。
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1.偶合组分的性质 2.重氮组分的性质 3.介质酸碱度的影响
H+ HCl
NH2 O2N N=N HO3S
OH
O2N
NH2
NaNO2
O2N
N2Cl NH2 OH
SO3Na
HO3S
SO3Na
HCl
NH2
NaNO2
N2Cl
NH2
OH N=N SO3Na
-OH
O2N
N=N HO3S
重氮化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一般在0~10℃进行, 氨基苯磺酸的重氮盐比较稳定,可在10~15℃重氮化, 通常用直接加冰法控制反应温度。
8.2重氮化
8.2.1 重氮化反应历程
实验证明,重氮化反应是自由芳氨经过亚硝化阶 段而生成重氮盐的。芳氨在酸性介质中不仅能 生成盐,而且也会发生水解反应,因而提出了 自由氨三家反应的历程。
芳肼-N,N-二磺酸的水解-脱磺基反应3和4的反 应条件:pH值小于2的强酸性条件; 温度 60-90℃; 反应时间为数小时; 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反应较难。
8.4.2 偶合反应
芳伯胺重氮盐与酚类或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 的反应称为偶合反应。 偶合反应是制备偶氮染料和偶氮类颜料最常用、最重 要的方法,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 偶合组分有:酚类,如苯酚、萘酚及其衍生物;芳胺类, 如苯胺、萘胺及其衍生物。
4.氨基芳磺酸和氨基芳羧酸的重氮化
加氢氧 化钠或 氨水 稀盐酸 或稀硫 酸
芳氨
变成钠 盐
很细的 颗粒沉 淀
快速加 入亚硝 酸钠溶 液
5.氨基酚类的重氮化
这类芳氨的重氮化要在中性到弱酸性介质中 进行。这类芳伯胺生成的重氮化物并不含 有无机酸负离子,而具有二氮醌或重氮氧 化物的结构。
氢氧化钠
加盐酸
上面介绍用乙醇和重氮盐水溶液加热,重氮 盐被还原成芳烃,但是如果用干燥的重氮 盐和乙醇加热,则反应主要产物是烷氧基 取代了重氮剂,成为酚醚。 条件:一般用硫酸的重氮盐, 水要尽量少 所用醇可以是乙醇,甲醇,异戊醇, 苯酚等。
8.3.5重氮剂被卤原子置换
1.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的存在下,重氮剂 被氯或溴置换的反应称作Sandmeyer反应。
3.亚硫酸钠的用量
亚硫酸钠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只稍微超过 理论量。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即可认 为亚硝酸钠已经微过量,达到反应重点。 反应完毕后,使过量的亚硝酸完全分解为亚 硫酸酐逸出,或向反应夜中 加入适量尿素 或氨基磺酸使过量的亚硝酸完全分解。
但过量地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有时会产生 破坏重氮盐的副作用。
氨基酚类
溶解
析出细 微颗粒
加亚硝酸 钠
6.二胺类的重氮化
邻苯二胺在乙酸中用亚硝酰硫酸处理时,可 以成功的双重氮化。否则有下面的反应:
间苯二胺特别容易与生成的重氮盐偶合所以 用下面的方法:弱碱性到中性条件下
间苯二胺和 亚硝酸混合水溶液
过量较多 的稀盐酸
8.2.4重氮化设备
重氮化一般不用金属反应器,一般采用木桶、 衬耐酸砖的钢槽,现在采用塑料制重氮化 槽。 重氮化一般采用间歇式操作 优点: 操作简单, 可以直接加冰冷却, 更换产品灵活。
8.2.5重氮盐的结构
8.3放出氮的重氮盐的反应
8.3.1重氮剂被氢置换
将重氮盐用适当的温和还原剂进行还原时, 可使重氮剂被氢置换,并放出氮气。
还原剂是乙醇、丙醇、次磷酸、亚锡酸钠以 及四氢硼钠。 最常用的还原剂是乙醇
8.3.2.重氮剂被羟基置换
反应历程:
8.3.4重氮剂 置换为烷氧基
保留氮的重氮剂转化反应主要有两种 1.偶合反应:主要制备偶氮染料和偶 氮类颜料,最重要的反应。 2.重氮盐还原成芳肼:用还原剂处理 可得芳肼
8.4.1重氮盐还原成芳肼 用适当的还原剂处理重氮盐可使两个氮原子还原而制 得芳肼。
反应条件
N-加成磺化反应1和2要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水 介质中进行如果酸性太强,会失去氮原子 ,并发生硫原子与芳环相连生成亚磺酸等 一系列副反应。如果碱性太强,则重氮盐 将发生被氢置换而失去两个氮原子的副反 应。 条件:亚硫酸氢钠:芳氨=2.08-2.80:1 pH: 6-8 ; 温度 0-80℃; 时间2-24h.
有关反应式
4.重氮化试剂的配制
稀硫酸或稀盐酸中重氮化是一般可以用质量分数 30-40%的亚硝酸钠溶液。
在浓硫酸中重氮化时,通常要将干燥的粉状亚硝 酸钠慢慢的加入到浓硫酸中配成亚硝酸钠溶液。
5.芳氨碱性的影响
当酸的浓度低时,芳氨碱性强弱是主 要影响因素,碱性越强的芳氨,重氮 化反应速度越快。
在酸的浓度较高时,铵盐水解的难易 程度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碱性弱的芳 氨重氮化速度快。
芳氨在无机酸中用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时,重氮 化主要活泼质点与无机酸的种类和浓度密切关 系。
在重氮化过程和反应中了,要始 终保持反应介质对刚果红试纸 呈强酸性,如果酸量不足,可 能导致生成的重氮盐与没有起 反应的芳氨生成重氮氨基化合 物。
8.2.2 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反应温度:一般0-10℃进行,温度高容易加 速重氮盐的分解。当重氮盐比较稳定是,重 氮化反应可在15-20℃进行。 2.无机酸的用量和浓度:一般盐酸2.5-4mol 硫酸1.5-3mol硫酸。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氨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 反应。
重氮基的转化反应分为保留氮的转化反应和放 出氮的转化反应。
8.1 概述
1 重氮化反应定义和特点
重氮化反应是芳伯胺在无机酸存在下与亚硝酸钠作 用生成芳重氮盐的反应。 工业上常采用盐酸在水介质中重氮化,1mol一元芳 伯胺通常用2.25~4mol稀盐酸。
8.2.3重氮化方法
1.碱性较强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 加亚硝酸钠 水溶液
芳氨
酸中溶解
加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却
2.碱性较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浓度高一点 的热盐酸 迅速加入 亚硝酸钠
芳 氨
溶 解
加冰快速 冷却
很细的沉淀析 出
3.碱性很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浓硫酸 加入亚硝 酸钠溶液 或固体
芳伯胺
溶解
在一定的 温度
(2)无水氟化法
必须冷却条件温度不超过10℃
干燥苯 胺盐酸 盐
40℃以下
加热分 解 氟化产 物
无水氟 化氢
加亚硝 酸钠
重氮化
(3)水介质铜粉催化分解氟法
将芳伯胺在氟硼酸水溶液中加入亚硝酸 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然后向重氮盐悬浮 液中加入铜粉进行分解氟化。 但是这种方法只有当重氮剂的邻位、对 位有吸电子基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收率。 重氮剂的对位有供电子基时,收率几乎为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