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桂花雨》导学案表格式教案设计.doc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缤纷(bin bi ng)
■
湿漉漉(lu nu)
•
三、熟读课文, 把握文章脉络
(用时:10分
钟)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理淸课文脉络。
3.指导读喜欢的部分。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文后先口主交流,再汇报。
2.在教师引导下小组合作总结课文脉 络:先写“我”喜欢桂花的原因,再 写童年“摇桂花”,最后写'‘我”爱童 年的桂花雨。
( )
(4)淸晨,校园里的空气真新鲜啊!
• •
( )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
(用时:3分
钟)
1.课件出示桂花图片,引导 观察。
2.引导探究作者喜欢桂花的 原因。
1.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料谈桂花给白己留下的印象。
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汇报:桂花很香; 摇桂花很快乐。
5.用一两句话写写对桂花的印象。
二、品味桂花 香(用时:10分钟)
1.学习第一白然段,师生探 究:作者喜欢桂花的什么? 从哪感受到的?
2.引导学生快速扫读课文, 想一想:从哪些具体语言文 字屮能感受到“桂花香”?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文探究,并在 全班进行汇报总结。
(1)她喜欢桂花的姿态朴实无华 ——“笨笨拙拙”。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揭示课题, 质疑导入(用 时:5分钟)
1•播放桂花图片,欣赏桂花。
2.引导学生说说有关桂花的 诗句。
3.启发质疑。
1•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对 桂花的了解。
2.交流搜集的描写桂花的诗句。(人闲 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问讯吴刚何 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3.研读后汇报:父亲、全村人。
呀!”()
9.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10.“好香的雨”指的是什么?
11.填写学生课堂活动卡(见本课活 动卡设计)。
四、体悟'‘思 乡情”(用时:10分钟)
1.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组织学生进行探 讨,感受思乡之情。
2.组织交流农达思乡之情的 诗词。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将语文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冇机整合。木文教学 紧紧围绕“桂花雨”这一线索,力求透过“桂花之香”,重点品读“摇花之乐”,深刻体会“思乡之情”, 并适度进行写法迁移。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了解桂花的待点。(师生)
2.口学生字词;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熟读课文,找出描写摇花乐的语句,体现思乡的语句。(学生)
(2)桂花开得最茂盛吋,不说香飘十 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儿家邻居,没有 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 中。
6.仿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 植物。同桌可合作。
我最喜欢()。它不像()
那么(),不开花时()。
开花时()。
7.选一选,看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1)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方是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
&我知道下面两句话应该读出什么 语气。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來快乐的同吋,还给谁带來 了快乐?
老是缠猗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 桂花嘛!”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 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 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 香的雨呀!”
1.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外地的桂花不 香吗?为什么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呢?
2.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进行汇报。
12.模仿下面的句子写话。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 乡院子里的桂花。
()再(),也比不上
()。
1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五、阅读拓展
(用时:4分
钟)
1.出示琦君另一部作品《烟 愁》里的一段后记进行感悟。
“拣”的第6笔是'‘横折钩”,不要 写成''竖钩”o)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4.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新鲜:①没有变质;②(空气)经 常流通;③(爭物)出现不久。
(1)如今,手机己经不算什么新鲜
• •
东西了。()
(2)摇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
■
鲜。()
■
(3)爸爸买回來的水果都很新鲜。
• •
12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木文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木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的写法。 作为学案设计,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衣情达意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在潜心 会文、朗读感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把词句的理解、写作的方法等根 植于阅读教学Z中,实现言和意,人文与工具的和谐统一。
3.将口己最喜欢的语句在班内朗读。
3.课文给你E卩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 么?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
四、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1.岀示生字,提示:注意一 些易错字和笙画较多的字的 正确写法。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在读后交流如何写好这些字。
(如:"谢”字为左右结构,书写要 紧凍些,中间的,居于竖中线 上,细长些。
2.启发评价作者。
1.学生朗读,交流体会到的情感。
2.小组合作总结评价:作者是一个怎 样热爱家乡、巫视感情的人?
14.读了课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难忘 的人和事。
听到 , 我总会想起 ; 看到 , 我总会想起 。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r
爱桂花
香味迷人
桂花雨
摇桂花
充满欢乐
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思桂花
思乡之情
(2)她喜欢桂花的旺盛的生命力
——“满树”“茂密的叶子”。
(3)她喜欢桂花的谦虚,不张扬 一一 “仔细地” “找” “细花” “不 与繁花斗艳”。
(4)她喜欢桂花的香气味儿一一可是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通过朗读,寻找到相关语句,以小 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 气味儿真是迷人。
注意:“帮”是后鼻音,“鲜、吩、 拣、檀”是前鼻音;“撮、左”是平 舌音,“拙”是翘舌音。
2.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 词。
3.分口然段再读课文,注意读好课文 内容,注意读好长句和难句。
2.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尤其(ydu you)
•
笨拙(zhuo zhu6)
一小撮(zuO cuo)
■
拣起(jian lian)
3.学生读课题,质疑。
1.写一句描写桂花的诗句。
二、读文自学
(用时:15分
钟)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自学 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 读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多读读长句子和难懂的 句子。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3.指导再读课文。
1.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小组之间互和 交流自学情况。
香飘十里。()
(2)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真
像下了一阵桂花雨。()
三、感受摇花 乐(用时:13分钟)
1.引导读文寻找体现摇花乐 的句子。
2.组织交流,体会作者儿童 时代摇花的乐趣。
3.启发探究:摇花给自己带
1.独立读文,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摇 花乐”的句子。
2.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交流,并冇感 情地进行朗读。
缤纷(bin bi ng)
■
湿漉漉(lu nu)
•
三、熟读课文, 把握文章脉络
(用时:10分
钟)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理淸课文脉络。
3.指导读喜欢的部分。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文后先口主交流,再汇报。
2.在教师引导下小组合作总结课文脉 络:先写“我”喜欢桂花的原因,再 写童年“摇桂花”,最后写'‘我”爱童 年的桂花雨。
( )
(4)淸晨,校园里的空气真新鲜啊!
• •
( )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
(用时:3分
钟)
1.课件出示桂花图片,引导 观察。
2.引导探究作者喜欢桂花的 原因。
1.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料谈桂花给白己留下的印象。
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汇报:桂花很香; 摇桂花很快乐。
5.用一两句话写写对桂花的印象。
二、品味桂花 香(用时:10分钟)
1.学习第一白然段,师生探 究:作者喜欢桂花的什么? 从哪感受到的?
2.引导学生快速扫读课文, 想一想:从哪些具体语言文 字屮能感受到“桂花香”?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文探究,并在 全班进行汇报总结。
(1)她喜欢桂花的姿态朴实无华 ——“笨笨拙拙”。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揭示课题, 质疑导入(用 时:5分钟)
1•播放桂花图片,欣赏桂花。
2.引导学生说说有关桂花的 诗句。
3.启发质疑。
1•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对 桂花的了解。
2.交流搜集的描写桂花的诗句。(人闲 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问讯吴刚何 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3.研读后汇报:父亲、全村人。
呀!”()
9.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10.“好香的雨”指的是什么?
11.填写学生课堂活动卡(见本课活 动卡设计)。
四、体悟'‘思 乡情”(用时:10分钟)
1.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组织学生进行探 讨,感受思乡之情。
2.组织交流农达思乡之情的 诗词。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将语文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冇机整合。木文教学 紧紧围绕“桂花雨”这一线索,力求透过“桂花之香”,重点品读“摇花之乐”,深刻体会“思乡之情”, 并适度进行写法迁移。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了解桂花的待点。(师生)
2.口学生字词;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熟读课文,找出描写摇花乐的语句,体现思乡的语句。(学生)
(2)桂花开得最茂盛吋,不说香飘十 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儿家邻居,没有 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 中。
6.仿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 植物。同桌可合作。
我最喜欢()。它不像()
那么(),不开花时()。
开花时()。
7.选一选,看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1)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方是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
&我知道下面两句话应该读出什么 语气。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來快乐的同吋,还给谁带來 了快乐?
老是缠猗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 桂花嘛!”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 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 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 香的雨呀!”
1.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外地的桂花不 香吗?为什么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呢?
2.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进行汇报。
12.模仿下面的句子写话。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 乡院子里的桂花。
()再(),也比不上
()。
1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五、阅读拓展
(用时:4分
钟)
1.出示琦君另一部作品《烟 愁》里的一段后记进行感悟。
“拣”的第6笔是'‘横折钩”,不要 写成''竖钩”o)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4.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新鲜:①没有变质;②(空气)经 常流通;③(爭物)出现不久。
(1)如今,手机己经不算什么新鲜
• •
东西了。()
(2)摇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
■
鲜。()
■
(3)爸爸买回來的水果都很新鲜。
• •
12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木文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木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的写法。 作为学案设计,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衣情达意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在潜心 会文、朗读感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把词句的理解、写作的方法等根 植于阅读教学Z中,实现言和意,人文与工具的和谐统一。
3.将口己最喜欢的语句在班内朗读。
3.课文给你E卩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 么?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
四、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1.岀示生字,提示:注意一 些易错字和笙画较多的字的 正确写法。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在读后交流如何写好这些字。
(如:"谢”字为左右结构,书写要 紧凍些,中间的,居于竖中线 上,细长些。
2.启发评价作者。
1.学生朗读,交流体会到的情感。
2.小组合作总结评价:作者是一个怎 样热爱家乡、巫视感情的人?
14.读了课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难忘 的人和事。
听到 , 我总会想起 ; 看到 , 我总会想起 。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r
爱桂花
香味迷人
桂花雨
摇桂花
充满欢乐
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思桂花
思乡之情
(2)她喜欢桂花的旺盛的生命力
——“满树”“茂密的叶子”。
(3)她喜欢桂花的谦虚,不张扬 一一 “仔细地” “找” “细花” “不 与繁花斗艳”。
(4)她喜欢桂花的香气味儿一一可是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通过朗读,寻找到相关语句,以小 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 气味儿真是迷人。
注意:“帮”是后鼻音,“鲜、吩、 拣、檀”是前鼻音;“撮、左”是平 舌音,“拙”是翘舌音。
2.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 词。
3.分口然段再读课文,注意读好课文 内容,注意读好长句和难句。
2.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尤其(ydu you)
•
笨拙(zhuo zhu6)
一小撮(zuO cuo)
■
拣起(jian lian)
3.学生读课题,质疑。
1.写一句描写桂花的诗句。
二、读文自学
(用时:15分
钟)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自学 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 读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多读读长句子和难懂的 句子。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3.指导再读课文。
1.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小组之间互和 交流自学情况。
香飘十里。()
(2)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真
像下了一阵桂花雨。()
三、感受摇花 乐(用时:13分钟)
1.引导读文寻找体现摇花乐 的句子。
2.组织交流,体会作者儿童 时代摇花的乐趣。
3.启发探究:摇花给自己带
1.独立读文,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摇 花乐”的句子。
2.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交流,并冇感 情地进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