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物降血糖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药物降血糖好
文章目录*一、什么药物降血糖好 1. 什么药物降血糖好 2. 怎样选择降糖药3. 服降糖药要注意什么*二、服降糖药有什么副作用*三、服降糖药有哪些禁忌
什么药物降血糖好
1、什么药物降血糖好双胍类:双胍类药物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让身体里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药物由于对肠道有点刺激,因此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用一半。

代表药物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

a-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从而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可以降低病人餐后血糖。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唐。

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细胞核受体,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胰岛素促泌剂:促进储存的胰岛素分泌。

代表药物有苯甲酸衍生物、D-苯甲氨酸的衍生物等。

2、怎样选择降糖药 2.1、按糖尿病类型选药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2.2、依患者体形选药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
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运用此类降糖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
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很合适。

2.3、按高血糖类型选药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
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3、服降糖药要注意什么降糖类药物仅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或调节血糖,但并不能代替饮食中的营养素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因此,药物应用必须饮食调节相配合,才能达到控制或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的目的。

降糖类药物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必须与饮食进行特定的配合,因此在患者没有掌握其应用规律、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指标之前,应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控下使用;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认为尚不可治愈,因此需终身治疗,长期坚持非常关键;
降糖类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量效性,漏服或改变剂量均可导致血糖波动;服用降糖类药的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血糖检
查或进行必要的血糖监测,以了解和评价药物作用,并为调整用
药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等提供依据。

服降糖药有什么副作用1、磺脲类
包括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美吡达、格列美脲等。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及体重增加,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皮疹、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等。

2、格列奈类
包括诺和龙(瑞格列奈)、唐力(那格列奈)等。

其副作用也是低血糖,但发生率低而且程度轻,其它副作用罕见。

3、双胍类
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

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应,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乳酸酸中毒”及“营养不良性贫血”。

“乳酸酸中毒”虽然罕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多见于服用苯乙双胍且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而二甲双胍则极少引起乳酸酸中毒。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包括拜唐苹、倍欣等。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偶有腹痛、腹泻。

服降糖药有哪些禁忌1、犯懒躺着吃
这种姿势很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粘附在食道壁上,不但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溃疡。

2、服药跟饭点
很多的人在理解饭前和饭后都有一定的误区,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

其实,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

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

3、总是不忌口
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会忌口,如果平时饮食不当的话,会加重病情,油盐酱醋糖等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也会影响药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