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
世界上有两种大的艺术形式。

一种是创造美的艺术,一种是创造思想的艺术。

好的作品是两者兼有的,但是总会有所侧重。

一般地,音乐、绘画、雕塑等等,是创造美的艺术。

通过美来使观众陶冶情操。

而戏剧、电影等等,是创造思想的艺术。

通过故事来促进观众思考,以宣扬主题,提高思想境界。

往往一种体裁的一流作品,要不就是将本体裁的目的——美或思想的创造——发挥到了极致,要不就是很好的结合了两者,在完成本体裁的首要要求下,完成了另一个体裁的部分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首先,歌剧和音乐剧,都是同时拥有美和思想的艺术,而且核心元素都是音乐和戏剧。

但是它们有不同。

歌剧与音乐剧的最本质差别是艺术理念的差别,换句话说,就是艺术类别和目的的差别。

歌剧归属于音乐艺术(美感第一,主题第二)的范畴,而音乐剧归属于戏剧艺术(主题第一,美感第二)的范畴。

歌剧是为了唱歌而讲故事说主题,而音乐剧是为了讲故事说主题而唱歌。

歌剧“歌”是主菜“剧”是小菜。

音乐剧“剧”是主菜“音乐”是小菜。

至于唱法啊表现啊什么的,都是基于这个大前提下的。

从表演上展开举个例子。

在演出中,音乐剧是声乐选择为表演选择让路,而歌剧是表演选择为声乐选择让路。

这个“让路”并不是说“不要”,不是说歌剧演员不需要表演,音乐剧演员不需要唱功。

而是在冲突的时候,谁优先的问题。

比如,在歌剧中,如果一个下跪的动作会影响歌手唱到high C,那么即使这个动作对塑造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很难采用,因为歌剧是声乐优先。

但是在音乐剧中,这个下跪动作更好地塑造了角色,更容易被采纳,因
为音乐剧是表演优先,high C不圆满往后放(核心概念还是音乐艺术VS戏剧艺术)。

这里的《悲惨世界》,举25周年为例,酒店老板德纳第的扮演者马特·卢卡斯其实声乐功底不好,但是它的沙哑的声线尤其适合德纳第的小人物感觉,一些高音他唱不上去,于是就用假声替代,也别有一番俏皮风味。

德纳第的“声音”并不“好听”,但是由于他“表演”契合,不好听的声音恰好塑造了人物,所以他依然是这个角色的绝佳扮演者。

(另外一个音乐剧表演优先的例子是《1776》中富兰克林的扮演者。

大家可以看电影去体会。

)这种情况在歌剧中似乎很难出现。

相反的,很多歌剧演员,唱功扎实优美,但是演技很基本(或者说,对于音乐在剧中的作用理解不用,这里从音乐剧表演的角度上,暂时归为“基本”)。

我的音乐老师举过帕瓦罗蒂的例子。

有一幕就是他一边唱一边随着音乐挑眉毛,这在音乐剧表演中是很不被允许的,是绝对的拙劣表演。

音乐剧表演中音乐、节拍,都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有角色(参见Ramin Karimloo 和Sierra Boggess 在日本魅影首演后的一个采访),“重表演”决定了音乐剧演员不能“随着音乐打拍子挑眉毛”什么的,他们不是在听歌……
再说麦克风什么的问题,确实如大家所说,歌剧不用麦,音乐剧多用麦,但是,这不是两者区别的根本核心,而是根本核心的一种外在表现。

从角色塑造的角度上,你认为皮条客在唱《美国梦》的时候是应该吼的吗?气息足的吗?还是自言自语偶尔有低沉的喉音的?如果他吼的话,他的角色感觉变了吗?那么他如果不吼,小声言语,能对塑造角色更有利的话,是不是应该给他个麦呢?反之,《今夜无人入睡》的“得胜利”,你能接受一个大belt吗?能接受声音损失吗?还是希望是越纯粹越好的人声?那么你会给他个麦或者改变唱法吗?再换句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我让一个歌剧演员对着麦克风唱一首歌剧
选段,那么它就变成了一首音乐剧的歌了吗?显然不是。

外在工具的差异不代表内在理念的差异。

至于提到运作模式的,商业化非商业化什么的,我就不说了。

基本都是常识错误。

商业歌剧很多,非营利音乐剧也很多。

就我在上学的旧金山湾区,200多个戏剧公司95%都是非营利的。

世界上什么都有营利和非营利的。

营利和非营利的差别就是一个挣了钱给投资商,一个挣了钱反用于组织发展和组织目的。

我们这里在讨论的是艺术类别差别,不是某种艺术挣了钱,用在哪儿。

之后看到 @Phil 对这段的反驳,我是极其不赞同的。

“戏剧公司”制作的“音乐剧”和“音乐剧公司”制作的“音乐剧”不是一个东西吗?百老汇的《1776》和ACT的《1776》和SHN 的《1776》不是一个艺术类别?只有百老汇和SHN的叫“音乐剧”ACT的就只能叫“戏剧”?这肯定不是啊。

对于两个事物的定义差别不能用这个思路啊。

“音乐剧”也是“戏剧”的一部分啊。

哪儿有割裂“音乐剧”和“戏剧”之分啊,“音乐剧”和“话剧”拿来平行才好啊。

之后要谈整个产业情况,证明“产业是营利性的”。

那我们就把营利性音乐剧和非营利性音乐剧的产业状况拿来比一比?举Equity Contract的分类吧,职业的Equity Contract有这些plan: 99 Seat Theatre, ANTC, BAT, Business Theater, Cabaret, Casino, CAT, CORST, COST, Dinner Theater, Disneyworld, HAT, LOA, LORT, Midsize Theaters, Mini, MSUA, NEAT, NOLA, OAT, Off-Broadway, Outdoor Drama, Disney Production, League Production, RMTA, Showcase-NY, SPT, TYA, URTA, WCLO, Workshop, etc. 这里面多少不是501(c)3的,嗯?百老汇占了“美国职业音乐剧”的多少?如果只说百老汇只说西区,那么英美多少“职业音乐剧”是被
忽略的?英美职业音乐剧产业,绝对是一个以大量非营利剧团和极少量营利剧团组成的产业,说出大天都是。

之后我就觉得,现在很多东西做不活,并不是我们过分地“重视艺术”,需要“叹气”,恰恰是我们没有剖开所做艺术中的很多细节和理念,很多定义不求深解,导致我们并没有回答我们做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哪些点吸引了观众,什么那么有魔力,就急着先把东西卖出去。

而这些“是什么”的元素都要回归“艺术性”,而不是“商业性”,因为研究的是本体。

所以我认为,如果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制作人,我可能更愿意首先踏踏实实地加深我对我所做的艺术本体的理解,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后再卖,那时候不一定会卖的少。

说回来,《悲惨世界》在编写和实践上无疑是音乐剧。

因为这是一部重演轻唱的作品。

(但不是忽略唱!只是实在要选一个,选谁的问题。

)而之所以《悲惨世界》是一部著名的受到喜爱的作品,是因为它的唱和演都很极致。

当然,再次强调,如果减弱一个,是唱,不是演。

所以它是音乐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