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晋中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 . 秋天到了,公园里蜂围蝶阵,原来是桂花开了。

D . 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2. (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奋勇杀敌、收复中原,为国建功立业的夙愿及老来壮志未酬的感慨。

B . 上阙是由现实转入梦想,下阙是由梦想中的战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夙愿,再回到现实。

C . “醉里挑灯看剑”的大致意思是:酒醉时把灯挑起来观看宝剑。

D .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政治上失意后闲居信州时所作,从词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写给好友陈亮的。

3.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 . 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C .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 .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4. (2分)《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 . 东京
B . 北平
C . 横滨
D . 绍兴
5. (2分)(2017·莒县模拟)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C . 《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D . 《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分)
6. (2分)(2012·三明)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我是一缕蒸汽,飘在所有透明的空间里。

随着摇曳的落叶摇曳,随着飞舞的粉蝶飞舞,随着消散的清风消散。

用自己的躯体,融入所有的灵魂。

我化作一滴水,晶莹中折射七彩的幻想□偎依在荷叶上,滚动着为蜻蜓吮吸点点□匍匐在道路间,袒露着享受日光的洙浴□静立在红花中,融化着感受阵阵花香。

用自己的躯体,感激所有的生灵。

我凝结成一条溪,蜿yán中带给生命无限的活力。

幽暗的绿苔藓悠闲地梳洗,趟过了草地。

醇香的黑土地忙碌地酝酿,跳过了山涧,在清澈的小石板里自由地徜徉。

用自己的身躯,欢唱所有的歌谣。

我汇聚成一条河,奔腾中释放。

心中禁锢的豪情,跨越了高峻的山脉,征服了险峻的峡谷,踏平了肥沃的平原。

用自己的身躯,铭记所有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错,那就是迷人的大海。

大海就是一个梦幻的王国。

碧波万里的纯cuì山永远倾慕迷人,五光十色的光影永远沉醉心底。

可我却没有汇成大海,只把它当做一个心中美好的梦,一方心中最后的净土,佛陀般虔诚的信仰。

(节选自刘连《我若成水》,有改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字母)
yán cuì________
(A.róng B.1óng)________
(A.shǔn B.yǔn)
蜿________纯________融入吮吸
(2)
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我化作一滴水,晶莹中折射七彩的幻想________偎依在荷叶上,滚动若为蜻蜓吮吸点点________匍匐在道路间,袒露着享受日光的沐浴________静立在红花中,融化着感受阵阵花香。

(3)
联系上下文,选出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一项()
用自己的身躯,铭记所有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蒸汽,小溪,清露,长河,似乎我的世界还缺一抹色彩。

B . 清露,蒸汽,长河,小溪,似乎我的世界还缺一抹色彩。

C . 清露,蒸汽,小溪,长河。

似乎我的世界还缺一抹色彩。

D . 蒸汽,清露,小溪,长河,似乎我的世界还缺一抹色彩。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名句积累。

(1)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3)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

(4)《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因忧国伤时并且思乡而形容苍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8. (10分)(2016·泰州模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②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③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_____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1)
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填上文中的“我”所背诵的书名。

(2)
这几段文字所在的文章是《五猖会》,作者是________。

这篇文章被收入了散文集《________》
(3)
文章前面写到:“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可这几段文字中却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到了东关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9. (20分)(2018·深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
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10. (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当语言死亡时……(有删改)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至90%则在未来的二百年间灭绝。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图表(见下图),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国家濒危语言数量存在区别。

中国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五十六个民族现有大约130种语言,其中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20多种语言处于濒危境地,
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等都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

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

比如中国曾有1000万左右满语人,但如今能说满语的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离世,满语将彻底死亡。

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了,人们都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

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和搭配的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都更伟大。


⑥有关专家认为,导致语言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本族语的人数太少,加之地区经济落后和自然环境欠佳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

但也有人认为,语言本身就有优劣,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

⑦哈里森教授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

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不同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⑧据统计,世界上几乎80%的人集中使用主要的83种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医学、植物、历史、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就如同失去了一个宝贵的“人类知识库”。

⑨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呼吁,希望各国政府努力拯救语言文化遗产,以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谈到她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时说:“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

”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1)
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填入第⑦段横线处,使文意连贯。

A . 的确,语言本来就存在优劣。

B . 那么,语言的优劣如何界定呢?
C . 不过,语言的优劣需要严格判断。

D . 那么,语言到底有没有优劣呢?
(2)
第③段作者运用列图表的方式直观而准确地补充了文本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①

②。

(写出两点即可)
(3)
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④节通过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满语即将消失的事实,引人深思。

B . 第⑤节哈里森的一番话让我们认识到不应该忽视语言的价值和伟大。

C . 根据第⑧节可知,很多语言从未有过文字记载,因此存在意义不大。

D . 文章结尾告诉我们:语言死亡所带来的历史、文化等的损失并不可怕。

(4)
选文的题目“当语言死亡时……”意蕴丰富,请你根据上文,在省略号处补上一些内容,写出语言死亡带来的后果。

当语言死亡时,。

(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前不久,《申》报刊登了一则新闻:
“浦东南路华丰路到了,请配合从后门下车,当心开门。

”近日,785路公交车上,一段不足5秒的上海话报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连声说好,希望推广,而有人则颇有微词,认为多此一举,甚至有人觉得“785路用上海话报站,是歧视外地乘客”。

事实上,785路试行的是三语报站,但上海话报站所引起的争议,还在继续。

假设你是浦东上南公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对785路沪语报站一事进行解释,回应人们的质疑。


;②
;③。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1.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武恭公德用①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

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② ,乃罢枢密③ ,出镇④。

又贬官,知随州。

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

久之,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

”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一直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注释】① 王德用,北宋名将,谥武恭。

②以为言:意思是弹劾王德用。

③枢密:宋朝中央政府高官。

④出镇:出朝廷,镇守外地。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②久之,道辅卒()
(2)
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道辅在工作的时候谈论其他事情,难道妨碍我了吗?
B . 孔道辅在自己的职位上说职责内的事,怎么是害我呢?
C . 孔道辅在自己的官职上说相关事情,莫非他是想害我?
D . 孔道辅在安排职务的时候说到其他事情,难道要害我?
(3)
王德用被贬之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
(4)
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武恭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 (2017七上·江都月考) 阅读薛涛的《送友人》诗,完成小题。

水国蒹葭①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②如关塞长。

【注】①蒹葭: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②杳:遥远
(1)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________”一词相照应,描绘了秋天夜晚的________特点。

(2)全诗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填一种即可),表达了诗人________情感。

八、作文 (共2题;共6分)
13. (5分) (2017七下·临沭期末)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硕果累累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14. (1分)(2015·武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

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

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

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

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分)
6-1、
6-2、
6-3、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7-1、
7-2、
7-3、
7-4、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8-1、
8-2、
8-3、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1-1、
11-2、
11-3、
11-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1、
12-2、
八、作文 (共2题;共6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