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规定
一、基本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一般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
初始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1.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按应
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股权投资换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如涉及补价的,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4.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
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三)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当保持不变。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
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
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应当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股资企业的
净利润除外,如承包经营企业支付的承包利润、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作为负债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得的部分,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享有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计算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以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后发生的净损益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五)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当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本办法的规定摊销,计入损益。
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权、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改按成本法核算,并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其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六)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股权投资划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短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拟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调整至短期股权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七)处置股权投资时,应将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八)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检查,如果长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会计科目设置
企业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并在本科目下设置“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科目,核算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等。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
本科目应分“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和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应当在“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等明细科目,对因权益法核算所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的增减变动因素分别核算和反映。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股票投资”科目,核算企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包括流通股和法人股)的方式向被投资企业投入的长期资本。
与短期股票投资不同的是企业作为长期股票投资而购入的股票目的是在较长时期内取得股利收益或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使被投资方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来为实现本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服务。
本科目应按被投资企业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股票投资的价值。
“其他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除股票投资以外,向其他企业投入的长期资本。
本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其他股权投资的价值。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1.企业认购股票付款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费用),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
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科目,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企业以其他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如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投出的资产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按第十三章的规定处理。
4.企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第十四章的规定处理。
(二)成本法的核算
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当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
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三)权益法的核算
1.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有差额的,应当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取得投资时,企业应按初始投资成本高于应享有取得日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取得日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时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
目;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的应分享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如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计算的应分担的份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被投资单位因增资扩股而增加的所有者权益,企业
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等增加资本公积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4.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5.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
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或借记有关科目。
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并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其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新的投资成本。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应冲减新的投资成本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按应确认收益的金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6.企业处置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7.企业管理当局改变投资目的,而将短期股权投资划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确定的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