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科之神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百科之神农
神农,神农,又称炎帝、农皇,姓姜,名魁。
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距今约4700年原始农业社会的首领,在位一百二十年。
与传说人物燧人、伏羲合称“三皇”。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之传说。
神农历来被视为药物的发现者和使用者,尊奉为中国医药学之创始者。
正因为如此,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
[远古]炎帝神农氏
姓名:伊耆,姜
别名:神农氏,烈山氏
民族:华夏
职业:部落首领
国家:中国
地区:湖北随县
籍贯:湖北随县
生辰:古历四月二十六日
神农氏,,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
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神农氏,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
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
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
”故曰:“炎帝”。
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龙河马图神其应,洩阴阳之秘,奥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
历象以兴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结绳(指燧人氏结绳记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传无怀、葛天、女娲至伏羲,继承基业),为礼道重人伦,作二十五玹之瑟,龙师纪官。
始庖厨,倡六兽,之先帝也。
端拱于上,朱襄诸臣分理于下。
呜呼,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
”因为当时为禅通纪十九氏时代,故伏羲氏禅位于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
所以有“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之论。
综上所述,炎帝即朱襄氏,朱囊氏即炎帝也,为一个人。
据《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给以充分认可”。
《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
”从此句之意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战国策》记载神农攻打补遂是可以考据在中国境内的最早战争。
在据《古史考》载:“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给以明确提出,朱襄史都于邑地陈(指陈州)。
又据《寰宇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给以指明了地点,在当时的陈州的柘城。
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县,在县城东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
当时属陈州辖区,而现在
属商丘,故曰:“炎帝神农氏都于商丘。
”据《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
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
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
”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
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
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
其后临魁六帝都称炎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
炎帝神农氏,尽管后来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因为他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德高望重,很可能卒后,人们把他运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岗寺有朱襄陵,后建祠以供世代祭祀。
五千多年来,口碑至此,丰碑至此。
周武王封神农的后代于焦。
神农涧在河南省-温县。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卷三一:“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
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
”唐代吴玉斗诗云:'坎水是从一画生,辟来古涧润温城。
……久待两岸藏仙药,认识尚须眼有睛'。
温县周围古属怀庆府,盛产的地黄、菊花、牛膝、山药素为上品,世称'四大怀药'。
赤帝即“炎帝”。
《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
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此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
铲草兴锄传说,神农时种庄稼,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
”后来,人们变懒了。
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
草也不死了。
没办法,人们拿铲子铲草。
地晒干了,铲草费力气。
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比铲着得劲。
从此有了锄。
神农氏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他,便是以“大德”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
十毒”,是神农氏的大德的完美写照。
为了怀念他,旧时的药铺里,常挂着一幅画像,那是一个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的人,他就是“神农氏”。
神农氏
一、炎帝神农氏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
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二、神农氏的历史传说
头顶一颗珠
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
毒蛇一起向神农氏扑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神农氏于死地。
神农氏寡不敌众,终被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
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
”王母娘娘闻听呼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神农氏。
毒蛇见到了王母的使者青鸟,都吓得纷纷逃散。
青鸟将仙丹喂到神农氏口里,神农氏逐渐从昏迷中清醒。
青鸟完成使命后翩然腾云驾雾回归。
神农氏感激涕零,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
神农氏仔细一看,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全消,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
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
茶叶
神农氏尝百草时,随身带着一只能看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帮
助他识别药性的活“仪器”———獐鼠,又名“獐狮”。
民间有“药不过獐鼠不灵”之说。
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
神农氏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鼠吸吮了青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
神农氏摘下青树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
神农氏教人们种了这种青树,它就是现在的茶树。
这就有神农架民间传唱着“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
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
嫩叶做茶解百毒,每家户都喜爱”的山歌。
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氏
我们现在都把华夏族称为炎黄子孙。
黄是黄帝;炎是谁呢?是指“炎帝”。
炎帝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大部分神话传说中称他为“神农氏”。
他也是一位传说中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过不世功勋的人物。
神话中讲得最多的是炎帝对我国农业耕作的发明。
《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炎帝还有一件伟大的功劳,是发明了医药。
在神话传说中,他颇有些舍己为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
神农氏还教给人们通商交换:“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些传说都是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说明他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之祖。
四、死因:相传一日,他尝草时误食一毒草--穿肠草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