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5: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题目是: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这五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全面贯彻了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的要求,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本课内容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这节课以当今世界激烈的高技术竞争为背景,讲述了863计划制定的经过、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和已取得的成果,并以信息技术领域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展开介绍。
重点是863计划的制定,难点是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讲课过程中贯彻“开拓视野、注重体验、团结协作、化繁为简”的教学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领域、目前取得的成果;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课前预习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和应用材料的能力,并锻炼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和“中学生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查找材料,使学生掌握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2)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利用图片了解历史、表达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863计划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觉抵制网络带给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知——理解——化繁为简”的历史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依据本课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对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一)课前预习,搜集材料
学生课前作好准备,在小组交流后,归纳、汇总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书面材料,以此锻炼学生整理材料、语言表达、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突破难点
导语:这节课,继续我们的科技之旅,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精确性。
让我们先来追寻世界科技发展的脚步吧!(演示课件)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达到开拓学生视野、体验论断、引出内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为突破难点,做如下板书设计:激烈的竞争
抢占科技前沿
历史的警告时代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中国家
经济、科技有待发展863计划
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分析,既形象又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讲台;给出材料,为学生搭建获取知识的展台;再给出更多的鼓励,为其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最后,留给自己一座平台,并用专注的目光注视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下面我结合课件,具体讲述我是如何体现上述教学理念的。
1、863计划
(1)由来:展示四位老科学家的图片、提出的建议及邓小平的批示,使学生体会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2)领域:①学生回答问题,展示预习材料,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学生预习效果。
②教师展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资料,并展示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图片,加强学生对863计划研究领域的认识,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体会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精确性,感受“科技与我们同行”,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对其他领域的了解,以“试着辨认”的形式要求学生说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组织小组讨论:863计划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好处。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学生在微机课上已经了解过了,在此展示这些图片,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历史、表达历史的能力。
(2)应用:①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主要是激励学生踊跃发言,谈谈网络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再次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②组织讨论:中学生如何正确面对上网。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之后,教师提供“全文知识点小结”,帮助学生回忆教学过程,再度感知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当学生凝神思考之既,教师说出本课歌谣:(一)863计划成就大,生物、航天、自动化。
信息、激光、新材料,能源、海洋也开发。
(二)因特网,数字化,上网便能知天下。
负面影响要抵制,健康向上人人夸。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快速记忆本课内容,并体会“由感知到理解到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4、练习设计
由基础知识训练到发展思维训练题的设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帮助好友之后的快乐。
5、主题升华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面对这样的挑战,你准备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以此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今后改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