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先教好初中文言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为先教好初中文言文
作者:邹远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7期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文言文读背教学,也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索然无味。

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乐学文言文,我觉得应该“以读为先”教学。

一.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意义
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不大理解其内容,接着再读,会一遍比一遍强。

当学生能把一篇文章读得很熟练,甚至能背诵下来时,对文章的认识就已经有了一种飞跃。

此时,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会使学生的认识完全上升到理性阶段。

朗读和理解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完全符合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二.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方法
读,学习文言文第一大法,学生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将文言文视作是“天书”,深奥难懂。

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作为老师要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多多,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诵读、默读等,但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教师要通过录音机、教师示范等形式给学生真实的感受。

例如《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一句中“於”不读“yū”而读“wū”,《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应读“fú”,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中举不胜举。

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老师的范读更显必要,通过范读,能让学生把握好音节停顿,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在老师范读后,学生记忆加深,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解进行默读,读懂后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并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用抽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督促学生熟读课文。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读多了,读熟了,就能理解大意。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信心,而且提高了课堂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三.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技巧
美学家朱光潜说:“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的节奏,从声音的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关于文言文教学,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读,而且要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比着读,甚至在音乐声中读,达到朗读要准确、流利,背诵要正确、熟练。

第一,明确文句诵读方法。

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他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

无论文言还是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

让学生认真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还可以使学生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吐字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并帮助学生克服误读和落读。

第二,掌握朗读语速缓急。

例如《口技》一文中,口技人所表演的三个声响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一家人深夜由睡到醒”,而第二场景是“这家人再次入睡”。

读到第二个场景时语速就该放缓,正如作者所说“宾客意少舒”。

可到全文高潮部分,第三个场景“这家人附近的一场大火灾”时,语速要突然加快,朗读的语调也该提高,以体现场景的危急和混乱。

正如作者所说“宾客奋袖出臂,几欲先走”。

可以这么说,口技人表演这三个声响场景的朗读技巧是波浪型的,小有波浪,到风平浪静,到惊涛骇浪。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先”,还要鼓励学生“立足课内,向外延伸”,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