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烟田斜纹夜蛾发生动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烟田斜纹夜蛾发生动态研究
摘要通过诱集成虫和调查田间卵量的方法对烟田斜纹夜蛾发生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烟田斜纹夜蛾成虫有2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蛾量较少;第二个高峰期在6月上旬,蛾量较多。

关键词烟田;斜纹夜蛾;频振式杀虫灯;性诱捕器;发生动态;福建省
福建烟区的耕作制度多为烟稻轮作,因此烟草移栽早,6月前后便开始采收。

近年来,在烟草旺长期后,田间斜纹夜蛾大量发生。

成虫将卵成块产在叶片背面,孵出的幼虫3龄后扩散到卵块周围的烟株上[1-2],取食烟株中、上部将要成熟的烟叶,造成连片烟株中、上部烟叶失去经济价值(见图1)。

为了掌握烟田斜纹夜蛾发生情况,有效地控制烟田后期斜纹夜蛾危害,2006年,我们采用诱集成虫,结合调查田间卵量的方法,对烟田斜纹夜蛾发生动态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筒型诱虫笼:筒高200mm,直径110mm,菱形进虫孔8个,浙江省植保总站生产。

盛虫器:空矿泉水瓶(容量约560mL型)。

诱芯:杯状,高9mm,直径10mm,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

光控型频振式杀虫灯,河南省汤阴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竹竿、细铁丝等。

1.2成虫诱集
2006年,在福建三明选择A、B两片烟田,两片烟田自然环境相似,彼此靠近,每片大约3hm2,烟草移栽期相同,栽培品种为翠碧1号。

A片设置斜纹夜蛾性诱捕器3个,每个诱捕器悬挂于1根竹竿上,进虫孔距地面高度为1.5 m。

诱芯用细铁丝悬挂于诱虫笼内,1笼1枚,每隔20d更换1次诱芯。

盛虫器内装
1/4~1/3体积清水并加入少量洗衣粉(约0.2%)。

每天将盛虫瓶中的虫子和水一并倒至水杯中,捞出虫子并统计记载,将水倒回盛虫瓶中继续使用,清水及洗衣粉更换视具体情况而定。

B片设置频振式杀虫灯3盏,每天收集、记载斜纹夜蛾成虫数量。

1.3烟田卵块调查
分别在A片(性诱区)和B片(灯诱区)按平行跳跃式确定10点,每点挂牌标记10株,自斜纹夜蛾成虫始见后3d起,每隔3d查1次,系统调查每株烟上的卵块数。

2试验结果
2.1烟田斜纹夜蛾成虫发生动态
性诱捕器诱到斜纹夜蛾成虫的首日为4月24日,频振式杀虫灯诱到斜纹夜蛾成虫的首日为4月27日。

由此看来,福建三明烟田中斜纹夜蛾成虫在4月下旬开始发生。

性诱捕器和频振式杀虫灯每5d的诱蛾量经整理见图2。

从图2可看出,烟田斜纹夜蛾成虫有2个明显的峰期:一个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蛾量较少;另一个在6月上旬,蛾量较多。

性诱捕器比频振式杀虫灯诱蛾高峰日早2~3d。

2.2烟田斜纹夜蛾卵的发生动态
从4月27日开始,每隔3d调查1次斜纹夜蛾卵块数,卵块记载后立即除去。

灯诱区和性诱区中挂牌标记的100棵烟株,每次调查的卵块数见表1。

因6月14日后,烟草收获接近尾声,没有继续调查,5月9日前几次调查的卵块数为0,故表1为5月9日至6月14日的数据。

从表1来看,灯诱区和性诱区田间斜纹夜蛾卵的发生只在6月10日前后有一高峰期。

图3是灯诱区和性诱区斜纹夜蛾卵量每次调查的累积图,图中反映两片烟田斜纹夜蛾卵的动态规律相近,即5月中旬前田间卵量少,5月中旬后田间卵块数逐渐增多。

2.3烟田斜纹夜蛾卵与成虫的动态关系
性诱区斜纹夜蛾卵的出现是在诱到蛾子后21d;灯诱区斜纹夜蛾卵的出现是在诱到蛾子后12d。

灯诱区和性诱区斜纹夜蛾成虫的第一个高峰期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卵高峰期,烟田斜纹夜蛾卵的高峰期只出现1个,与成虫第二个高峰期几乎重叠。

3分析与讨论
(1)本次试验结果为性诱捕器比频振式杀虫灯诱到斜纹夜蛾成虫的时间早3d。

其原因可能是性诱捕器诱到的均为雄虫,雄虫一般比雌虫羽化早,刚羽化的雄虫对异性分泌的性激素比对其他刺激源具有更强、更直接的趋性。

(2)性诱区和灯诱区斜纹夜蛾成虫都出现2个高峰期,灯诱区第二个高峰比第一个高峰小,性诱区第二个高峰比第一个高峰大。

主要是第二个高峰期时正逢多阴雨天气,影响了频振式杀虫灯的诱蛾效果,而性诱捕器诱蛾效果受气候因素影响小[3],故性诱捕器的诱蛾结果比较符合田间实际情况。

(3)频振式杀虫灯对多种农林害虫都有诱杀效果[4],作为害虫的防治手段已在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应用[5]。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的第一个高峰期蛾量少,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后,卵量少且出现时间推迟,没有形成峰期;在斜纹夜蛾成虫的第二个高峰期,由于蛾量大,虽然诱杀了部分成虫,但田间仍有一定数量的卵块。

究竟频振式杀虫灯能使田间虫口减退多少,因没有在非灯诱区进行斜纹夜蛾卵或幼虫调查,不能确定。

另外,斜纹夜蛾卵的调查是在灯诱区和性诱区进行的,因此烟田斜纹夜蛾卵的发生动态以及卵与成虫的动态关系不能完全反映烟田自然情况。

(4)从图2、图3来看,频振式杀虫灯的诱蛾量是性诱捕器诱蛾量的48.8%,而灯区的卵量则是性诱区的1.26倍。

因此,若用于单一害虫的防治手段,性诱捕器比频振式杀虫灯更有效[6]。

4参考文献
[1] 胡坚.斜纹夜蛾为害烟草情况调查及防治[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1):70-71.
[2] 贤小勇.烟草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1995(4):175-176.
[3] 王方晓,程新胜,杨可辉,等.斜纹夜蛾的诱集及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 ,34(19):4968-4969.
[4] 刘友文,谢小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与黑光灯诱杀马尾松毛虫效果比较[J] .中国森林病虫,2002,21(S):23-24.
[5] 唐济民,于志文.频振式杀虫灯与其他灯光诱杀器械之比较[J].中国棉花,1995,22(6):34-35.
[6] 韩兰芝,翟保平,张孝羲,等.甜菜夜蛾在太仓菜田的发生与危害特征[J].昆虫知识,2003,40(2):136-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