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9·青海)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冰雪融化
C . 蜡烛燃烧
D . 铁水铸锅
2. (2分)(2018·南岗模拟)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若在楼房内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站立姿势快速跑离火场
B . 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用黄油涂在自行车链条上
C . 内衣沾有油污,用厨房洗涤剂清洗
D . 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
3. (2分)(2017·苏州模拟)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加热液体
4. (2分) (2018九上·桥东期末)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O2能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B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D .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常用于厨房中洗去油污
5. (2分)(2017·同安模拟)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B .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 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D . 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6. (2分)(2020·三水模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体温,下列有关体温计里面的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Hg+2
C .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 . 氧化汞的化学式为HgO
7. (2分)(2018·海南模拟)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
A . 二氧化碳
B . 氢氧化钠
C . 稀硫酸
D . 氯化铵
8. (2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 火山爆发
B .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C . 动.植物的呼吸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
9. (2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 . 用回收的地沟油作为食用油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存时间
C .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D . 把用废弃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添加到果冻、酸奶等食品中
10. (2分)(2017·聊城) 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 . 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 .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 . 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11. (2分) (2018九上·金山期末) 常温下测得一些食品和日用品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 苹果汁:3.0
B . 鸡蛋清:7.8
C . 西红柿汁:4.4
D . 肥皂水:9.5
12. (2分) (2019九上·成都期末)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D .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13. (2分)(2018·广州模拟) 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

下列关于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草酸中氢、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B . 1个草酸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
C . 180g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D . 草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4. (2分) (2018九下·徐汇期中)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图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 图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图3中 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 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15. (2分)(2017·平南模拟)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编号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
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
发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6. (2分) (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 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17. (2分) (2018九上·武冈期中) 如果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你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 . 用湿抹布扑盖
B . 拨打火警119
C . 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 . 逃跑
18. (2分)某种有机化合物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4H2O+2C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R的化学是()
A . CH3COOH
B . C2H5OH
C . CH3OH
D . CH4
19. (2分)(2019·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 .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色固体
D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黑色固体
20. (2分)(2019·南昌模拟)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 .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 .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 (共5题;共42分)
21. (6分)(2018·呼和浩特模拟)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冶炼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1)根据图中数据和有关的化学知识,你认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
量 e.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2)利用孔雀石冶炼铜的主要反应:①Cu2(OH)2CO3 2CuO+H2O+CO2↑,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②2CuO+C 2Cu+CO2↑,该反应前后铜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
________。

(4)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

22. (3分)(2018·宜昌) 用化学符号表示:
(1) 3个钾原子________;
(2)氦元素________;
(3)已知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 ,则磷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3. (6分)(2016·潍坊)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____(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已知:2NH3+H2SO4═(NH4)SO4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
24. (23分) (2019八上·文登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河水是硬水的方法与现象为:________。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图2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___。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能量。

②图2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__。

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③小张从图2中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该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4)图3为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①物质A是过氧化氢,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③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④关于过氧化氢及其水溶液的部分描述如下:
a.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
b.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d.双氧水常用于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
e.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上述描述中,属于过氧化氢或双氧水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属于用途的有________。

从元素组成的角度看,过氧化氢和水的相同点是________。

二者性质有根大的差异,从微观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

25. (4分) (2016九上·监利期中)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H2 , HCl,H2O,NH3四种物质.
①从组成上看,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
②将其中的任意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进行比较,你认为它们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答一点);
(2)寻找规律和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请填空:
①CaCl2、Cl2、NaClO,KClO3中的氯元素是按________排列的.
②等质量的a.Fe、b.Na、c.Zn,按所含原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的序号顺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 (共2题;共13分)
26. (9分) (2019九上·北京期中)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选择依据是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
(4)若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选________装置,待氧气收集满后,停止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

(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7. (4分) (2016九下·巴州期中)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小东同学从装置A得到启发,在装置A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B来制取氢气,则B与A相比优点是________.
(3)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若隔离铜网改用铁丝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 (共1题;共6分)
28. (6分) (2016九上·南皮期中) 为测定一瓶标签破损(如图)的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10片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加入50g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试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g.
(2)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与简答 (共5题;共42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
答案:23-3、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