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5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又用 ..... .......... 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 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 2.光子的能量 E=hν,光子的动量 p
vB = 2m A v0 . m A mB
2. 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 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 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 体,简称黑体.右图空腔上的小 孔(不是整个空腔)可以看着黑 体. 3.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 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 向移动. (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三.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 1 )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 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 叫光电子.
m A mB v0 , m A mB
特例 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 A 的速度等于碰前 B 的速度,碰后 B 的速度等于碰前 A 的速度); (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总动能减小. 4 .子弹打木块模型:通常用此两式计算相对位移(或子弹射入的深度): mv0 =(m+M )v ,
Q fs相对 1 1 mv02 (m +M )v 2 2 2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 数越多(见上图右);②存在遏止电压: U C
h W0 (见上图右);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 e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 成的系统来说,总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 MV,通 常将此式转化为位移关系 ms =MS ; 二.量子理论的建立 黑体和黑体辐射 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 能量值 ε 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 ε 叫做能量子:ε= hν,h 为普朗克常数.
h
六.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1897 年汤姆生(英)发现了电子 ,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 (谁发 ........... 现了阴极射线?) 2.1909 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 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 α 粒子散射实验得到出乎意料 的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 ...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 . .α . 且有极少数 α 粒子偏转角超过了 90° ,有的甚至被弹回 ,偏转角几乎达到 180° . ..... 3.卢瑟福在 1911 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 个很小的核 ,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和几乎全部质量 都 ..... ...... 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 粒子散 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 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 10-15m)和原子 .. 核的正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七.氢原子的光谱 1.光谱的种类:(1)连续光谱,包含一切频率光波;(2)线状谱:只包含特定频率的光波, 不同元素的线状谱不同,又称特征谱线.(3)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 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 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 2.氢原子的光谱是线状的(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即辐射波长是分立的. 3.基尔霍夫开创了光谱分析的方法:利用元素的特征谱线(线状谱或吸收光谱)鉴别物质的分析 方法. 八.原子的能级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矛盾为:a、原子是不稳定的;b、原 子光谱是连续谱),1913 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 提出玻尔理论.
《选修 3-5》知识点清单
一.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定理: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 F合 t mv末 mv初 .注意矢量性,使用时一般要选择 一个正方向; 2.动量守恒定律: 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虽然外力和不为零,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 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打击;③某一方向上满足以上两条,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 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表达式 : m1v1 +m2 v2 =m1v1'+m2v2 ' , p p ' ,同样注意动量有方向,使用时一般要选择一个 正方向; 3.碰撞 (1)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动能损失最多;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特例 1: A、 B 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 设碰前 A 初速度为 v0, B 静止, 则碰后速度: vA =
1
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 0 =
W0 )时不 h
能发生光电效应; 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s. 2.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 ν 的光的能量子为 hν.这些能
量子被成为光子. 3.光电效应方程: Ekm h W0 (掌握 Ek/Uc—ν 图象的物理意义) 四.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1.1918-1922 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 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 2.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略大 ,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 . 3.光子的动量: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又用 ..... .......... 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 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 2.光子的能量 E=hν,光子的动量 p
vB = 2m A v0 . m A mB
2. 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 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 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 体,简称黑体.右图空腔上的小 孔(不是整个空腔)可以看着黑 体. 3.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 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 向移动. (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三.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 1 )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 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 叫光电子.
m A mB v0 , m A mB
特例 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 A 的速度等于碰前 B 的速度,碰后 B 的速度等于碰前 A 的速度); (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总动能减小. 4 .子弹打木块模型:通常用此两式计算相对位移(或子弹射入的深度): mv0 =(m+M )v ,
Q fs相对 1 1 mv02 (m +M )v 2 2 2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 数越多(见上图右);②存在遏止电压: U C
h W0 (见上图右);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 e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 成的系统来说,总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 MV,通 常将此式转化为位移关系 ms =MS ; 二.量子理论的建立 黑体和黑体辐射 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 能量值 ε 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 ε 叫做能量子:ε= hν,h 为普朗克常数.
h
六.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1897 年汤姆生(英)发现了电子 ,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 (谁发 ........... 现了阴极射线?) 2.1909 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 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 α 粒子散射实验得到出乎意料 的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 ...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 . .α . 且有极少数 α 粒子偏转角超过了 90° ,有的甚至被弹回 ,偏转角几乎达到 180° . ..... 3.卢瑟福在 1911 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 个很小的核 ,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和几乎全部质量 都 ..... ...... 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 粒子散 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 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 10-15m)和原子 .. 核的正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七.氢原子的光谱 1.光谱的种类:(1)连续光谱,包含一切频率光波;(2)线状谱:只包含特定频率的光波, 不同元素的线状谱不同,又称特征谱线.(3)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 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 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 2.氢原子的光谱是线状的(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即辐射波长是分立的. 3.基尔霍夫开创了光谱分析的方法:利用元素的特征谱线(线状谱或吸收光谱)鉴别物质的分析 方法. 八.原子的能级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矛盾为:a、原子是不稳定的;b、原 子光谱是连续谱),1913 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 提出玻尔理论.
《选修 3-5》知识点清单
一.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定理: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 F合 t mv末 mv初 .注意矢量性,使用时一般要选择 一个正方向; 2.动量守恒定律: 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虽然外力和不为零,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 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打击;③某一方向上满足以上两条,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 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表达式 : m1v1 +m2 v2 =m1v1'+m2v2 ' , p p ' ,同样注意动量有方向,使用时一般要选择一个 正方向; 3.碰撞 (1)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动能损失最多;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特例 1: A、 B 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 设碰前 A 初速度为 v0, B 静止, 则碰后速度: vA =
1
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 0 =
W0 )时不 h
能发生光电效应; 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s. 2.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 ν 的光的能量子为 hν.这些能
量子被成为光子. 3.光电效应方程: Ekm h W0 (掌握 Ek/Uc—ν 图象的物理意义) 四.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1.1918-1922 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 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 2.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略大 ,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 . 3.光子的动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