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时期验收评估四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图版选修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整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缘故: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要紧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8.结合材料,分析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0分)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一种恐怖的灾难——光污染。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组成了“彩光污染”。面对日趋严峻的光害,咱们莫非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阻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经济增加速度的快慢,阻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阻碍
解析:4.C 5.C 第4题,从图中可知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5题,致使环境污染最重要的缘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技术;经济增加速度的快慢,阻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二、综合题(共70分)
16.当都市里的人们陶醉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时,是不是意识到有一支“大军”正向咱们逼近,阻碍咱们的生活,危害咱们的健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回收利用垃圾,第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觉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无分类放置。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缘故的是(2分)( )
(4)有人假想在住宅小区周围成立小型生活垃圾燃烧厂,其流程如以下图。请将A:热量,B:搜集点,C:再利用;填在图中数码处。(3分)
解析:第(1)题,生活垃圾的回收需要居民的踊跃参与,此刻某些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够等是造成生活垃圾回收不能有效进行的重要缘故。第(2)题,从图中能够看出,三个垃圾搜集点均集中在中部,且靠近小河。如此做的不利后果是:较远的居民可能因为路远的缘故不肯把垃圾送到搜集点;垃圾在下雨时或在转运进程中的散落会对小河造成污染。因此,设置垃圾搜集点应使其尽可能散布均匀以提高利用效率,还要考虑是不是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等问题。同时,造型美观、设计精致的搜集点还能对居民小区起到美化作用。第(3)题,垃圾填埋后会在土壤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变,某些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P管伸入填埋坑下的地下水里,能够及时监测到垃圾是不是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第(4)题,生活垃圾通过搜集、分类后,能直接燃烧的垃圾进入燃烧厂;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直接进行供暖,也可发电提供电能等;燃烧后的固体残留物经加工后能够制成各类建筑材料。
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但也与必然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轻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2.最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天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缘故主若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食物的过度包装是致使城市垃圾排放量增加的缘故之一,如有的中秋月饼,包装过于富丽复杂,既花费了大量纸材或金属,又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据此回答8~10题。
8.食物包装纸或金属产生的垃圾属于( )
A.食物垃圾B.一般垃圾
C.打扫垃圾D.建筑垃圾
9.处置此类垃圾合理的方式是( )
A.回收B.燃烧
C.填埋D.生产有机复合肥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蚯蚓处置垃圾是一种通行的做法。蚯蚓吃垃圾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可用于花卉栽培及果蔬生产。在悉尼奥运会上,160万条蚯蚓为奥运村的垃圾处置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京郊区假设建5个蚯蚓处置垃圾的工厂,即可将垃圾总量减少40%左右。据此完成14~15题。
14.以下关于蚯蚓处置垃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趋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7.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利用量最多的国家,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抗击海水水面蒸发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解析:6.C 7.B 第6题, 欧洲和北美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机动车数量多,汽车尾气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第7题,大量含氮污水排入近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读图,回答4~5题。
4.对该图明白得正确的选项是( )
A.阻碍环境污染水平的要紧因素是经济增加速度
B.环境污染处置技术水平能够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5.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人口数量增加是致使环境污染最重要的缘故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转变的整体趋势,并分析缘故。(6分)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要紧方法。(4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水质好转。再从图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转变分析出水质好转的缘故。第(2)题,水质下降的缘故要紧与倾倒垃圾、废水排放、沿岸绿化少、淤泥过量有关,针对缘故可采取相应方法。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12.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可不能诱发灾害
1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进展的必然要求,以下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趋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已成为社会进展中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据此回答6~7题。
6.据卫星传回的全世界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域( )
A.大量利用氮肥有关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适应
B.居民天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右图是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搜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垃圾搜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解析:光污染要紧体此刻亮度过大、干扰正常的自然环境等方面,能够由此来分析危害;防治方法可从降低光污染和个体防范角度分析。
答案:危害:严峻损害人们的眼睛;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致使白天工作效率低;显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虚弱等不良病症的比例较高;“人工白昼”还会损害鸟类和昆空观测等。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份
解析:11.C 12.D 13.C 第11题,我国的煤炭品位低,含碳量较低,因此煤矸石产出较多。第12题,煤矸石大量长期堆放可能会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13题,用煤矸石做成煤矸石砖,是最适合的一种利用方式。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进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11~13题。
1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要紧缘故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超级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硕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份少
C.春耕播种,土地袒露
D.春运顶峰,交通流量剧增
3.我国以下地域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
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解析:1.A 2.B 3.C 第1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域,但在无风或轻风的天气时,这种扩散作用就比较微弱。第2题,春天我国北方地域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重大气污染程度。第3题,四川盆地工业比较发达,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且盆地地形无益于污染物的扩散。
解析:第(1)题,依照表中采样点环境状况,可知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要紧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第(2)题,大气中的PM2.5除阻碍人体健康外,对大气环境产生阻碍要紧包括云雾、降水、气温、污染大气等方面,注意抓住关键词“大气环境”,不能回答其他方面的阻碍。第(3)题,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能够从多个方面来回答,难度不大。
时期验收评估(四) 环境污染与防治
(时刻: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纳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若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那么主若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1~3题。
(3)“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置生活垃圾的要紧方式。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置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避免其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右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用意,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2分)( )
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搜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不是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避免过滤液渗入土壤
A.这种方式适合于工业垃圾的处置
B.费用较高
C.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处置方式
D.违抗了生物循环原理
15.蚯蚓垃圾处置场的成立,对环境产生的阻碍是( )
A.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B.产生有机肥料,增进物质和能量的再次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置垃圾的费用
解析:14.C 15.B 蚯蚓处置垃圾利用了生物的循环原理,优势是本钱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简便易行;缺点是蚯蚓处置的垃圾种类有限。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蚯蚓处置垃圾没有关系;D选项表述尽管正确,但不符合此题的题目要求。
答案:(1)B
(2)散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利用率;是不是便于居民利用;对小区景观的阻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阻碍;是不是污染环境;运输等
(3)C (4)①—B②—A③—C
17.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以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转变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峻)。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0分)
10.从源头入手,解决城市垃圾问题,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不利用不可分解的饭盒
B.利用清洁能源,用天然气代替煤炭
C.实行净菜进城
D.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解析:8.B 9.A 10.D 第8题,此类垃圾属于一般垃圾;容易错选为食物垃圾,应注意概念区分。第9题,由于此类垃圾中既有纸类又有金属,故应回收再利用;而燃烧、填埋垃圾造成资源浪费,金属不能生产有机复合肥。第10题,包装考究的商品,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大量垃圾,故无益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2)
甲
学校。东、北、西约1000 m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乙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 m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丁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 m有一热电厂。
方法:增强防治光污染的意识,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爱惜;采纳个人防护方法,主若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研究光的利用标准,专门是生活方面的标准;制订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标准。
19.(上海高考)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量的PM2.5可引发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 μg。
170
戊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较,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要紧来源。(4分)
(2)大气中的PM2.5除阻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阻碍?(5分)
(3)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能够采取哪些踊跃的举措?(6分)
缘故: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要紧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8.结合材料,分析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0分)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一种恐怖的灾难——光污染。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组成了“彩光污染”。面对日趋严峻的光害,咱们莫非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阻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经济增加速度的快慢,阻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阻碍
解析:4.C 5.C 第4题,从图中可知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5题,致使环境污染最重要的缘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技术;经济增加速度的快慢,阻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二、综合题(共70分)
16.当都市里的人们陶醉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时,是不是意识到有一支“大军”正向咱们逼近,阻碍咱们的生活,危害咱们的健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回收利用垃圾,第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觉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无分类放置。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缘故的是(2分)( )
(4)有人假想在住宅小区周围成立小型生活垃圾燃烧厂,其流程如以下图。请将A:热量,B:搜集点,C:再利用;填在图中数码处。(3分)
解析:第(1)题,生活垃圾的回收需要居民的踊跃参与,此刻某些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够等是造成生活垃圾回收不能有效进行的重要缘故。第(2)题,从图中能够看出,三个垃圾搜集点均集中在中部,且靠近小河。如此做的不利后果是:较远的居民可能因为路远的缘故不肯把垃圾送到搜集点;垃圾在下雨时或在转运进程中的散落会对小河造成污染。因此,设置垃圾搜集点应使其尽可能散布均匀以提高利用效率,还要考虑是不是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等问题。同时,造型美观、设计精致的搜集点还能对居民小区起到美化作用。第(3)题,垃圾填埋后会在土壤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变,某些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P管伸入填埋坑下的地下水里,能够及时监测到垃圾是不是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第(4)题,生活垃圾通过搜集、分类后,能直接燃烧的垃圾进入燃烧厂;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直接进行供暖,也可发电提供电能等;燃烧后的固体残留物经加工后能够制成各类建筑材料。
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但也与必然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轻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2.最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天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缘故主若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食物的过度包装是致使城市垃圾排放量增加的缘故之一,如有的中秋月饼,包装过于富丽复杂,既花费了大量纸材或金属,又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据此回答8~10题。
8.食物包装纸或金属产生的垃圾属于( )
A.食物垃圾B.一般垃圾
C.打扫垃圾D.建筑垃圾
9.处置此类垃圾合理的方式是( )
A.回收B.燃烧
C.填埋D.生产有机复合肥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蚯蚓处置垃圾是一种通行的做法。蚯蚓吃垃圾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可用于花卉栽培及果蔬生产。在悉尼奥运会上,160万条蚯蚓为奥运村的垃圾处置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京郊区假设建5个蚯蚓处置垃圾的工厂,即可将垃圾总量减少40%左右。据此完成14~15题。
14.以下关于蚯蚓处置垃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趋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7.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利用量最多的国家,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抗击海水水面蒸发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解析:6.C 7.B 第6题, 欧洲和北美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机动车数量多,汽车尾气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第7题,大量含氮污水排入近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读图,回答4~5题。
4.对该图明白得正确的选项是( )
A.阻碍环境污染水平的要紧因素是经济增加速度
B.环境污染处置技术水平能够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5.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人口数量增加是致使环境污染最重要的缘故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转变的整体趋势,并分析缘故。(6分)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要紧方法。(4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水质好转。再从图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转变分析出水质好转的缘故。第(2)题,水质下降的缘故要紧与倾倒垃圾、废水排放、沿岸绿化少、淤泥过量有关,针对缘故可采取相应方法。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12.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可不能诱发灾害
1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进展的必然要求,以下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趋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已成为社会进展中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据此回答6~7题。
6.据卫星传回的全世界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域( )
A.大量利用氮肥有关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适应
B.居民天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右图是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搜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垃圾搜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解析:光污染要紧体此刻亮度过大、干扰正常的自然环境等方面,能够由此来分析危害;防治方法可从降低光污染和个体防范角度分析。
答案:危害:严峻损害人们的眼睛;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致使白天工作效率低;显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虚弱等不良病症的比例较高;“人工白昼”还会损害鸟类和昆空观测等。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份
解析:11.C 12.D 13.C 第11题,我国的煤炭品位低,含碳量较低,因此煤矸石产出较多。第12题,煤矸石大量长期堆放可能会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13题,用煤矸石做成煤矸石砖,是最适合的一种利用方式。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进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11~13题。
1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要紧缘故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超级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硕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份少
C.春耕播种,土地袒露
D.春运顶峰,交通流量剧增
3.我国以下地域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
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解析:1.A 2.B 3.C 第1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域,但在无风或轻风的天气时,这种扩散作用就比较微弱。第2题,春天我国北方地域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重大气污染程度。第3题,四川盆地工业比较发达,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且盆地地形无益于污染物的扩散。
解析:第(1)题,依照表中采样点环境状况,可知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要紧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第(2)题,大气中的PM2.5除阻碍人体健康外,对大气环境产生阻碍要紧包括云雾、降水、气温、污染大气等方面,注意抓住关键词“大气环境”,不能回答其他方面的阻碍。第(3)题,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能够从多个方面来回答,难度不大。
时期验收评估(四) 环境污染与防治
(时刻: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纳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若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那么主若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1~3题。
(3)“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置生活垃圾的要紧方式。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置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避免其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右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用意,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2分)( )
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搜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不是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避免过滤液渗入土壤
A.这种方式适合于工业垃圾的处置
B.费用较高
C.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处置方式
D.违抗了生物循环原理
15.蚯蚓垃圾处置场的成立,对环境产生的阻碍是( )
A.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B.产生有机肥料,增进物质和能量的再次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置垃圾的费用
解析:14.C 15.B 蚯蚓处置垃圾利用了生物的循环原理,优势是本钱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简便易行;缺点是蚯蚓处置的垃圾种类有限。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蚯蚓处置垃圾没有关系;D选项表述尽管正确,但不符合此题的题目要求。
答案:(1)B
(2)散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利用率;是不是便于居民利用;对小区景观的阻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阻碍;是不是污染环境;运输等
(3)C (4)①—B②—A③—C
17.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以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转变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峻)。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0分)
10.从源头入手,解决城市垃圾问题,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不利用不可分解的饭盒
B.利用清洁能源,用天然气代替煤炭
C.实行净菜进城
D.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解析:8.B 9.A 10.D 第8题,此类垃圾属于一般垃圾;容易错选为食物垃圾,应注意概念区分。第9题,由于此类垃圾中既有纸类又有金属,故应回收再利用;而燃烧、填埋垃圾造成资源浪费,金属不能生产有机复合肥。第10题,包装考究的商品,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大量垃圾,故无益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2)
甲
学校。东、北、西约1000 m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乙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 m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丁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 m有一热电厂。
方法:增强防治光污染的意识,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爱惜;采纳个人防护方法,主若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研究光的利用标准,专门是生活方面的标准;制订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标准。
19.(上海高考)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量的PM2.5可引发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 μg。
170
戊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较,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要紧来源。(4分)
(2)大气中的PM2.5除阻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阻碍?(5分)
(3)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能够采取哪些踊跃的举措?(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