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干预措施的观察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药物
干预措施的观察性研究
周循;索璐璐;刘锦星;周徐慧;仇琳;李静洁;郑永超;劳蔚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4(22)3
【摘要】目的:研究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因素,探讨围术期药物干预对EA的影响。
方法:纳入2~12岁
在全麻下行光动力治疗颌面部鲜红斑痣的患儿270例。
收集患儿术前资料、患儿
及家长术前焦虑评分,记录麻醉用药情况、苏醒期疼痛及躁动评分(PAED评分)。
根据苏醒室PAED评分,将患儿分为EA组(PAED评分≥12)和非EA组(PAED评分
<12),比较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并进行校正回归分析,找出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
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EA组与非EA组在年龄、术前焦
虑状态、诱导期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拔管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矫正术前基线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诱导用阿片类药物芬
太尼/舒芬太尼(OR=0.03,95%CI:0~0.16)、右美托咪定
(OR=0.56,95%CI:0.33~0.95)是EA发生的保护因素。
矫正基线后对苏醒期不同用量艾司氯胺酮回归分析,发现艾司氯胺酮0.5 mg/kg(OR=0.16,95%CI:0.04~0.50)
和1 mg/kg(OR=0.07,95%CI:0.00~0.41)是EA的保护因素。
结论:颌面部鲜红斑
痣光动力治疗EA与年龄、患儿和家长的术前焦虑状态、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相关,诱导使用舒芬太尼、苏醒期使用艾司氯胺酮(0.5~1 mg/kg)可有效降低EA的发生。
【总页数】7页(P261-267)
【作者】周循;索璐璐;刘锦星;周徐慧;仇琳;李静洁;郑永超;劳蔚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05.4
【相关文献】
1.七氟烷联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
3.纳布啡与右美托咪定联合用药对鲜红斑痣患儿日间光动力治疗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4.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光动力治疗疗效观察
5.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非药物干预的范围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