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文言文阅读(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
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2分)
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王之蔽.甚矣()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 3 分》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罴①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

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罴(pí):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

②貙(chū):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

③寂寂:悄悄地。

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

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

⑤捽(zuó):楸住。

⑥搏:搏击。

⑦挽:拿来。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断3处)(3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1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C.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注释】①汤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
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14.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6.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五、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1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
(1)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19.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
①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

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 。

③白:使……露出白木。

2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齐使田忌将.而往将:率兵
B.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D.乃钻火烛.之烛:照亮
2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分)
(2)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3分)
七、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10分)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逆:谢:
24.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25.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八、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27.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2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9.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
3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
..其忧不堪
3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3.[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
语文专项集训(二十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