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谈美导读精品PPT1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创作简介: 作品创作于
1932年,在此之前,朱光潜写过一本《给 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 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在青年中 引起很大反响。
但这本书主要谈人生修养,没有充分表现 作者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 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 十三封信”为副标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写下了《谈美》。可以说,这是 《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作者把西方各种 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 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 语言来解读美学,让人读来津津有味。
六、 “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

自然
总结: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架构
原著解读:
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
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
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
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
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
人眼底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
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

结束语:
一部经典,一种心境!
留意生活,细细体味心境、宇宙、 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
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 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 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
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 能动人 。—— 《庄子 •渔夫 》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刘 备
毛泽东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 秒间就 停止了 自己吸 收的生 命和排 泄的生 命。只 有接受 批评才 能排泄 精神的 一切渣 滓。只 有吸收 他人的 意见。 我才能 添加精 神上新 的滋养 品。— —
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 何成就 都是刻 苦劳动 的结果 。
—— 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有几分 勤学苦 练是成 正比例 的。 —— 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 落之源 ,故自 觉心不 可无, 自贱心 不可有 。 —— 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 在劳力 上劳心 ,变可 得事物 之真理 。 —— 陶行知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 ,就没 有坚定 的方向 ,而没 有方向 ,就没 有生活 。 —— 托尔斯泰
一份尊崇,一份耐心!
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 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 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 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 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 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 心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五、美感与快感: 关键词:美感经验、直觉、反省、 感官刺激、功利目的、专注、欣赏 对象
维纳斯雕像和英国姑娘
原著解读:
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 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 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 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 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在这里朱先生 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 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 去看去理解。
《谈美》的内容导读
一、美感修养:
关键词:出世、免俗、无所为而为、道德 依托
流淌在心中的美
二、美感培养:
关键词:美感态度、超越和玩味、直 觉和形象 例如:一棵古松
商人:能做什么用 、值多少钱---实用的态度---善 植物学家:什么类、什么科---科学的态度---真 画家:观赏颜色、感受气概---审美的态度---美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 信心的 源泉。 —— 周恩来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 来的。 人的每 一步行 动都在 书写自 己的历 史。 —— 吉鸿昌
4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 休。一 息尚存 须努力 ,留作 青年好 范畴。 —— 吴玉章 5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 真学习 一点东 西,必 须从不 自满开 始。对 自己,“ 学而不 厌”, 对人家 ,“诲人 不倦”, 我们应 取这种 态度。 ——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 标,也 比漫无 目的地 徘徊的 人走得 快。 —— 莱 辛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 来才是 空虚而 平淡无 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 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 大海。 —— 华 梅
100、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 要我的 精力允 许我的 话,我 就要首 先为我 的祖国 服务。 ——《 巴甫洛 夫选集 》 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 糖衣炮 弹的侵 蚀,是 最难能 可贵的 革命品 质。 —— 周恩来
毛泽东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 (励志 古诗词 篇,附 出处) 51、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 比较地 聪明起 来了, 我们的 情就办 得好一 些。任 何政党 ,任何 个人, 错误总 是难免 的,我 们要求 犯得少 一点。 犯了错 误则要 求改正 ,改正 得越迅 速,越 彻底, 越好。
七、末篇: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关键词:珍惜生命、体味生活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
原著解读:
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好好珍 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 有价值,有味道!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 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 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 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 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 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 ,志不 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 不要怕 ,不怕 的人的 面前才 有路。 —— 鲁 迅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 (励志 古诗词 篇,附 出处)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 ,却是 一种学 习的过 程,我 们应当 在这过 程中, 学习稳 定、冷 静,学 习如何 从慌乱 中找到 生机。 席慕蓉 4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 醉生梦 死,枉 度人生 ,要有 所作为 。 —— 方志敏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 同时又 加上忍 耐精神 的人, 是非常 幸运的 。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我不能 腐朽, 我愿意 燃烧起 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98、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 一个人 的事业 也是这 样,他 的成就 绝不会 超过自 己的信 念。— — 林 肯 99、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 作气中 途绝不 停止是“ 气”,两 者合起 来就是 “志气” 。一切 事业的 成败都 取决于 此。 —— 卡内基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 不尊敬 。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 能够认 识到自 己的渺 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 对人的 态度, 把精神 放得轻 松一点 ,表情 自然, 笑容可 掬,这 样别人 就会对 你产生 喜爱的 感觉了 。 —— 卡耐基
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
四、移情作用:
关键词:宇宙的人情化、赋情于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以我眼观物,故万物皆着我色” 自己欢喜时,山河扬眉带笑;自己悲伤 时,花鸟叹气凝愁。
原著解读: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
水》里的一个小故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 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 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 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 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 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 关的。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 奶油泼 掉,别 因为犯 了一点 错误就 把一生 的事业 扔掉。 ——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 人们小 小的岛 屿,而 信念则 鞭策人 ,使人 勇敢面 对未知 的前途 。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 人,也 不是乞 讨者。 人的四 周充满 真正而 高贵的 财富— 身体与 心灵的 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 ,那么 我宁愿 自己被 烧死, 让从我 的火刑 堆上发 出的光 照亮这 漫长的 黑夜, 打开那 些紧闭 的眼睛 ,将人 类引进 光明
4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 一生中 有一分 热发一 分光, 给人以 光明, 给人以 温暖。 —— 萧楚女 4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 啡的功 夫都用 在工作 上了。 鲁 迅
4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 乌云掩 不住它 的光芒 。特别 是在今 天,和 平不是 一个理 想,一 个梦, 它是万 人的愿 望。 —— 巴 金 4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 国家着 想。— — 雷 锋
黄山古松
三、艺术和实际人生
关键词:距离、抛开物欲、“围城”心 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著解读: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
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 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 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 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 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 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 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