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迎春花》2篇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迎春花》 (2)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迎春花》 (2)精选2篇(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并学习《迎春花》这幅美术作品;
2. 培养学生对于色彩和线条运用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3.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迎春花》这幅美术作品的图片或投影片;
2. 色彩、线条、形状等相关的美术教具;
3. 彩色铅笔、彩色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色彩和线条的基本知识。

2. 出示《迎春花》这幅美术作品的图片或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20分钟)
1. 老师向学生讲解《迎春花》这幅美术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分析作品的色彩运用和线条构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作者的用意。

3.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三、实践(3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主题,可以是季节、动物、植物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选择的主题,可以在彩色纸上绘画或使用其他绘画工具。

3.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个人的风采。

四、分享和展示(10分钟)
1. 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解释其背后的意义和用意。

2. 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提问和评论,促进交流和思维碰撞。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品,在分享中发现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五、反思(5分钟)
1. 老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可以在作品后面写下自己对于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
这堂美术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迎春花》这幅美术作品,培养了学生对色彩和线条运用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学生在实践中也有了更多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并提升了彼此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分享和展示的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问和评论他人的作品,促进了交流和思维碰撞。

通过反思,学生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深入的思考和改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迎春花》 (2)精选2篇(二)
小班美术教案《迎春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迎春花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通过制作迎春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教学素材:纸、剪刀、颜料、画笔、颜色铅笔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摆放花朵装饰;
3.教学辅助工具: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春天和迎春花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问他们在春天里看到过什么花。

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迎春花的特点,包括花朵形状、颜色等,并与图片进行对比;
2.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迎春花,包括剪裁纸片、画花瓣和花蕊等步骤。

实践操作(20分钟):
1.教师分发纸片、剪刀、颜料、画笔等材料,引导学生按照示范逐步制作迎春花;
2.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剪刀、如何调色和画花瓣。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展示作品,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赞扬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再次强调迎春花的特点,并让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提醒他们今后可以用自己的创造力制作更多的美丽作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迎春花为主题,通过制作迎春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引入部分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春天和迎春花。

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了解迎春花的特点,并通过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展示与分享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享能力。

整堂课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制作迎春花的过程中体会到动手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课堂反思后期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和小游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