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交叉口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交叉口范围内停放车的情况 (5)行人流量
PPT学习交流
11
国外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1、美国HCM方法 (1)饱和流率模型 (2)通行能力分析模型 2、英国TRRL方法 3、澳大利亚ARRB方法
PPT学习交流
12
饱和流率模型
饱和流率是假定引道在全绿灯条件下,即 绿信比g/c为1.0的情况下,所能通过的 最大流量。
式中C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通行能力。 辆/h
S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饱和流率。辆 /绿灯小时
(g/T)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绿信比。
交叉口总通行能力:
CCi
PPT学习交流
19
交叉口饱和度
在交叉口分析中,指定交通流率与通行 能力之比(v/c)为X,称该值为饱和度。
Xi V Ci SiVg i TivsigTi
C右=3600/t右 (辆/h)
PPT学习交流
35
注:t右为前后两右转车辆连续驶过停车线 断面的间隔时间,大小车各半时为4.5s, 全为小车时为3~3.6s,一般一条右转弯 车道流量为1000~1200辆/h,如果有行人 过街、自行车影响应将行人过街、自行
车的时间减去用上式计算。
PPT学习交流
36
对于同一条车道上有直、左混行时,
因去向各异相互干扰,甚至引起停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此应乘以适当的折减系数J。同时,由
于左转车通过时间往往大于直行车通过
时间,一般约为直行车通过时间的1.75倍,
故应将左转车的所占比例乘以1.75倍,设
r左为左转车辆所占百分比,则
PPT学习交流
45
。
C直= 左C直143r左J (/辆 h)
PPT学习交流
33
t间—前后两辆车通过停车线的平均间隔时 间,小汽车平均为2.5s,大型车平均为
3.5s,特大型车(铰接车、半挂车)平均
为7.5s ;对于不不同混合比的车辆 t间可 按表确定。
PPT学习交流
34
➢ 2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原则上可按直行方法计算,将直行的 通过时间换成右转的通过时间,一般采 用下式
1
dT 21 1 x 2 2qx 12 x0.6 5 q T 2 3x25x
T —— 信号周期时长(s)
q —— 入口处到达交通量
x —— 饱和度
—— 绿信比 PPT学习交流
24
(3)、通行能力
在信号交叉口,车辆只能在有效绿灯时 间内通过交叉口,因此信号交叉口进口 道上的通行能力为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以饱和流量和 饱和流率的概念为基础的,饱和流率的 定义为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能 通过交叉口指定的引道或车道组的最大 流率。饱和流率的符号为S,其单位用有 效绿灯小时通过车辆数表示(辆/绿灯小 时),指定的车道或引道的通行能力可 表示为:
PPT学习交流
18
CiSig/Ti
系数J一般为0.7~0.9,也可通过观测确定
PPT学习交流
46
➢ 6直、右混行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原理同前,但右转车所占时间一般为
直行车的1.5倍(J=1.5)。r右表示右转车 所占百分比则:
C直= 右C直1r2 右J (辆 /h)
PPT学习交流
47
整个信号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为交叉口 各个进口的直行、左转、右转各项通行 能力之和。
i
V S C i TTL
T —— 周期长。 L —— 每周期总损失时间。
PPT学习交流
22
2、 英国的TRRL方法
(1)饱和流量:S TRRL通过观测和试验得到不准停放车 辆的进口道的饱和流量为: S=525w(标准车)/h w ——进口宽度
PPT学习交流
23
(2)韦伯斯特延误(webster) 与到达流量、周期、饱和度、绿信比有关系。
在实际计算中,选用理想的饱和流率,一 般取1800辆/绿灯小时,然后进行修正。
PPT学习交流
13
S=S0×N ×fw×fHV×fg×fp×fbb×fa×fRT×fLT ×fLpb×fRpb
式中:S —— 所讨论车道组的饱和流率, 它表示为在通常条件下,车道组中所有 车道的饱和流率的总和。以辆/绿灯小时 计。
每次停驶车辆都要经历减速和加速过程, 造成运行时间的损失。
流向变化较多,存在转向。交叉口强调 是通达性和畅通性,而非机动性。
PPT学习交流
6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对每一引道规定的。
它是在一定的交通、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 件下,某一指定引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 大流率。 交叉口总的通行能力是所有进口道的通行 能力之和。
PPT学习交流
9
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
信号周期 过长会导致停车延误增加,过 短又会导致一周期内的车辆不能完全通 过,形成二次停车的恶性循环,两者都 会使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
信号周期长,绿灯时间、绿信比、行人 最小绿灯时间、相位等。
PPT学习交流
10
3、交通条件
(1)引道交通量 (2)流向车辆的分布 (3)流向内的车型分布 (4)交叉口范围内公共汽车停靠的位置
PPT学习交流
20
V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实际流率。 辆/h
S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饱和流率。 辆/绿灯小时
g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有效绿灯时 间。
PPT学习交流
21
信号交叉口分析中使用的另一个通行能 力的概念是V/C的极限比值Xc,这个指整 个交叉口的V/C比。
XC
N —— 车道组中的车道数
fw —— 车道宽度校PP正T学习系交流数fw=1+(w-3.6)/9 14
fHV —— 交通流中重型车校正系数。
fg —— 引道坡度校正系数fg=1-G/2
fp —— 临近车道组停车情况及该停车次数 的校正系数。说明了停车车道对附近车 道的摩阻影响
Fbb —— 地方公共汽车停在交叉口范围内 阻塞影响作用校正,公共汽车阻塞影响 校正系数。
信号交叉口 ----通行能力分析10
PPT学习交流
1
基本内容
信号交叉口 交通流特征 通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国外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国内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服务水平 算例
PPT学习交流
2
信号交叉口
利用信号对交通流进行时间分离从而有 效控制交通流的运行的交叉口
定周期 半感应 感应 单点 协调
C StgS
T
Tg----有效绿灯时间 T ----周期时长
PPT学习交流
27
国内的计算方法
1、停车线断面法 2、冲突点法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方法
PPT学习交流
28
停车线断面法
Cr 3600 / t r
Cl
3600 tc
*
tl
sl 2a
t0
Cs
3600 tc
*
tg
ss 2a
t PPT学习交流 s
PPT学习交流
39
✓ 利用初绿时间通过
左转车超前驶过与对向直行车冲突的 地点,其条件为左转车至冲突点处应较 对向直行车到冲突点处为近,使左转车 有可能超前通过该点而不致碰撞,如每 周期内利用此时间通过n1辆车,则每小时 可通过左转车为n1 3600 /T周辆。
PPT学习交流
40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9
停车线法
一条专用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一条左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不设专用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车道的通 行能力
直、左混合行驶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N直左)
直、右混行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N直右)
PPT学习交流
30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 1一条专用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PPT学习交流
7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 何线型条件和交通条件,还包括信号条 件。
PPT学习交流
8
1、车行道条件
交叉口区域类型:商业与非商业 交叉口形式:十字、T形、X形、Y形、
错位、多路、畸形 车道及渠化:入口断面的车道数、各个
方向的专用车道数 入口车道宽度和坡度
✓ 利用黄灯时间通过
左转车辆至冲突点前排队等候,待黄 灯出现,左转车迅速启动,则每周期可 能通过的左转车由下式决定。
则总共可n3通过t黄的t左左t损转车(流辆 量/周 为:期)
C 左 = 3T 周 6( 0 n1 0n2P PTn 学3 习) 交流 辆 /h
44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 5直、左混合行驶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PPT学习交流
42
n式2中C :直 C 直 2= Q't直 绿- ht直2V( a 辆 /( 周辆期 /周期 ))
t绿—一个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 V—直行车辆的车速(m/s); a—直行车辆的平均加速度(m/s2)数值如前; ht直—直行车辆的车头时距(s)。
PPT学习交流
43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C StgS
T
Tg----有效绿灯时间 T ----周期时长
PPT学习交流
25
3、澳大利亚ARRB方法
在韦伯斯特延误公式中,当饱和度X→ 1时,延误d→∞,即X愈趋近于1,计 算得到的延误愈不准确,更无法计算超 饱和交通情况下的延误。
Dq2ct112 N0
PPT学习交流
26
通行能力
在信号交叉口,车辆只能在有效绿灯时 间内通过交叉口,因此信号交叉口进口 道上的通行能力为
✓ 利用对向直行车的可插车间间隙通过
在对向直行车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左 转车利用其可插车间隙通过,其允许通过 的车辆数视对向执行车可能提供的可插车 间隙数。如每周期可通过n2辆、 则n2按以 下方法确定:
PPT学习交流
41
根据实测左转车穿越直行车所需的可插车间隙
为7~8s左右。直行车头时距约为3.5~4s,故 可插车的间隙约为直行车车头时距的2倍,则 每个周期可能通过的左转车辆n2最多等于一 条 每直 个行 周车 期道 实一际个到周达期的的直直行行车通Q行'直并能除力以C直2,减即去 :
PPT学习交流
15
fa —— 地区类型的校正系数,商业为 0.90
fRT —— 车道组中右转车校正系数 fLT —— 车道组中左转车校正系数 fLpb、fRpb:行人、自行车左转和右转
阻塞系数,没有人行道为1
PPT学习交流
16
fp
N
0 .1 18 Nm N
/ 3600
,0 Nm
180
1, Nm 0
f bb
N
14 .4 N B N
/ 3600
, 一般
N B 250
0 .85
f RT
1
0 .15
P RT
1 0 .135 PRT
专用右转车道 共用车道
进口道单车道
f LT
0 .95 1
1 0 .05 PLT
左转专用道 共用车道
PPT学习交流
17
(2)通行能力分析模型
C 3600
Tc
n
3600 TC
( n wPPT学n习e 交流n n
C直=3T6周00 t绿t间t损
PPT学习交流
31
t损—个周期内的绿灯损失时间(s)这里只计 算加速时间损失,不计算起步反应时间损
失。
t损=t加
V 2a
PPT学习交流
32
其中:V—直行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车速,一般交 叉口采用15m/s; a—平均加速度(m/s2): 小汽车:a=0.6~0.7 (m/s2); 中型车:a=0.5~0.6 (m/s2); 大型车:a=0.4~0.5 (m/s2)。
➢ 3设置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专用车道的通 行能力
C左n3T6周00
nt绿左 V 2左 a ht左
a —左转车的平均加速度(m/s2); ht左—左转车通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s)。
PPT学习交流
37
式中:n—在一个周期内允许左转弯的车辆 数;
t绿左—一个周期内专门用于通过左 专车黄绿灯的时间(s);
PPT学习交流
48
冲突点法
G tlh (nl0 1)h1 2 ns 1h1 nl 1h1 g tst
n G m m
hm m 1 : 穿越空挡的损失时间
m g ( 2h1 )
m 2 : m g (2 3h2 ) :有无专用左转车道的 损失时间
有: t lh tst 无: t sh tst
V左—左转车辆的行驶速度(m/s);
PPT学习交流
38
➢ 4不设专用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车道的通 行能力
➢ 根据我国交通安全的法律规定,绿灯时 容许车辆直行或右转,在不妨碍直行车 行驶的条件下准许车辆左转。黄灯亮时 就不准许车辆左转等,但已越过停车线 的车辆可以继续前进。不设专用左转信 号时实现左转有以下三种情况:
PPT学习交流
3
主
主干道 次干道
相 位 方 案
次
信号周期 第一相位时P间PT学习交流第二相位时间
相 图位
配 时
4
2
2
多相位信号控制
主
主
次
主
主
PPT学习交流
次
次5
交叉口交通流特性
信号交叉口是最典型的间断流设施,其 最主要的特点是交通流受到信号控制的 周期性干扰,使得某些流向的车辆周期 性的停驶。
PPT学习交流
11
国外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1、美国HCM方法 (1)饱和流率模型 (2)通行能力分析模型 2、英国TRRL方法 3、澳大利亚ARRB方法
PPT学习交流
12
饱和流率模型
饱和流率是假定引道在全绿灯条件下,即 绿信比g/c为1.0的情况下,所能通过的 最大流量。
式中C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通行能力。 辆/h
S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饱和流率。辆 /绿灯小时
(g/T)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绿信比。
交叉口总通行能力:
CCi
PPT学习交流
19
交叉口饱和度
在交叉口分析中,指定交通流率与通行 能力之比(v/c)为X,称该值为饱和度。
Xi V Ci SiVg i TivsigTi
C右=3600/t右 (辆/h)
PPT学习交流
35
注:t右为前后两右转车辆连续驶过停车线 断面的间隔时间,大小车各半时为4.5s, 全为小车时为3~3.6s,一般一条右转弯 车道流量为1000~1200辆/h,如果有行人 过街、自行车影响应将行人过街、自行
车的时间减去用上式计算。
PPT学习交流
36
对于同一条车道上有直、左混行时,
因去向各异相互干扰,甚至引起停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此应乘以适当的折减系数J。同时,由
于左转车通过时间往往大于直行车通过
时间,一般约为直行车通过时间的1.75倍,
故应将左转车的所占比例乘以1.75倍,设
r左为左转车辆所占百分比,则
PPT学习交流
45
。
C直= 左C直143r左J (/辆 h)
PPT学习交流
33
t间—前后两辆车通过停车线的平均间隔时 间,小汽车平均为2.5s,大型车平均为
3.5s,特大型车(铰接车、半挂车)平均
为7.5s ;对于不不同混合比的车辆 t间可 按表确定。
PPT学习交流
34
➢ 2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原则上可按直行方法计算,将直行的 通过时间换成右转的通过时间,一般采 用下式
1
dT 21 1 x 2 2qx 12 x0.6 5 q T 2 3x25x
T —— 信号周期时长(s)
q —— 入口处到达交通量
x —— 饱和度
—— 绿信比 PPT学习交流
24
(3)、通行能力
在信号交叉口,车辆只能在有效绿灯时 间内通过交叉口,因此信号交叉口进口 道上的通行能力为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以饱和流量和 饱和流率的概念为基础的,饱和流率的 定义为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能 通过交叉口指定的引道或车道组的最大 流率。饱和流率的符号为S,其单位用有 效绿灯小时通过车辆数表示(辆/绿灯小 时),指定的车道或引道的通行能力可 表示为:
PPT学习交流
18
CiSig/Ti
系数J一般为0.7~0.9,也可通过观测确定
PPT学习交流
46
➢ 6直、右混行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原理同前,但右转车所占时间一般为
直行车的1.5倍(J=1.5)。r右表示右转车 所占百分比则:
C直= 右C直1r2 右J (辆 /h)
PPT学习交流
47
整个信号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为交叉口 各个进口的直行、左转、右转各项通行 能力之和。
i
V S C i TTL
T —— 周期长。 L —— 每周期总损失时间。
PPT学习交流
22
2、 英国的TRRL方法
(1)饱和流量:S TRRL通过观测和试验得到不准停放车 辆的进口道的饱和流量为: S=525w(标准车)/h w ——进口宽度
PPT学习交流
23
(2)韦伯斯特延误(webster) 与到达流量、周期、饱和度、绿信比有关系。
在实际计算中,选用理想的饱和流率,一 般取1800辆/绿灯小时,然后进行修正。
PPT学习交流
13
S=S0×N ×fw×fHV×fg×fp×fbb×fa×fRT×fLT ×fLpb×fRpb
式中:S —— 所讨论车道组的饱和流率, 它表示为在通常条件下,车道组中所有 车道的饱和流率的总和。以辆/绿灯小时 计。
每次停驶车辆都要经历减速和加速过程, 造成运行时间的损失。
流向变化较多,存在转向。交叉口强调 是通达性和畅通性,而非机动性。
PPT学习交流
6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对每一引道规定的。
它是在一定的交通、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 件下,某一指定引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 大流率。 交叉口总的通行能力是所有进口道的通行 能力之和。
PPT学习交流
9
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
信号周期 过长会导致停车延误增加,过 短又会导致一周期内的车辆不能完全通 过,形成二次停车的恶性循环,两者都 会使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
信号周期长,绿灯时间、绿信比、行人 最小绿灯时间、相位等。
PPT学习交流
10
3、交通条件
(1)引道交通量 (2)流向车辆的分布 (3)流向内的车型分布 (4)交叉口范围内公共汽车停靠的位置
PPT学习交流
20
V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实际流率。 辆/h
S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饱和流率。 辆/绿灯小时
gi —— 车道组i或引道i的有效绿灯时 间。
PPT学习交流
21
信号交叉口分析中使用的另一个通行能 力的概念是V/C的极限比值Xc,这个指整 个交叉口的V/C比。
XC
N —— 车道组中的车道数
fw —— 车道宽度校PP正T学习系交流数fw=1+(w-3.6)/9 14
fHV —— 交通流中重型车校正系数。
fg —— 引道坡度校正系数fg=1-G/2
fp —— 临近车道组停车情况及该停车次数 的校正系数。说明了停车车道对附近车 道的摩阻影响
Fbb —— 地方公共汽车停在交叉口范围内 阻塞影响作用校正,公共汽车阻塞影响 校正系数。
信号交叉口 ----通行能力分析10
PPT学习交流
1
基本内容
信号交叉口 交通流特征 通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国外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国内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服务水平 算例
PPT学习交流
2
信号交叉口
利用信号对交通流进行时间分离从而有 效控制交通流的运行的交叉口
定周期 半感应 感应 单点 协调
C StgS
T
Tg----有效绿灯时间 T ----周期时长
PPT学习交流
27
国内的计算方法
1、停车线断面法 2、冲突点法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方法
PPT学习交流
28
停车线断面法
Cr 3600 / t r
Cl
3600 tc
*
tl
sl 2a
t0
Cs
3600 tc
*
tg
ss 2a
t PPT学习交流 s
PPT学习交流
39
✓ 利用初绿时间通过
左转车超前驶过与对向直行车冲突的 地点,其条件为左转车至冲突点处应较 对向直行车到冲突点处为近,使左转车 有可能超前通过该点而不致碰撞,如每 周期内利用此时间通过n1辆车,则每小时 可通过左转车为n1 3600 /T周辆。
PPT学习交流
40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9
停车线法
一条专用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一条左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不设专用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车道的通 行能力
直、左混合行驶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N直左)
直、右混行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N直右)
PPT学习交流
30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 1一条专用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PPT学习交流
7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 何线型条件和交通条件,还包括信号条 件。
PPT学习交流
8
1、车行道条件
交叉口区域类型:商业与非商业 交叉口形式:十字、T形、X形、Y形、
错位、多路、畸形 车道及渠化:入口断面的车道数、各个
方向的专用车道数 入口车道宽度和坡度
✓ 利用黄灯时间通过
左转车辆至冲突点前排队等候,待黄 灯出现,左转车迅速启动,则每周期可 能通过的左转车由下式决定。
则总共可n3通过t黄的t左左t损转车(流辆 量/周 为:期)
C 左 = 3T 周 6( 0 n1 0n2P PTn 学3 习) 交流 辆 /h
44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 5直、左混合行驶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PPT学习交流
42
n式2中C :直 C 直 2= Q't直 绿- ht直2V( a 辆 /( 周辆期 /周期 ))
t绿—一个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 V—直行车辆的车速(m/s); a—直行车辆的平均加速度(m/s2)数值如前; ht直—直行车辆的车头时距(s)。
PPT学习交流
43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C StgS
T
Tg----有效绿灯时间 T ----周期时长
PPT学习交流
25
3、澳大利亚ARRB方法
在韦伯斯特延误公式中,当饱和度X→ 1时,延误d→∞,即X愈趋近于1,计 算得到的延误愈不准确,更无法计算超 饱和交通情况下的延误。
Dq2ct112 N0
PPT学习交流
26
通行能力
在信号交叉口,车辆只能在有效绿灯时 间内通过交叉口,因此信号交叉口进口 道上的通行能力为
✓ 利用对向直行车的可插车间间隙通过
在对向直行车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左 转车利用其可插车间隙通过,其允许通过 的车辆数视对向执行车可能提供的可插车 间隙数。如每周期可通过n2辆、 则n2按以 下方法确定:
PPT学习交流
41
根据实测左转车穿越直行车所需的可插车间隙
为7~8s左右。直行车头时距约为3.5~4s,故 可插车的间隙约为直行车车头时距的2倍,则 每个周期可能通过的左转车辆n2最多等于一 条 每直 个行 周车 期道 实一际个到周达期的的直直行行车通Q行'直并能除力以C直2,减即去 :
PPT学习交流
15
fa —— 地区类型的校正系数,商业为 0.90
fRT —— 车道组中右转车校正系数 fLT —— 车道组中左转车校正系数 fLpb、fRpb:行人、自行车左转和右转
阻塞系数,没有人行道为1
PPT学习交流
16
fp
N
0 .1 18 Nm N
/ 3600
,0 Nm
180
1, Nm 0
f bb
N
14 .4 N B N
/ 3600
, 一般
N B 250
0 .85
f RT
1
0 .15
P RT
1 0 .135 PRT
专用右转车道 共用车道
进口道单车道
f LT
0 .95 1
1 0 .05 PLT
左转专用道 共用车道
PPT学习交流
17
(2)通行能力分析模型
C 3600
Tc
n
3600 TC
( n wPPT学n习e 交流n n
C直=3T6周00 t绿t间t损
PPT学习交流
31
t损—个周期内的绿灯损失时间(s)这里只计 算加速时间损失,不计算起步反应时间损
失。
t损=t加
V 2a
PPT学习交流
32
其中:V—直行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车速,一般交 叉口采用15m/s; a—平均加速度(m/s2): 小汽车:a=0.6~0.7 (m/s2); 中型车:a=0.5~0.6 (m/s2); 大型车:a=0.4~0.5 (m/s2)。
➢ 3设置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专用车道的通 行能力
C左n3T6周00
nt绿左 V 2左 a ht左
a —左转车的平均加速度(m/s2); ht左—左转车通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s)。
PPT学习交流
37
式中:n—在一个周期内允许左转弯的车辆 数;
t绿左—一个周期内专门用于通过左 专车黄绿灯的时间(s);
PPT学习交流
48
冲突点法
G tlh (nl0 1)h1 2 ns 1h1 nl 1h1 g tst
n G m m
hm m 1 : 穿越空挡的损失时间
m g ( 2h1 )
m 2 : m g (2 3h2 ) :有无专用左转车道的 损失时间
有: t lh tst 无: t sh tst
V左—左转车辆的行驶速度(m/s);
PPT学习交流
38
➢ 4不设专用左转信号时一条左转车道的通 行能力
➢ 根据我国交通安全的法律规定,绿灯时 容许车辆直行或右转,在不妨碍直行车 行驶的条件下准许车辆左转。黄灯亮时 就不准许车辆左转等,但已越过停车线 的车辆可以继续前进。不设专用左转信 号时实现左转有以下三种情况:
PPT学习交流
3
主
主干道 次干道
相 位 方 案
次
信号周期 第一相位时P间PT学习交流第二相位时间
相 图位
配 时
4
2
2
多相位信号控制
主
主
次
主
主
PPT学习交流
次
次5
交叉口交通流特性
信号交叉口是最典型的间断流设施,其 最主要的特点是交通流受到信号控制的 周期性干扰,使得某些流向的车辆周期 性的停驶。